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
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一
這條紅線是一條高壓線。堅守這條紅線,就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再多的GDP,再大的政績,也無法彌補事故造成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堅守這條紅線,就要擺正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搞建設,謀發展,首先要看看是不是對人民有利,人民生命安全有沒有保障。發展為了人民,發展必須安全,不能以任何借口放松安全生產。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健康發展,事關社會穩定,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這條紅線是一條責任線。堅守這條紅線,就要高度負責,嚴防死守。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黨和政府的責任。責重山岳。各級領導干部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狀態,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抓好安全生產,防范重特大事故的發生。防患于未然,在預防上下更大功夫。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將安全防線建立在企業基層一線。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第一線,到事故多發地、易發地,徹查隱患,及時處理。要針對發現的問題,完善安全生產措施,嚴格監督考核,加強安全監管。只有思想認識上堅定到位、制度保證上嚴密周全、技術支撐上科學先進、監督檢查上嚴格細致,才能將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我們要時刻繃緊這條紅線,松不得,碰不得。各地區、各部門要將安全生產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去把握,把安全生產與科學發展相結合,與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相結合,與落實為民務實的要求相結合,樹立發展經濟是政績、安全生產也是政績的理念,同心協力,轉變作風,狠抓落實,推動我國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明顯好轉。
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二
海洋的健康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是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而海洋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人類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近些年來,由于對海洋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導致海洋環境遭受著日益嚴重的污染,物種減少甚至滅絕,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珍貴水產資源面臨危機,礦物質污染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赤潮頻發和水質惡化等一系列問題使海洋的健康生態面臨嚴峻考驗。
正視海洋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人類維護生存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海洋生態的破壞源于人們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忽視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缺乏合理、科學、有效的規劃,有關保護的規劃缺乏法律強制性。因而,為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開發海洋資源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具體而言:
首先,制定科學規劃,創新發展思路。政府要通過嚴格勘察和調研,制定適合地方經濟發展的科學規劃,并上升到法律層面,強化執行力度;相關海域管理部門要打破“重經濟、輕環保”的陳舊思維,重視環保對于經濟發展的長期效應,做到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的資源開發模式。
其次,進行科學開發,避免“環保錯位”。要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根據各地資源特點確定合理的開發方式;政府要強化責任意識,完善問責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引導民間組織、公民等社會各界參與改善和修復海洋環境;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避免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為環境治理付出沉重的經濟和健康代價。
最后,推動海洋保護,加強政府監管。政府要確定保護的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減少資源浪費;淘汰落后產業,減少污染源;鼓勵企業參與環境保護,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企業要提高生產工藝,引進治污設備,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長期的系統工程,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從長遠看就是保護人類的長遠發展,是對人類根本利益的捍衛,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動員全社會行動起來,為建設美麗的地球家園而努力。
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三
文化的修內功與走出去
經過改革開放的艱苦奮斗,中國人民在政治、經濟多方領域上不斷前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然而,在我們不斷取得成績的同時,中華文化發展也逐漸曝露出種種問題:對傳統文化的不信奉,片面化的“英語熱”,不對等的文化輸出……面對日益凸顯的文化缺失,驚人的文化傳播失衡,我們不得不認清現狀:只有加強文化修煉,推動文化傳播,將文化修內功與走出去緊密結合,弘揚中華文化,中國才能真正完成“大國崛起”之路。
弘揚中華文化,加強文化修煉是第一步。眾所周知,‘修內功’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中國文化的傳播發展離不開他的根源——輝煌燦爛的五千年華夏文明,缺乏“故土”的文化是不可能走得遠的。只有從國內基礎文化建設開始,建立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信心,不自慚形穢,不崇洋媚外,才能使本國文化精神不迷失發展的方向。也只有這樣的文化,才能有吸引力,影響力。
弘揚中華文化,推動文化傳播是必由之路。一位文化官員無不感慨的說:“作為一個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發源地,只出口電視機,不出口電視機播放的內容,也就是不出口中國的思想觀念,就成了一個‘硬件加工廠’。”中華文化絕不能只是“硬件加工廠”!2004年,標榜“非排他、非競爭、非暴力”的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揭牌,隨著學院的不斷發展,孔子學院很快受到了外國人民的熱烈歡迎,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漢語熱”。設想,如果能有千千萬萬座孔子學院向外傳播,那國外友人對中國的印象就絕不會只停留在長城、故宮等少數文化古跡上,中國特色的電影也不會僅僅只是一年出口幾十部的慘淡局面。走向世界的中華文化也必將受到更多的認同,更深的理解,更好的關注。
弘揚中華文化,必須將“修內功”與“走出去”緊密結合。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正是修內功與走出去相互促進,取長補短的優良典型。中華文化絕不能固步自封,只有走出去,接受多元化思想的洗禮與考驗,才能茁壯成長。當然,走出去也必須以中華文化為根基,絕不能盲目崇洋媚外,貶低自己,迎合他人,只有充滿自信,不卑不亢,才能獲得尊重,取得進步。當然,也只有兩者相互促進,才能使中華文化更加強壯,更富有生命力!
“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這不僅僅是一種期許,更是一種預見!可以堅信,只要我們努力修煉文化內功,推動文化走向世界,將加強文化修煉與推動文化傳播緊密結合,相互促進,中華文化定能再創輝煌,中國的崛起,定能登上新的高峰!
看過“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