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
寧夏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一:應用文中的格式要求
應用文標題的固定格式:發文機關+關于+事由+的+文種
其中發文機關可以省略,即關于+事由+的+文種,可以用于法定公文(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意見、通告、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紀要)和部分事務性文書(如建議、報告、匯報材料等),而編者按則可以直接用編者按這三個字做標題,公開信、倡議書也可以直接做標題。信件可以寫成發給文對象的一封信,如給各村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另一種情況,如果題干本身給定標題,我們就要按照給定的標題去寫,需要注意的是,給定標題仍然需要抄寫在答題卡上,以保證格式的完整。比如:
【2010年國考省部級】假設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員,請結合給定資料,草擬一份《關于將半島藍色經濟區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報告》的內容要點。(20分)
要求:(1)內容全面,有針對性;(2)條理清楚,表達簡明,不超過400字。
這是一道給定標題的應用文,因此當我們寫應用文標題時候,我們就要按照給定標題書寫。
二、稱謂
對于稱謂,其實就是這篇文章是寫給誰或者是讓誰去閱讀,那么稱謂這里也是有要求的,稱謂和標題也一樣,有時候會給定稱謂,有時會需要自己擬定稱謂,而且稱謂要記得左頂格,末尾冒號,比如:
【2014年國考(地市級)】“給定資料2”中心理援助專家團提議開展“火紅綢帶心理援助行動”。假定在某次救災工作中救災指揮部決定采納這個提議,請你結合“給定資料2”,以專家團的名義給參與救災的各界人士寫一份倡議書。(15分)
要求:(1)內容具體,指向明確;(2)語言生動,有感染力;(3)不超過400字。
比如這道題就是給定稱謂,直接告訴我們的稱謂是“參與救災的各界人士”,我們要按照給定稱謂去寫,但是有時候也不會直接告訴我們文種寫給誰,需要我們學會“情景模擬”,直接的說就是學會將自己代入情景,思考寫作對象是誰,比如:
【2014年國考副省級】“給定資料3”介紹了S大學舉辦心理健康節活動的情況。假如你是該省教育廳的一名工作人員,全程觀摩了這次活動,校方請你在這次活動的總結會上發言,請草擬一個簡短的發言稿。
要求:(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2)目的明確,切合主題;(3)語言生動,有感染力;(4)不超過500字。
這道題大家會發現要求寫一個發言稿,而且發言稿的地點是在學校,因此通過情景模擬,我們會發現,在學校里面發言,只有老師和學生,因此,這道題的稱謂就可以為“各位老師,同學們:”。
三、落款
落款包括兩部分,發文機關和成文日期,這里的發文機關和剛才標題里面的發文機關一定要對應,成文日期是以領導的簽發日期為準,考試中一般寫考試當天日期即可,具體位置一般按一下方法寫作:從右往左數四格,寫成文日期,如果發文機關字數大于成文日期,那么成文日期和發文機關要右對齊;如果發文機關字數小于成文日期,那么發文機關就要相對于成文日期居中。
最后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應用文寫作題干中出現“寫內容要點”、“列提綱”、“不必考慮行文格式”等字眼,一般情況下可以省略稱謂和落款部分。只寫標題和正文即可。
應用文的部分,就簡單說到這里,希望大家課后多多練習,不斷加深基礎理論的鞏固,一旦出現應用文,可以一舉拿下。
寧夏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二:文章論點是關鍵
1、原因分析法
【方法】
分論點+概括與分論點相關的問題+闡述影響+分析原因+回扣分論點
【示例】
倡導全民閱讀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切入點。然而,我國公民年平均閱讀量僅為個位數令人扼腕嘆息。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公民,則言行低俗,內涵干涸;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民族,則騰飛之翼勢必折斷;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國家,則躋身強國之列無疑囈語夢話。緣何產生公民閱讀難的現象?其根源癥結在于我國基層圖書資源匱乏,全民閱讀的社會風氣尚未濃厚。因此,是時候建設書香社會,倡導全民閱讀的社會大環境,避免中國人“外強中干”的尷尬。
2、政策分析法
【方法】
分論點+概括與分論點相關的問題+闡述影響+分析原因+提出相關政策內容+回扣分論點
【示例】
倡導全民閱讀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切入點。然而,我國公民年平均閱讀量僅為個位數令人扼腕嘆息。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公民,則言行低俗,內涵干涸;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民族,則騰飛之翼勢必折斷;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國家,則躋身強國之列無疑囈語夢話。緣何產生公民閱讀難的現象?其根源癥結在于我國基層圖書資源匱乏,全民閱讀的社會風氣尚未濃厚。為此,繼2014年政府報告以及中提到的倡導全民閱讀后,2015年政府報告中指出:“提供更多優秀的書籍,建設書香社會,倡導全民閱讀。”由此,相關部門應該規范圖書市場,從源頭上為公民提供更優質的精神食糧,引導公民更積極的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3、名言分析法
【方法】
分論點+與分論點相關的名言+闡釋分論點主題的影響+概括分論點主題的相關問題+回扣分論點
【示例】
倡導全民閱讀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切入點。正如高爾基說道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關乎到個人的修養水平;關系到社會風氣。然而,我國公民年平均閱讀量僅為個位數令人扼腕嘆息。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公民,則言行低俗,內涵干涸;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民族,則騰飛之翼勢必折斷;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國家,則躋身強國之列無疑囈語夢話。因此,是時候建設書香社會,倡導全民閱讀的社會大環境,避免中國人“暴富”的尷尬。
寧夏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三:議論文構思方法
一、聯想法
有些事物,孤立去談,易平淡、枯燥,如果展開聯想,由這個事物想到與之相關的另一個事物,在它們的相互聯系中,去突出事物的特征,發掘事物的本質,這樣不僅可以使議論更深入,而且可以使思路變得活潑而開闊。
除了古今聯想以外,還可進行類似聯想(有相似的特點或本質)、對比聯想(有相反的性質)、因果聯想、連鎖聯想等等。
二、分類法
看到比較抽象的論題,籠統地談,議論就很難展開。這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將所要討論的事物分一分類。
比如對“友誼”一詞,我們并不陌生,但難以深層論述。這時,我們可將不同類型的友誼分一分類,這樣就可打開思路。
友誼,按不同時代,可以分成“伯牙摔琴”、“桃園結義”式的反映封建倫理道德的友誼;“基督——博愛”式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友誼;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典范的無產階級的革命友誼。
按不同的目的,可以分成為了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利益而建立的友誼,為了階級、國家、民族的利益而產生的友誼。
按不同的性質,可以分成在共同的奮斗中,互相深刻了解建立起來的友誼;在一起吃喝玩樂中,互相吹吹拍拍建立起來的“友誼”、
按不同的內容,又可以分成,在你工作遭受挫折時給你幫助,生活遇到煩惱時給你安撫的友誼;在你一帆風順時給你捧場,在你自鳴得意時為你叫好的“友誼”;“患難相共、生死相托”的友誼;“利則相攘(偷竊)、患則相傾(坑害)”的“友誼”;君子之間“淡淡如水”的友誼;小人之間“甘言如飴”的“友誼”……
有了分類,可供議論的內容一下子變得豐富多了。分類,不僅打開了你的思路,而且使你看到了問題的深入。由此看出,分類法是從各個不同角度來認識事物的性質,把那些抽象的論題具體化的一種方法。
三、層遞法
是一種把論題加上其他成分,進行變形思考的方法。有些概念比較抽象,如果只就這個概念來談就很容易使議論空泛、不深入。這時候,可以考慮采用“層遞”的方法,縮小議論,使文章層層深入。
層遞法可分兩種方式:一種是增加定語,隨著論題不斷增加定語,文章的思路便不斷向前發展,議論的范圍就不斷集中到更小的范圍之內。比如《談奮斗》這樣一個題目,第一層可以泛談“奮斗”,第二層增加成分,談“青年的奮斗”,第三層繼續增加成分,談“二十世紀中國青年的奮斗”;另外一種方式是擴展論題內容,把一個抽象的論題具體化,從而使文章思路更開闊、論述更全面。比如《論學習》這個題目,就可以先談“學習的目的”,其次談“學習的興趣”;再次談“學習的規律”;最后談“學習的方法”等等。
注意使用層遞法時,第一種情況不要出現論點轉移,第二種情況增加成分以后的概念只能作為分論點,不要造成論點不集中的情況。
四、闡述法
即在論證過程中對論據進行闡明、解釋,把論據中蘊涵的借以證明論點的內容揭示得更鮮明、更充分。可借助于這一方法打開思路。
例如,鄧拓的《不要秘訣的秘訣》中,曾引用南宋人陳善在《捫虱新話》中的一段話來論證讀書不能求助于“秘訣”,而須自己下功夫:
“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接著作者作了如下闡釋:
用現在的眼光讀這一段文字,也許覺得他的見解很平常。然而,我們要知道,陳善是南宋淳熙年間,即公元十二世紀后半期的人。在那個時候他就能夠提出這樣鮮明的主張,也算是難能可貴的人。他主張要讀活書而不要讀死書,就是說要知入知出;要體會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實質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說要體會古人用心處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這樣,他還反對為讀書而讀書的傾向。他主張讀書要求實際運用,并且要用得靈活,即所謂“透脫”、你看他的這些主張,難道不是一種反教條主義的主張嗎?他的這個主張,過去很少有人注意,因為他的聲名遠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據自己讀書的經驗而提出了這種主張,我想還是值得推薦的。
作者通過對一段文言文的闡釋,借以闡明了自己的觀點。我們也可以對一些難以理解的觀點進行條分縷析的闡述,以使觀點鮮明、突出。
五、反彈琵琶法
對于有些似成定論的問題,如果仔細分析一下,你就發現未必恰當。這就需要我們拿出破舊立新的氣魄,推翻傳統的看法,提出新的見解。這種逆向思維出新意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反彈琵琶法”,它可以打破陳舊觀念,使新的觀念出臺。
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名言,似乎是不可移易的真理,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個觀點意在強調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但外因總是要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因此在一定的條件下這句話是不對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寫出《近墨者未必黑》這樣的文章,來闡明我們的觀點:每個人都應加強自身修養,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不過大家在運用反彈琵琶法時,要注意不能刻意地標新立異,而沒有事實根據,那樣就不是思路的創新,而成為嘩眾取寵了。
看過“寧夏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