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
湖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一
出國留學未必很“美麗”,動機不純難以煉成真金。晚清時期,出國者都是鳳毛麟角,而大多也都學成歸國,為國家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今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更多的留學生是考慮就業形勢和未來的專業發展,將國外的學歷作為“敲門磚”。這種將出國留學作為“成功捷徑”的心理本身就扭曲了留學的內涵。加之國外大學層次參差不齊,國外教育與國內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等多方面的差異,并不是所有留學都能成精英。尤其是小留學生,一旦失去家長陪伴,自律性又差,必定會放松學業,這種鍍金價值可想而知。
出國留學未必很“美麗”,留學之后就業依然嚴峻。留學“鍍金”,抱著國外學歷的“敲門磚”歸來,若含金量不足,就業依然面臨尷尬。近年來,發達國家抓住我國留學市場大熱的機遇,大量吸引中國留學生。一方面我國學生的競爭力不足,名校錄取率呈現下降趨勢,不得不集中于二三流學校;另一方面出國門檻降低,國內外教學質量差距正不斷縮小,這些都使海歸的價值相對下降。而中國留學生大多扎堆就讀商科專業,國外就業困難,回國就業又不能擺正心態、認清形勢,最終高不成低不就,使國外留學美麗光環黯然失色。
我國的留學自上世紀初始,當時“西學東漸”的響應者遠涉重洋學成歸國,將一些西方的先進科技和思想觀念傳入中國;今天,大批留學精英歸來,成為學術帶頭人和科技領軍人。可以說,高層次稀缺人才一直備受國內市場歡迎,他們不遺余力為國奉獻的精神更值得當代留學者學習。這也提醒眾多有出國計劃的留學者們,一定要以理性的認識和端正的心態,認真看待留學,抱著對科學的敬仰,對理想的追求外出求學,切不可盲目跟風。
出國留學,并非一勞永逸,它既不是逃避國內高考競爭的“捷徑”,也不是求職應聘的“金鑰匙”,說到底,關鍵要看是否適合自己。若想讓留學的“敲門磚”更有份量,還需將留學作為人生規劃的一部分;若要實現個人理想,助力偉大中國夢,更需準備好在留學路上披荊斬棘的利斧勇往直前。
湖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二
為官以勤為先
韓愈曾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秦二世皇帝胡亥怠政四載,朝政混亂,國家動亂,人民苦不堪言,秦王朝迅速衰敗。漢文帝劉恒勤政愛民,完善國家制度,加強官員管理,官員勤政蔚然成風,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礎。由此可見,庸政懶政致使國家滅亡,勤政促使國家興盛。
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以來,黨領導人民群眾創造了巨大輝煌,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個領域建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一切都是黨和政府思想與實踐共勤的結果。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大治懶治庸力度,著力解決干部管理不嚴問題”,進一步明確了黨和政府加強干部勤政建設的要求,為促進干部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我國在治理庸政懶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同時,我們還應看到,部分官員庸政懶政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部分官員辦事拖拉、工作推諉、紀律渙散、追求安逸,懶官當道、庸官盛行、思想麻痹,缺乏責任心、同情心,服務態度差。“不作為、懶作為、亂作為”比比皆是,“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普遍存在,這一切都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了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推動干部隊伍勤政建設勢在必行。
以勤政體制機制建設為抓手,治理“庸、懶、散”。目前我國治理庸政懶政沒有建立起長效機制,問責機制不健全,問責流于形式,同時治理庸政懶政基本上采取上級監督下級的方式,缺乏公眾監督,無法取信于民,無法真正取得實效。因此,要引入競爭機制,完善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方式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形成競爭擇優的管理機制,特別是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增強干部勤政的動力;實行有效的問責制度,增加壓力,倒逼干部積極進取、勤于工作,治理“隱性失職”行為;明確細化考評方式,增強干部勤政的活力;同時,完善公開制度,給予公眾對領導干部的任命、升遷乃至考核、評價的實質性監督權利,暢通監督訴求渠道,增強干部的危機感、責任感。
“政如農功,不勤無以成事。”黨員干部要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把執政為民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工作當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真正實現同志“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的殷切期盼。
湖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三
政府民眾共同努力 解除“垃圾圍城”難題
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據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北京市日產垃圾1.84萬噸,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而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同樣產生著巨大的垃圾量。目前,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75萬畝。
“垃圾圍城”日益嚴重,但我國目前的整體垃圾處理能力還遠遠不夠。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和綜合利用(再生循環利用)三種。我國大多數城市都把填埋作為首選,但我國是一個土地稀缺的國家,特別是在人口密集、垃圾產量大的城市地區,填埋方式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此外,巨大的垃圾量帶來的環保問題以及公眾身體健康的危害問題已經開始顯現。
對此,我們需要政府、群眾共同努力,從產生、分類以及最終處理等幾個方面入手,解決垃圾問題。
首先,解決垃圾問題,我們需要從源頭入手,倡導簡單化生活,杜絕過度包裝,過度消耗的生活方式。現階段,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環節都會導致大量垃圾的產生,商品的過度包裝,以及食品的浪費現象等,一方面消耗了資源,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很大的垃圾處理壓力。因此,我們需要倡導簡單,節約的生活方式,將垃圾量從源頭上減少。
其次,解決垃圾問題,我們需要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以便于更加有效而迅速地進行垃圾綜合處理利用。通過垃圾分類,我們可以將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以及廚余垃圾等分別進行處理,對于一些可回收垃圾進行再生循環利用,對于有可能污染環境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政府需要做好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并加大投入,完善各地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廣大群眾也應積極配合,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最后,解決垃圾問題,可以先焚燒再填埋。垃圾經過焚燒之后體積只是原來的五分之一,可以有效減容。我國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實現燃燒后每立方米二噁英的含量不超過0.1納克,符合歐盟環保標準。在保證監管到位、監測數據真實可靠、增加監管透明度、避免大氣污染的前提下,可以推廣垃圾焚燒的方式,從而減少填埋量,減少對土地的占用。
垃圾處理問題現在已經不是我們發展中單純的“垃圾問題”,應當放到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去認真面對,我們需要從垃圾產生和處理的各個環節入手,保護環境,節約土地,并做到垃圾循環再利用,實現“變廢為寶”,解除“垃圾圍城”困局。
看過“湖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