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
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一
目前我國對公務人員有很多監督,諸如人大監督、政協監督、審計監督、檢察院監督和上級監督等,但本質上這些都屬于體制內的監督,容易出現監督死角。比較缺乏體制外的監督,即公眾和納稅人對政府的監督。監督是一道”防火墻“,可以約束領導干部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監督是一套”殺毒軟件“,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領導干部的缺點,不至于釀成無可挽回的大錯。因此,要使政府的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作,加快透明政府的建設,讓公務人員接受公眾監督,從而有利于鏟除滋生浪費的土壤。應把公務浪費納入反腐體系,針對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公款浪費現象制定具體的法律規范,用法律來保障政府定期向社會公布行政開支項目和費用。
二、要引入嚴格的成本核算機制,健全行政績效考核制度。
現行的行政績效考核制度,只注重工作成績的考核,強調做了多少事,產生什么效果,忽視了對行政成本的核算,導致官員在工作中只追求結果,不計投入和消耗,這就必然導致公務浪費的產生。應盡快引入成本核算機制,建立既注重政府職能實現程度,又注重納稅人滿意程度;既注重行政結果,又注重行政成本的政績考核體系和賞罰分明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激發和保護政府官員節約和用好公共資源的積極性。把行政費用控制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并把各級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列為第一責任人,接受人大、政協和公眾的監督,強化政府浪費的責任主體和責任機制。提高腐敗行為的被”懲治率“,才能警醒干部,使他們打消僥幸心理、不敢”冒險“。只有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堅決查處一個,決不姑息,決不手軟,讓他們承擔昂貴的”腐敗成本“,才能遏制住腐敗現象的滋生。
三、繼續推進公務卡改革,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斷絕公款送禮的資金源頭。
對于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都應嚴格管理,杜絕大筆的預算資金在體制外循環,隨意使用和支配的狀況;健全財務工作責任追究制度,一旦發生動用公款送禮現象,查處相關人員和主要領導的責任;嚴格財務資金管理和報銷審批程序,增強財務信息公開化、透明化。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使得公務人員”不敢腐“更”不能腐“的效果!
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二
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科學研究的價值,體現在對知識、真理的追求,也要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群眾福祉的實效來檢驗。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貌。抓好科技創新、加強科技供給,就抓住了牽動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不斷躍上新臺階,經濟總量已穩居全球第二,但不少領域依然大而不強、大而不優。與此同時,人口結構發生變化,環境壓力日益增大,消除貧困任務緊迫,民生問題牽動人心……從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到生態文明、國家安全,都呼喚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成果蓬勃涌現。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科技創新激發新動能。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依賴資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支撐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老路已越走越窄,亟須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揮先發優勢,從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尋求根本性轉變。為此,必須深入研究解決經濟和產業發展急需的科技問題,圍繞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需求,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
踐行新的發展理念,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比如,發展不協調是我國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要立足科技創新,釋放創新驅動的原動力,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才能在新的發展水平上,實現協調發展。比如,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代表了當今科技和產業變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我們只有不斷加深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依靠科技創新解除綠色發展難題,才能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再比如開放發展,一方面我們要與國際展開創新合作、進行創新集成,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真正的核心關鍵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只有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更高水平上開展國際經濟和科技創新合作,在更廣泛的利益共同體范圍內參與全球治理,實現共同發展。
科技創新,貴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人民的需要和呼喚,是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時代聲音。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提高社會發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增強人民健康素質等,都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實中,從解決疾病防控、食品藥品安全、人口老齡化等重大民生問題,到滿足宜居的生活環境、均等的教育資源、普惠的信息網絡服務等民生訴求,都離不開科技創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依靠科技創新不斷增加公共科技供給,逐步完善低成本、廣覆蓋、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系,方能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讓科技之光照亮億萬國民的幸福之路。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廣大科技工作者聚焦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矢志增強創新能力,努力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將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就一定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貢獻。
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三
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
— —努力實現現代化成果城鄉共享
遙想中國幾千年的農村發展史,令人感慨萬千。古人所說的“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已經成為現代人的追溯和想象。及至二十世紀初,魯迅、蕭紅等一大批鄉土文學作家揭露了中國農村昏暗愚昧的現狀,在他們現代化思想的燭照下,農村幾乎成了封建落后的代名詞。由此,中國鄉村的現代化大幕徐徐開啟。然而,反思中國近一個世紀以來跌宕起伏的現代化進程,我們不禁要問,中國農村的現代化,真的已經實現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說中國現代化的質量遭受了廣泛的質疑,單就從城鄉二化化這一公認的事實,從中國當前農村種種堪憂的現狀,我們便能一窺中國鄉村現代化的全貌。正因為此,中央多次強調,要加快 “三農”建設,推進農村現代化的進程。這是向農村現代化吹響的開戰號角,推進農村現代化,刻不容緩。
兼容并包,實現農民思想現代化。魯迅筆下閏土、祥林嫂、阿Q等等經典形象,或許很多人都認為已經成為了遙遠的過去。但是,事實上,他們身上的某些特質,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廣大的鄉村,他們的幽靈依然徘徊于中國大地的上空。更有甚者,在市場經濟功利主義的侵蝕下,人際利益化、人情冷漠化等等現象開始顯現。因此,要實現中國農村的現代化, “立人”成為了重中之重和首要前提。只有除舊布新,更新觀念,才能使農村文化和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在這個過程中,要用好“拿來主義”,充分吸收傳統文化、現代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成果,同時,要堅采用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民主集中,實現農村政治現代化。只有實現基層民主才能實現最廣泛的民主,畢竟,人民群眾在基層,人民的民主權利要靠基層民主才能實現。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人民民主權利是否實現是檢驗現代化水平的試金石。然而,從這個層面來看,現狀依然令人規堪憂。當前,村霸、一言堂、宗族勢力、變相選舉等等現象依然層出不窮。曹錦清《黃河邊的中國》、陳桂棣、春桃《中國農民調查》等等著作便為我們揭示出了一幕幕慘痛的現狀。是故,要大力發展基層民主,喚醒農民群眾的民主精神,同時,注重開拓創新,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推動基層民主形式的多元化,使農民的權利得到更廣泛更深刻地實現。
開放多元,實現農業經濟現代化。農村的現代化,說到底要靠經濟。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孕育了一成不變的小農思想,因此,要實現農村之變,也要從經濟層面著手,大力引入現代化經濟發展方式。只有引入現代化經濟,才能實現農民思想和農村政治的轉變,為農村現代化推進提供基礎。一方面,要鼓勵創新,大膽引入,充分吸收城市現代化成果,打破簡單的家庭聯產承包制這一單一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結合地方特色,發展特色經濟。最后,要特別注意資本對農村的控制,堅持經濟發展為農民服務這一宗旨,確保群眾利益不被侵犯。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全面實現中國現代化,不能丟下農村。只有實現城市與農村的雙輪驅動,實現農村思想、政治、經濟的全面現代化,才能構建真正的現代化,才能真正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說的,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看過“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