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
貴州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一
弘揚中華文化, 推動文化傳播是必由之路。一位文化官員無不感慨的說:“作為一個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發源地, 只出口電視機, 不出口電視機播放的內容, 也就是不出口中國的思想觀念, 就成了一個‘硬件加工廠’。”中華文化絕不能只是“硬件加工廠”!2004年, 標榜“非排他、非競爭、非暴力”的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揭牌, 隨著學院的不斷 發展, 孔子學院很快受到了外國人民的熱烈歡迎, 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漢語熱”。設想, 如果能有千千萬萬座孔子學院向外傳播, 那國外友人對中國的印象就絕不會只停留在長城、故宮等少數文化古跡上, 中國特色的電影也不會僅僅只是一年出口幾十部的慘淡局面。走向世界的中華文化也必將受到更多的認同, 更深的理解, 更好的關注。
弘揚中華文化, 必須將“修內功”與“走出去”緊密結合。所謂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這正是修內功與走出去相互促進, 取長補短的優良典型。中華文化絕不能固步自封, 只有走出去, 接受多元化思想的洗禮與考驗, 才能茁壯成長。當然, 走出去也必須以中華文化為根基, 絕不能盲目崇洋媚外, 貶低自己, 迎合他人, 只有充滿自信, 不卑不亢, 才能獲得尊重, 取得進步。當然, 也只有兩者相互促進, 才能使中華文化更加強壯, 更富有生命力!
“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 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這不僅僅是一種期許, 更是一種預見!可以堅信, 只要我們努力修煉文化內功, 推動文化走向世界, 將加強文化修煉與推動文化傳播緊密結合, 相互促進, 中華文化定能再創輝煌, 中國的崛起, 定能登上新的高峰!
貴州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二
論“網絡反腐”
近來,“網絡反腐”一詞成為社會熱點。“網絡反腐”頻頻使官員落馬,劉鐵男、雷政富、楊達才等公職人員相繼因網絡舉報和曝光被立案調查或被免職。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參與的“網絡反腐”已經成為令貪官聞風喪膽的“利器”。“網絡反腐”力量不可小覷,但在其高漲的勢頭背后也折射出正規反腐制度的缺失。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網絡的開放性、公開性和透明性使其形成一個人人可以參與的扁平化的輿論場,以聲勢浩大的“圍觀”倒逼問題官員被查。但我們也應看到,“網絡反腐”所提供的往往是“蛛絲馬跡”,而反腐敗取得成效的關鍵,仍在于權威部門及時介入、調查處理。同時,網絡的虛擬性也易產生一些不實信息,造成“誤傷”,給當事人帶來很大傷害。因此,有關部門亟須健全反腐制度,規范網絡舉報反腐。
“網絡反腐”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及工作機制。作為一種新興的反腐倡廉手段,“網絡反腐”必須在法律制度層面上進行完善。立法機關應及時制定和完善關于網絡監督、網絡舉報人安全和網絡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使“網絡反腐”做到有法可依。只有加強“網絡反腐”的法律制度建設才能使其成為反腐倡廉的重要渠道。另外,還需建立對網絡輿論的快速反應機制,形成系統的處理“網絡反腐”信息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同時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嚴格培訓,建立一支政治立場堅定、政策理論水平高、專業技術強的“網絡反腐”隊伍。
“網絡反腐”需引導規范網民的舉報素質。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達,我國網民群體也越發壯大,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識水平、認知程度都參差不齊。為進一步加強“網絡反腐”的作用,減少誹謗、污蔑、盲目跟風等現象的發生,就要加強廣大網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識教育,引導廣大網民逐漸成長為有理性、有認知能力、有責任感的反腐“新戰士”。只有網民在法律和道德的約束范圍內正確行使網絡言論自由的權力,才能建立一個良性發展的“網絡反腐”環境。
“網絡反腐”還需進一步與反腐制度相銜接。溫家寶同志曾言要“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網絡只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一個重要窗口,只有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健全反腐敗法律體系,與制度化相銜接,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范化,才能確保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促進“網絡反腐”持續健康發展。
“網絡反腐”是對傳統反腐手段的補充和完善,是民眾參政的重要手段,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信息源。但歸根結底,網絡并不是反腐的根本之道,曇花一現的“網絡狂歡”亟須制度反腐的跟進。只有建立、完善暢通而透明的反腐渠道,才能打破腐敗的溫床。
貴州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三
為霧霾限行七天是種懶政
霧霾天氣來襲,一些北方城市紛紛“倒地”。近日,河南安陽為應對重污染天氣,實施臨時單雙號限行措施。相關措施看起來似乎順理成章。大氣污染,人人有責。既然限行,對違規車輛自然要有個罰則。限行7天,第三天起才開始執行罰款,而且只罰款不扣分,看起來也頗人性化。
但這么做的前提是,必須明確機動車是造成重污染天氣的罪魁禍首。工業生產、燃煤、揚塵以及機動車是國內大部分城市的空氣污染源,但在不同城市,造成污染空氣的“首惡”卻有所不同。根據環保部的調查,廣州、深圳等地的首要污染來源是機動車,而石家莊、南京的首要污染來源是燃煤。此外,還有的城市空氣污染的原因是受流動源(即外來污染源)影響。那么,安陽能否確定當地的首要污染源就是機動車呢?
不無湊巧,日前報道了安陽“污染圍城”的現象。據該省新聞媒體暗訪組實地調查,發現安陽污染物濃度指標居高不下,在于“道路揚塵滿天飛”、“小煉鋼廠仍在生產”、“小磚廠日夜生產”、“工地防塵抑塵不力”以及“違法偷排現象抬頭”等幾大因素,偏偏沒有提到機動車污染問題。這表明,當地通過機動車限行緩解重污染天氣的做法,真的可能是牛頭不對馬嘴。
工地揚塵、工廠偷排等問題的存在,也說明當地在環保執法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環節。對這些重要污染源不下大力氣治理,卻把矛頭對準機動車,還如此理直氣壯地開出罰單,不知當地有關部門哪來的底氣?治理空氣污染固然人人有責,但從源頭上遏制污染源,關鍵看政府部門和執法部門的作為。
據悉,安陽pm10、pm2.5平均濃度下降緩慢,拉低了河南省的平均值。也就是說,安陽的大氣污染治理不僅拖了全省后腿,也對不起當地民眾。當地有關部門本該深刻反思,給當地民眾一個交待,而不是病急亂投醫,試圖通過短短7天的限行來表現政績。哪怕是限行,也只是一種輔助措施,并非長久之計。何況,這么做是以犧牲社會運作效率為代價,當地應當盡力完善補償機制,讓民眾方便地通過其他交通方式通勤。
遺憾的是,抱有這種施政思維的地方并不罕見。從大氣污染到道路擁堵,似乎什么問題的癥結都出在民眾頭上。沒錯,機動車是貢獻了污染排放,也給道路“添堵”,可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難道這和城市管理水平無關?為什么不想想,有些國際化大都市,機動車保有量那么高,卻沒有大氣污染和道路擁堵問題?依我看,地方有關部門治理大氣污染、道路擁堵的理念落后、措施粗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看過“貴州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