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務員申論范文
湖北省公務員申論范文一
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有一個千年歷史的古村落——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中,馬固村有7處明清民國建筑列為不可移動文物。當地拆遷后,只剩下兩處文物建筑。峽窩鎮劉姓官員稱,拆遷的時候不知道是文物。
大規模文物普查和保護的背景下,當地官員還說不知是文物,令人匪夷所思。
據馬固村村民說,前段時間上面規劃了一條路,正對著馬固大廟,如此一來,這里的文物就不復存在?!靶蘼窞樯恫荒芾@開?”村民的不解之問,也是輿論的疑問所在——“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到底擋了誰的路?
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顯示,近30年來消失的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毀于各類建設活動。像鎮江“千年糧倉”、青島雙山水塔等文保單位,也在“誤傷”、“偷拆”中,化為一地瓦礫。每處被“誤傷”的文物,背后歸因各異,但無外乎是擋了地方規劃或城建政績的路。
《文物保護法》雖然明確規定了多方的責任與義務,卻是牙齒不利甚至沒有牙齒。譬如,造成文物滅失、損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擅自遷移、拆除不可移動文物的,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以罰款。如此處罰力度,在巨大利益誘惑面前,幾乎就是撓癢癢。
文物毀壞僅僅止步于個案懲處,顯然無力遏制不可移動文物消失的速度。甚至于,再嚴厲地批評地方政府的短視與急功近利,根據既往經驗,似乎也意義寥寥。當務之急,需要有關部門加快制度設計,改進文物保護的監督與問責機制。
湖北省公務員申論范文二
恪守職業道德 維護媒體公信力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線,是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必須恪守的職業道德底線,更是新聞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沒有“真實”的內涵,新聞也就散失了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新聞媒體在任何一個追求民主進步的國家,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恪守職業道德 維護媒體公信力 新聞媒體擁有著一定的導向職能,它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社會公眾的利益。雖然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傳媒格局的調整,媒體的競爭日趨激烈,新聞隊伍構成更加復雜,新聞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但是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應當始終堅持真實、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動搖;好的新聞媒體必須堅守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依法開展輿論監督,傳遞真實信息,否則媒體的公信力無從談起。
有學者統計了84個國家或地區記者職業道德準則的73個關鍵詞,排在最前面的就是“信息的真實、公正、準確”。這些關鍵詞中,還有多個與杜絕有償新聞相關,比如“禁止受賄和接受禮物”、“以公正手段獲取信息”等等。
恪守職業道德 維護媒體公信力 現代社會,名利的誘惑無處不在。媒體不僅擁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也擁有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取私利的種種便利。盡管真實、客觀是公認的職業操守,但非法獲取信息、亂搞有償新聞、進行敲詐勒索在世界各國屢見不鮮。而一家媒體一旦跨越了道德底線,最終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長期積累的公信力完全有可能因為某一丑聞喪失殆盡。由于假新聞容易觸動人們情感上的敏感區,所以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同時,由于假新聞幾乎不需要采集信息,不需要深入研究,生產成本相對較低。
恪守職業道德 維護媒體公信力 。在市場競爭高度激烈的今天,僅靠自律顯然還不足以規范媒體的行為,制度性約束、法律的威懾必不可少。在世界各國,有償新聞普遍被視為違法違規行為,一些國家將其與貪污受賄同等論處。
然而,僅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還不足以打消某些媒體及其從業人員的冒險沖動。嚴格的監管不可或缺。社會發展進程中,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不可替代??陀^、真實、公正的報道,針砭時弊、捍衛正義、推動進步。崇高的使命、巨大的影響力,意味著非同尋常的自省、自重、自覺。社會責任、職業良心千金難換,這不僅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媒體人的守身立命之本。
總而言之,社會責任與職業道德是各行各業都應該具備的準則。面對自己的工作,我們要不做假、捍衛正義,同時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取得應有的尊重與自身價值。不因為謀私利,而損害集體的利益或造成社會的不安定。
湖北省公務員申論范文三
文化建設
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體制改革則是我國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六大明確劃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強調“兩手抓、兩加強”,作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七大提出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深刻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黨的以來,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更賦予文化建設以新的使命、新的要求,文化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回顧我國文化體制改革不平凡的歷程,我們對文化發展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正是由于文化改革發展正確思路的提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初步建立、文化產業整體規模和實力的不斷壯大、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正確引導、文化走出去格局的著力構建,才有力促進了文化生產力的解放發展,有力促進了文化的發展繁榮,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有力促進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不斷提升,有力促進了各類文化人才的競相涌現。如今,我國文化領域整體面貌和發展格局煥然一新,初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實踐無止境、改革無止境,如何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也是深入貫徹黨的精神、繼續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任務。同我國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一樣,文化改革發展也已經進入了攻堅期,我們要堅定文化體制改革的信心和決心,鞏固已有成果,堅持已經取得的寶貴經驗,樹立新觀念,確立新目標,采取新舉措,攻堅克難,堅定不移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以往改革的實踐證明,只有通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繼續深入改革,才能解除難題,解決問題,開創美好的未來。
精品力作,是一個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標志。在當今這個文化建設的春天里,人民呼喚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這就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善于把深刻的思想內涵、豐富的知識信息與完美的藝術形式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作品的藝術魅力,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創作出更多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力作、傳世佳作。
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迫切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文化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大潮中激發創作熱情,成就藝術輝煌??萍寂c文化的融合,群眾多樣性的文化需求,也呼喚廣大文藝工作者在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等方面積極創新。創新是進步的靈魂,只有創新,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文化產品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文化不但是重要內容,也是重要支撐。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凝聚群眾意志、引領民族精神,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我們務必要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形成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看過“湖北省公務員申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