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及答案
安徽公務員申論模擬題一
【申論預測】
鄭州學生因無力償還校園網貸借款而自殺,女大學生被校園借貸平臺要求“裸持”,湖南文理學院學生利用同學個人信息貸款50余萬元而無力償還……近年來,種種因校園網貸而引發的極端事件層出不窮,校園網貸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廣為詬病。針對校園網貸亂象,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大學生分期消費市場成為投資發展重地,眾多“校園網貸”平臺紛紛到高校“跑馬圈地”,雖然給大學生消費和理財開辟了新路徑,幫助一些大學生解了燃眉之急,但是野蠻生長的校園網貸也誘使學生背上信貸危機,嚴重威脅著整個校園生態。
首先,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成熟,自控能力還不強,“校園網貸”推崇的超前消費和貸款提前使用理念,極易誘發學生消費欲望膨脹,致使其形成錯誤的消費觀念,甚至走上歧途。顯然,湖南文理學院黃某為過奢侈生活而不惜利用同學信息網貸以致背上巨額債務就是典型案例,而鄭州學生鄭某也是因校園網貸的誘導在賭球道路上一去不返,最終因無力償還貸款而跳樓自殺,由此同學之間也是人人自危,校園單純的人際關系環境就此蒙上陰影,此種“校園網貸”的危害可見一斑。
其次,大學生金融理財知識匱乏,風險預測能力與風險意識不足,防范意識也欠佳,以致無法清晰辨別不少“校園網貸”中的高利息陷阱,很容易被“貸款程序簡便、零利率、放款速度快”等宣傳口號誘導,從而陷入“利滾利”的怪圈不可自拔。而大部分貸款公司往往采取追索、威逼、上門要賬、盯梢甚至是發展下線、違法逼債等行為,大學生顧于臉面和學業往往忍氣吞聲,久而久之成為高利貸的犧牲品,付出慘痛的代價,女大學生被借貸平臺要求“裸持”,最終因無力償貸而致使個人隱私泄露,就是鮮明教訓。
為此,繼2009年銀監會發布命令嚴格限制信用卡入校后,2016年銀監會聯合教育部又共同發布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以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和整治,嚴肅查處針對大學生的違法放貸行為,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當然,高校更應承擔其主體責任,加強對大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引導教育,要注重對大學生健康人際關系、科學人生態度、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讓大學生能理性看待金錢,理性對待個人行為,正確面對和把握人生。
而大學生則應增強自身的投資理財意識和觀念,明確投資理財目標,學習投資理財相關知識,掌握相關理財技巧,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預測能力,從而選擇正確的投資理財方式,培養合理的消費習慣。
“校園網貸”本代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如今卻變成行業毒瘤,引人唏噓。希望嚴格的管理、理性的投資、智慧的理財能使“校園網貸”演變成大學生自我發展的動力。
安徽公務員申論模擬題二
2016年10月6日,珠海、東莞、福州相繼出臺限購政策;同一天,惠州也出臺了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這意味著9月30日至10月6日夜間,共計19個城市先后發布新的樓市調控政策。
【解析】
樓市限購令,就是針對目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實行以家庭為單位的限制購房的政策,主要內容是限制第二套或第三套商品住宅的購買,無論全額或是貸款,因不同城市略有差異。自九月份以來相繼有19個城市紛紛出臺限購政策,而這一范圍還有蔓延趨勢, 相關專家表示這一做法都是為了抑制投資投機需求,遏制房價過快,穩定房地產市場。
如果從2002年8月26日六部委頒發的217號文件算起,我國房地產調控歷史足足走過了十年。歷經十年,從單一供給管理轉向供給與需求綜合管理,從防止房地產市場投資過熱轉向重點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我國房地產調控目標逐漸清晰,政策體系逐漸建立,特別是住房差別化調控體系的逐步建立是值得肯定的。調控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根據市場的需求、經濟的發展在不斷地作出調整,現階段施行的限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炒房熱”現象,讓抱有投機心理的炒房團能看到國家抑制房價的決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普通居民的正常購房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夠將一部分購買力分流到三四線城市幫助去庫存去產能。但不可否認,又會帶來新的問題。一方面是會造成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在一定時期內漲幅過快,更為嚴重的是借貸危機,畢竟居民購房更多的是選擇向銀行借貸的方式,作為刺激經濟的一部分,銀行被鼓勵多放貸,在部分城市申請按揭貸款易如反掌。但是,靠債務推動的增長風險很大,尤其是在業主無法還貸,銀行壞債增多,金融風險加劇。
特別是國家現今處于社會轉型期,解決樓市問題更是任重而道遠。一方面,各城市需因地施策,或限購限貸,或限房價地價,或加強監管,根據當地的不同情況選擇有效的樓市政策比如:熱點城市應主動公布土地儲備和供應計劃,合理引導市場預期,抑制短期市場波動。對去庫存壓力較大的部分三四線城市,應執行區別于熱點城市的支持政策,通過合理信貸政策引導,讓小地方樓市活躍起來,大城市冷靜下來;另一方面加大保障住房的建設和供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當然國家對于房產稅征收工作以及中性的住房金融政策也要進一步落實到位。
安徽公務員申論模擬題三
【背景銜接】
近日,公安部等12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改進和規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以后辦事辦證,對于有關部門可以核實解決的有些事項,就不用再去派出所了。
【分析】
民間流言“政府動動嘴,群眾跑斷腿”,曾經一度引起群眾熱議的“證明我媽是我媽”的奇葩證明事件,將某些政府部門的不作為推上了風口浪尖。而近日,公安部等12部門聯合出臺《意見》給群眾辦事帶來了福音,也是貫徹和落實中央精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努力解決群眾辦證難的具體體現。
近幾年,我國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服務型政府,但仍然還出現了各類奇葩證明,給群眾辦事設立門檻,增添了很多麻煩。一些審批人員秉持著“手中有權,心中不慌”的錯誤價值觀,對群眾上門推三阻四,對辦件辦證愛答不理,進而產生“不作為”、“慢作為”的情況,有的甚至是缺乏對業務的鉆研,缺乏對公安部門辦事流程的了解,以至于當真正需要為民服務時,要么就沒有規范可循,要么就是不熟悉、不了解規定程序,于是想當然地讓群眾去公安派出所開具一些“奇葩證明”,或者人為將審批作為增收的工具,出現“亂作為”的情況。政府工作人員的根本職責在于為人民服務。當前社會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現象,額外讓群眾多跑一趟派出所,關鍵就在于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權力觀在作祟。正是因為看清了這一點,公安部以人民為中心、以改革之精神,努力通過聯合出臺《意見》扭轉當前一些地方和領域的不良局面,整改其中存在的要求群眾到公安派出所開具證明過多過濫、缺乏統一規范等突出問題。也在盡最大可能讓群眾少跑冤枉路。簡單說,就是只要公安不怕麻煩自己,群眾就減少麻煩。
當然為了減少群眾辦事難得問題,僅僅靠公安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長期以來,很多部門內部辦理流程魚龍混雜,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壁壘,辦事群眾就不得不在各窗口、各部門之間反復跑路。所以,為了避免“事事都去派出所”的再次發生,我們要努力的還有很多方面:
一、要進一步做好各部門內部關于群眾辦事事項的清理,該撤銷的權限就撤銷;
二、要進一步做好部門之間的政策措施銜接,依法規范、簡化優化群眾辦事程序;
三、是要進一步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核查,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從源頭上減少辦事群眾開具證明的需求;
四、尤其要加強對辦事人員的思想教育,強化他們的服務意識。
看過“安徽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