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
河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一
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才會安定有序。社會治理主要是對人的服務和管理,說到底是做群眾的工作。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以人為本,就是要求我們走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把群眾生活保障好,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公平地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多方參與,努力形成社會治理的強大合力。社會是由方方面面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綜合性、系統性是社會的重要特征。社會治理既是對全社會的治理,也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治理。在社會治理上,既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也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作用,調動政府和社會力量兩個積極性。要強化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職責,充分發揮基層自治組織作用,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堅持依法治理,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從目前來看,在制度和法律的執行上、在領導干部和公民尊法守法依法辦事的意識上都還存在問題,影響著國家和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依法治國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推進依法治理,不僅要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也要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堅持“一碗水端平”,公正對待群眾訴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社會治理一項重大課題和系統工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社會治理的推進,社會活力的釋放,并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既要打破觀念的桎梏,又要擺脫利益的羈絆。當年,思想的解放,曾打開經濟增長的閘門;今天,同樣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認識和發現社會,強化社會治理,打開社會發展活力的閘門,唯此社會管理才能走向社會治理,社會建設才能達成社會善治。
河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二
要敢于對“四風”問題揮刀亮劍
反對“四風”的最大難點,在于克服習以為常的思維慣性、心理慣性和程式慣性。一些群眾反映強烈、深惡痛絕的問題為什么總是陷入提出、解決、反彈、再提出、再解決、再反彈的怪圈?究其原因,就是一些黨員干部對存在的問題不看本質、不查根源,習慣于就事論事,不斷重復治標不治本的老辦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把大家從慣性思維中拉出來,必須堅持鮮明的問題、需求和目標導向。
堅持問題導向。教育實踐活動任務繁重,從哪里入手?要從找準、找實“四風”問題入手,這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前提。做到這一點,各級領導干部就要認真對照列舉的“四風”問題種種表現和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來的逆耳諍言,對號入座,看“四風”問題在自己身上存在多少、表現在哪里、嚴重到什么程度,深刻反省,自我畫像,立好靶子,使作風問題看得見、摸得著,為自我剖析、整改落實打牢基礎。
堅持需求導向。經濟發展了,但空氣變臟了、河水變臭了、青山綠水消失了;GDP上去了,但安全感和幸福指數下來了;“蛋糕”做大了,但貧富差距加大了,這樣的發展就難以為繼,也得不到群眾的支持和認可。所以,以需求為導向,就要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研讀活動教材,把宗旨意識、群眾路線真正裝到心里去,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切實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根本性問題;就要自覺克服坐在辦公室里拍腦袋作決策、自說自話、自拉自唱的不良習氣,撲下身子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問政于民、問信于民、問計于民,善于從群眾的意見建議中汲取養分、集中智慧,敢于對“四風”問題亮短揭丑、揮刀亮劍。
堅持目標導向。要緊緊盯住“四風”問題,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抓住要害,著力解決領導機關、領導干部在群眾感情、群眾立場、群眾觀念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搞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以解決幾個民生問題、辦幾件實事好事來掩蓋作風問題、代替開展活動。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關鍵是要把握好“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這個總要求,通盤考慮,統籌推進,把三個環節的要求貫通起來、銜接起來,突出抓好領導帶頭、群眾參與、解決問題。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要堅持整治與預防并舉,從根本上鏟除“四風”滋生、蔓延的土壤。通過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切實使每一名黨員干部筑牢思想上的警戒線,自覺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動中。
要簡政放權。預防“四風”問題,必須簡政放權。為此,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南京市把推進落實簡政放權明確寫進了活動意見,要求各單位拿出路線圖和時間表,把應該取消和下放給基層、社會、市場的行政審批事項全部下放,并依法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要建章立制。活動中要注重機制制度的完善和制定,既重視解決問題又不局限于此,而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查找根源,有制度但不健全的要切實完善、堵住漏洞,又要針對新情況抓緊研究建立新制度,力爭每項制度都能成為一條長效機制,使解決問題不是割韭菜,而是連根拔,讓“四風”失去滋生的土壤,以制度機制轉型倒逼干部作風轉變。
要強化執行。要強化落實責任,緊密聯系各部門各單位實際,將制度要求細化分解,量化落實,促使干部堅定操守、慎獨慎行,做到不逾矩、不懈怠。要強化督查考核,做到重點督查和面上督查、定期督查和不定期督查、過程督查和結果督查、正向督查和倒查倒評“四個相結合”,讓懈怠者受到鞭策,讓平庸者感到汗顏;讓實干者受到褒獎,讓創新者感到榮光。要切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對違反制度的行為,不遷就、不姑息,使制度真正成為帶了電的高壓線。
河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三
基層社區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程加快,原有的城市基層社會管理體制被打破,新的管理體制尚未形成。以“單位”為基本元素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逐向城鄉社區匯集,城鄉社區日益成為居民生產生活需求的聚焦點和黨在基層執政的支撐點。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符合城鎮化的發展需求,更是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根本路徑。因此,創新社區管理服務模式勢在必行。
創新管理服務模式,暢通服務渠道便捷化。群眾的需求日益多樣促使社區服務內容越來越豐富,而提供服務的渠道也越來越便捷。一方面,一站式服務大廳的開設,將綜合問詢、物業、證件辦理等多項職能匯聚在一起,在極大程度上縮短了群眾辦理相關業務所需的時間和精力,保證了服務工作的高效快捷。另一方面,社區還可以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和社區周邊的超市、餐廳、衛生所等達成合作協議,建立“一鍵通”系統,居民只需輕按呼叫終端,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便會及時了解居民需求,并安排相應人員上門提供醫療、飲食、糾紛調解等近便民服務。
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實現服務主體多元化。傳統基層社區的管理中一直堅持以居委會為主導核心,社區居民一直處在被動接受服務的位置,難以形成有效互動。創新服務模式離不開居民的積極參與,關鍵是搭建好平臺和載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活動,吸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大大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此外,還可以通過扶持獎勵資金等激勵制度,鼓勵社區民間組織和社會組織發展參與到社區服務當中。居委會、社區居民和民間組織三方形成合力,逐步建立參與主體多元化的社區服務模式。
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嚴格服務標準制度化。推進社區服務質量的提升,僅有服務熱情和奉獻精神是不夠的,服務內容的細節要求和服務質量的評價標準才是王道。各社區需要根據本社區具體情況和特殊需求制定相關工作手冊,使其成為每名社區干部精進業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的“紅寶書”。并且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要求,一旦發現違規情況,根據工作手冊的規定進行責任追究。將量化的服務標準作為嚴格規范社區干部行為的保障,成為激發社區工作人員敬業、精業、勤業的正能量。
社區管理的創新不僅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具體要求,更是群眾參與基層自治的重要渠道。唯有暢通服務渠道便捷化,唯有實現服務主體多元化,唯有嚴格服務標準制度化,才能推動社區管理服務模式創新,為新的社會管理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石,社會管理創新前行的道路必定更堅實、邁出的步伐必定更穩健。
看過“河北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