廣東公務員申論社會熱點
公務員申論社會熱點:“問題跑道”不能久治不愈
“禍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問題跑道的出現,有著多重的現實根源。比如,本為促進辦學條件均衡發展的校園標準化建設,無意中也催生了不少地方對塑膠跑道的旺盛需求。面對教育督導部門的檢查,一些學校因為前期保障資金不到位,不得已采取突擊應對方案,只求跑道迅速建成,很難顧得上質量把關。資質作假的中小企業低價中標,然后隨意轉包,施工方輕易在材料上“做文章”,監理方無法有效辨別原材料的優劣,職能部門還在為監管責任推諉扯皮……一個個環節的失守,給學生的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這也提醒我們:從招標、生產、施工,到監理、驗收、監管,除了矯正建設理念,更新行業標準,更重要的是喚起相關各方的責任意識與安全意識,真正做到各守其分,各盡其責。
從“問題校服”到“問題跑道”,從食品安全到校園安全,只要和校園相關的隱患,無不激起學生家長的巨大焦慮。客觀而言,找到治理短板,明確責任主體,其中絕大多數問題解決起來并不難。但如果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從事發源頭、運行機制上進行全面預防和精確管控,不在標準制定、法規執行上賦予相關部門更多“適應性管理”權力,類似“問題跑道”的事件可能還會上演。到時受損的,將不僅僅是學生的健康,還有社會公眾的安全感。
增強標準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強制性,防止生產過程的監管缺失,對在體育場地建設過程中因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等造成體育場地設施不符合質量標準甚至“有毒”的相關責任人,堅決予以嚴肅查處,決不手軟……教育部的鮮明態度,讓人看到治理“問題跑道”的希望。而隨著深圳出臺國內首個塑膠跑道工程建設標準、陜西省開通體育場地物理化學指標咨詢熱線,在塑膠跑道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方面,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期待這樣的探索,能與頂層設計形成有效互動,早日清除跑道“毒質”,還孩子們一個安全清新的健康校園。
公務員申論社會熱點:食品安全,消費者教育不可少
消費者教育不僅可以使消費者擁有正確的食品知識,還可以對生產者形成倒逼,推動市場提供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安全、健康食品
6月13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啟動。自2011年起,這一活動已持續開展了6年,在加強宣傳和科普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消費者教育必不可少,它不僅可以使消費者擁有正確的食品知識,做出有利于健康的消費選擇,還可以對生產者形成倒逼,推動市場提供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安全、健康食品。
以往在食品安全方面出現的反面案例說明,如果消費者能夠對所購買食品的信息多一些了解,會有效降低安全隱患。比如,有些非法經營者為獲得更好的賣相,通過非法添加、化學處理等方式改變食品顏色,如用硫酸銅浸泡的返青粽葉包粽子,用化學方法令綠豆糕呈深綠色,等等。如果公眾能通過相關教育方式獲知信息,就會謹慎購買這些產品。需要注意的是,當下信息社會,消費者往往面臨信息缺乏和信息過度的雙重困境,如何在信息缺乏時獲取信息、信息過度時篩選信息,是進行消費者教育時需要解決的。
消費者教育對維護市場秩序與公共利益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但它是一項長期工作,效果很難在短期內顯現,因此應該通過強化立法和實施,設定各種食品消費者教育項目,以及有效的項目績效評估制度,從而讓消費者教育制度對個人和社會發揮最好效果。在這一制度體系中,政府應該承擔基礎性和主導性責任,因為教育本身是公共產品,只有政府主導和激勵,其他社會主體才會長期、積極參與;由政府來統領安排不同種類的教育服務內容,也才能使消費者教育發揮最大功能。
近年來,消費者教育已經受到一些地方政府和社會組織的重視。比如,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龍華分局組織專業團隊,編撰《預包裝食品消費常識》和《進口食品消費常識》等消費教育讀本,圖文并茂,并在今年3月向轄區60多所中小學捐贈近兩萬冊;浙江省投資3000多萬元成立“國民消費教育中心”,推動消費教育的常態化、專門化,成為目前全國省級消費者委員會中規模最大、功能最齊的消費教育平臺。這些地方實踐證明,政府的重視和推動,能更加精準、及時地促進消費者教育,避免重形式而不重質量的走過場。
在我國,消費者群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導致他們在做出消費選擇時的能力出現差異。比如,老年人更容易成為保健品消費方面的受害者,未成年人更容易成為垃圾食品的受害者,低收入者更容易成為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等等。而不同教育程度的食品消費者,對同一個消費者教育資源的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異。因此,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差異,提供差異化的教育服務,提供最適合特定消費者群體的教育內容、形式和方法,使各個群體接受更為有效的食品消費者教育。
在移動互聯時代,消費者教育資源的提供者還應充分考慮信息獲取和查找的便利性,通過設定專門針對消費者的入口,運用精細的分類、搜索引擎等多種方式以便消費者查找。此外,還應創造條件,讓消費者教育有效進入校園,讓消費者意識從一開始就伴隨個人的成長,使其終身受益。
廣東公務員申論社會熱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