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公務員申論考試范文
陜西公務員申論范文(一)
俗話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又是萬萬不能的”,“金錢不是萬能的”對金錢的作用作了冷靜的審視,又含有幾分鄙夷和不屑,“但沒有金錢又是萬萬不能的”則是在對金錢理智分析的基礎上對其巨大作用的客觀承認。人活世上,要生存,不能不食人間煙火。既然生活中“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金錢呢?正確的答應該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金錢自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方便了人們的經濟交往,促進了商品經濟的飛速發展。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歷史的蒼穹,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對于我國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秦王朝政權乃至后來的各代政權的建立與鞏固,對于推動社會的進步,促進人類的文明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自古以來,“取財有道”是人們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也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條件。在這面旗幟下,大多數人都能夠做到,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去創造財富,賺取金錢,幸福生活。翻開史冊,我們不難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范蠡,明朝的沈萬三,清朝的王熾,現代的陳嘉庚、李家誠、霍英東……這樣的君子,他們從高官到布衣,從富豪到貧民,組成了人杰的方陣,賺取的錢財不僅滿足了自己的需要,還用金錢充分,回報社會,奉獻人民,光照寰宇,表現出很高的人格魅力。這些愛財而又取之有道的君子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
不義之財不可取。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取財富,改變生活才能體現人生價值。一名兩袖清風的的官員,靠著工資維持生活,不貪污,不受賄,他能得到良心的安慰和一生的安寧。而一個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即使他能享受一時,遲早也會東窗事發,如陳良宇、成克杰之流,被永遠釘在道德的恥辱柱上。人不能受到金錢的擺布,成為金錢的奴隸,做貪欲的傀儡。否則,只會使你深陷泥潭,難以自拔。
金錢是幸福生活的物質基礎。人們盼望發財掙大錢天經地義,無可厚非。靠自己辛勤勞動掙錢光榮,憑借坑蒙拐騙、貪污受賄發財可恥;發了財扶危濟困值得贊揚;而發了財為富不仁讓人仇恨。一言以蔽之,我們要時刻牢記“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立身處世的箴言,為社會的穩定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陜西公務員申論范文(二)
國務院《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公布后,意外地引起了一場關于高收入標準的爭論。這兩天,年收入12萬元被視為高收入的消息被高密度刷屏,滿屏所見都是對這一標準的質疑。2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專家通過新華社作出回應,表示這一觀點是誤讀,純屬造謠,年收入12萬元并不是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
相關部門的辟謠是有根據的。國務院《實施意見》中并沒有關于高收入的標準,而在原始報道中,關于年收入12萬元為高收入的說法也缺乏必要的信息源。實際上,即使按照謠言始作俑者的表述,也沒有12萬元即為高收入的表述,而是12萬元以上,根據這個表述,年收入12萬元并不是高收入,而是中等收入。那么,按照國務院《實施意見》的說法,這部分人正是需要減輕稅負的對象。“12萬元”和“12萬元以上”顯然是兩個不同概念,一些媒體將兩者混為一談,未免太過粗疏,擴大了謠言的影響。
在未搞清基本事實的情況下急于表態,這其中自有教訓應該吸取。但相關部門也應看到這個謠言之所以能快速擴散并引起激烈反應,其背后反映的是社會對收入分配不公的一種焦灼情緒。由于高收入群體在國務院此次印發的《實施意見》中視為加大調節力度的對象,也就是說可能要加大對這一部分人的個稅征收,因此當這一決策與年收入12萬元聯系在一起時,社會上本已彌漫的焦灼情緒再次被觸發,以致引起了一場群體性的吐槽。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社會收入分配已呈現多元化和隱形化的格局,并且涌現了越來越多的高收入人群,但個稅征收卻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這一稅種剛剛設立時,30多年來一直未能跟上社會的變化。這導致個稅對收入調節的作用不僅未能很好發揮,反而出現了“劫貧濟富”的趨勢。2006年,國家稅務總局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報收入,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約束和監督機制,制度建設停滯不前,導致這一工作流于形式,如今幾乎已被人遺忘。今天檢視這項工作的失誤不能不指出的是,當時將申報者確定為年收入12萬元以上,雖然大體符合10年前的社會平均收入水平,但10年來未作改變,也與此次出現的誤讀有很大關系。
按照國務院的《實施意見》,個稅改革要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這可以視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現在稅務部門對于多元化和隱形化收入的個稅征收束手無策,一些富豪的年收入上百萬上千萬,卻因為制度建設的空白,能夠成功地游離于個稅征收渠道之外。因此,要完成國務院《實施意見》定下的目標,首先就是要抓緊完善個人信用機制,將多元化收入納入到統一的稅收體系,讓隱形化收入走到陽光下。時不我待,建立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的個人信用制度,已不能再拖延。
另外,雖然由于地區經濟差異,要求國家出面確定全國統一的高收入標準比較困難,但有關方面也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定一個大致范圍,以此消弭社會的焦灼情緒,并對真正的高收入人群形成督促申報的效應,這也是一項應當抓緊做的工作。
陜西公務員申論考試范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