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作答方法
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作答技巧
第二種方法,快讀法,就是一目十行的閱讀方法。針對的是案例型材料。案例型材料是指通過講案例、講故事來表達命題人的觀點。申論國考考試中70%都是案例型材料。案例、故事中往往包含大量的重要信息,也包含得分點,但并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抓住幾個關鍵詞匯就可以了,這就是快讀法。一個故事就有五個要素:第一個是主體,故事的主人公是誰;第二個是處境,主人公面臨哪些問題;第三個是做法,主人公面對困境采取了哪些措施;第四個是結果,包括好的結果,也包括壞的結果。第五個是推論。前四個,也就是主體、處境、措施、結果統統都屬于現象,最后一個屬于本質。所以看故事的時候要帶著思想去思考,看看他的本質到底是什么。一般情況下,本質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命題人想通過案例論證一個觀點;另一層是提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措施。這個本質來源于處境、措施和結果。通過結果來引出一個觀點,通過處境或者措施來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3、“精”讀法
最后一個方法,精讀法,就是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如果一遍沒讀懂就要再讀一遍,不管幾遍,讀懂為止。精讀法主要針對觀點型材料。之前材料分類章節曾說到過,觀點型材料往往會有一些直接要點,需要我們精準把握。那到底如何去精讀呢,同樣是抓五個要素,第一個主體,誰發表觀點;第二個對象,針對什么現象發表觀點;第三個觀點,觀點的內容是什么;第四個理由,為什么有這樣的觀點;第五個推論,主要來自于對象、觀點和理由。
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作文分論點寫法
文章的主體要做到理證和例證相結合。理證法中常見的基礎寫法是原因或影響分析,建議用的優化方式是引言分析和效應分析,所以大家應在靠前多儲備一些相關的名言和效應。像常見的破窗效應、貝爾效應、寒蟬效應等。適當的在寫作中運用中一部分。比如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國家興旺繁榮。”這個分論點寫一個分論點段落。國家能否興旺繁榮,關鍵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慎言·御民篇》有云:“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于正。”即國家發達與否在于民眾富不富裕,國家太平與否在于民眾高不高興,國家興旺與否在于民風是否正派。可見,保障和改善民生關乎國家興旺繁榮。聯系當前不難發現:雖然我國經濟發展的總成績優秀,但仍存在房價高、教育難、醫療貴、養老保障缺失等諸多“瘸腿現象”。這些問題的違反了“維持社會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加劇了社會矛盾,不利于社會和諧與國家興旺繁榮。故此,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政府需加大對民生的各項投入力度,政策要落實的更加徹底。從而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像例證法的應用舉例子。可以用寫社會熱點、經典故事、以及自身經歷。比如圍繞“建設主流道德,要求我們學習模范勇于擔當的精神。”建設主流道德,要求我們學習模范勇于擔當的精神。中學生徐礪寒騎車不小心刮壞路邊停靠的私家車,主動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給私家車主,這中學生勇于承擔的舉動感動了私家車主。最美司機吳斌在異物砸碎前擋風玻璃,擊穿腹部的情況下,手捂肚子,強忍劇痛,用自己生命的最后76秒堅守和完成了一名職業駕駛員的責任。徐礪寒、吳斌之所以成為最可敬、最可愛的人,是因為他們勇敢的擔當起了屬于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面對責任每個人都有義務勇于擔當。因此,要大力弘揚徐礪寒、吳斌勇于擔當的先進事跡,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敢擔當的良好氛圍,促進全民整體道德水平的提升。考生們平時寫作可以多加練習。讓自己的文章理證和例證相融合,論證方式多樣化。
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開頭指導
申論文章,時間緊迫,篇幅有限,怎樣用最直接的方式擦亮評卷老師的眼球?什么樣的開頭才是好的開頭呢?我國元代喬夢符說,文章的開頭要像“鳳頭”。這種說法形象地說出好的開頭要嬌小、美麗、靈活。那么,我們究竟怎樣巧飾鳳頭,展現我們的才情?那就是:文無定法心中有法,合理運用有的放矢,巧設開頭增色三分,亮明觀點決不含糊。
申論文章開頭首要“明”,開頭必須與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緊密相聯,為突出中心服務。即文章開頭首先要亮明中心論點。次要“簡”,即語言文字要簡約,精巧,且不拖沓,最好是開門見山。再要“美”,文章開頭的美是說要有一定的文采、思想或是技巧(比如“設懸念”、“用典故”、“引名言”等等)。為達到上述要求,教育專家為您奉上幾種巧妙的開頭方式,祝您一舉成公。
開頭方式一:釋義式開頭——解釋關鍵詞/句含義+簡要分析+提出觀點
關鍵性的詞語或短句一般都會出現在題干或者給定資料中,通過解釋其內涵,與文章的主題掛鉤,然后利用簡要的分析過渡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如下:
示例:“歲月失語,惟石能言”是馮驥才老先生在雄渾的賀蘭山巖畫上的題字,本意即指歲月逝去悄無聲息,只有巖畫記載了曾經的歷史,訴說著原古先民的生活勇氣和情感。這份呈現和記錄,激蕩著觀者沉寂的心靈,有對保存至今的賀蘭山巖畫的一份致敬,更有著對游牧民族文化內涵的一份尊重。“古跡因身后空虛而寂寞,人類因無所敬仰而淺薄”,每一份有形或無形的文化符號,均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給予民族信念,是情感歸依之根;凝聚民族力量,是血脈延續之根。因此,只有護好民族文化遺產,方能固牢民族發展之根。
開頭方式二:引言式開頭——引用名言/俗語+簡要分析+提出觀點
名言、俗語來源廣泛,需要同學們日常的積累和背誦。此種開頭能起到對文章主題的強調突出作用,更能彰顯一定的文采。如下:
示例:無論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還是“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都是對我國傳統節日的描寫,現代人在過節時都會信手拈來,吟誦幾句。可見,傳統節日已成為了文化傳承的載體。但是,近年來傳統節日出現了“淡化”和“異化”等諸多問題,不僅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也嚴重危害了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究其原因是國人在傳統文化方面普遍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致使文化自信心下降。因此,要想重建傳統文化就必須增強民族自信。
看過“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作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