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
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一
在全會決定的第十二個大項“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部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排在最先。在具體謀劃上,提高教育質量是核心,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到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從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到優化教育結構,拓寬終身學習通道,都是謀求從不同側面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培養我們民族宏大的人才隊伍。
促進教育公平是下一步教育改革的明確導向。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正是為了讓更多家境貧寒者能圓上學夢;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解除擇校難題,正是從人們反映強烈的教育公平問題入手,讓教育資源惠及貧困地區、弱勢群體,在公平競爭的規則中實現均衡化分布。
簡政放權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全會決定,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這些舉措,意在規范行政權力,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推動高校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更自覺地按教育發展自身規律辦事,這與經濟領域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有異曲同工之妙。
實現中國夢,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礎。順應勢不可擋的改革潮流,我們期待三中全會關于教育綜合改革的部署,能夠在實踐中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讓每個孩子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讓各類人才更多更精彩地涌現,一起開創美好的明天。
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二
堅守不可逾越的紅線
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這是從一次次事故中得出的血的教訓,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把這條紅線深深刻畫在頭腦中,堅決落實到行動上,痛定思痛,舉一反三,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頻發的勢頭。
這條紅線是一條生命線。堅守這條紅線,就要敬畏生命,生命至上。生命權是最基本的,尊重生命,愛護生命,是最基本的社會倫理,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底線。堅守這條紅線,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民。天地之間,人的生命最寶貴,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人民的幸福,這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所決定的,也是堅持科學發展、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要求。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沒有一點代價,但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我們要的是人民得實惠的發展,不要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發展;我們要的是人民更幸福的發展,不要損害健康損害生命的發展。
這條紅線是一條高壓線。堅守這條紅線,就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再多的GDP,再大的政績,也無法彌補事故造成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堅守這條紅線,就要擺正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搞建設,謀發展,首先要看看是不是對人民有利,人民生命安全有沒有保障。發展為了人民,發展必須安全,不能以任何借口放松安全生產。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健康發展,事關社會穩定,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這條紅線是一條責任線。堅守這條紅線,就要高度負責,嚴防死守。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黨和政府的責任。責重山岳。各級領導干部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狀態,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抓好安全生產,防范重特大事故的發生。防患于未然,在預防上下更大功夫。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將安全防線建立在企業基層一線。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第一線,到事故多發地、易發地,徹查隱患,及時處理。要針對發現的問題,完善安全生產措施,嚴格監督考核,加強安全監管。只有思想認識上堅定到位、制度保證上嚴密周全、技術支撐上科學先進、監督檢查上嚴格細致,才能將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我們要時刻繃緊這條紅線,松不得,碰不得。各地區、各部門要將安全生產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去把握,把安全生產與科學發展相結合,與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相結合,與落實為民務實的要求相結合,樹立發展經濟是政績、安全生產也是政績的理念,同心協力,轉變作風,狠抓落實,推動我國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明顯好轉。
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三
釋放政策紅利 改革惠及民生
新時期,改革春風吹大地,祖國江山換新顏,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作。從二孩政策千呼萬喚始出來,到經適房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從農家書屋以文化人、涵養村民精神世界,到通信公司順應民心、流量不清零……
正所謂,既生繁花,亦生野稗,改革過程難免會有瑕疵,當最美桑榆景、人間重晚晴,凸顯出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的尷尬時;當高樓大廈平地起、百貨商場隨處見,凸現出電梯吞人的事故時;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凸現出來土地流轉中非農化、非糧化的傾向時。如何保障民生?如何維護民利?如何暢達民情?上善之策,在于行大道,民為本,制定并落實惠民政策,方能利天下。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心就是最大的工程。惠民政策,實乃民心所向,萬眾期待。讓百姓多一些幸福,少一點痛苦,多一絲笑容,少一點眼淚,是政府施政之要,是國家興旺之匙。政策紅利,能夠提高民眾收益,讓腰包變鼓,生活變富,日子變紅火;能夠促進社會公平,讓經濟發展可持續,讓貧富差距逐縮小,讓利益分配更合理;能夠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讓工作作風樸實,讓行政效能提高,讓辦事效率受認可。政策忽視民意,背離民情,會導致執政之基不夯實,疏遠黨群關系,官民對立,民生凋敝。所以,要急民所急,想民所想,慮民所慮,思民所思,用惠民政策搭建干群連心橋。
逢山開路,應制定人性化的惠民政策。以人為本,本固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政策制定,要以民眾的需求為根本點,否則會只會飄上云端、流于形式,遭民眾唾棄。近來,伴隨著素質教育推行,高考制度艱難破冰,異地高考剛唱罷,文理不分科又登場,緊接著是大學體制改革。窺一斑見全豹,教育領域只是惠民政策重要一環,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青少年全面發展,是人性化的真實寫照。如何才能讓政策被民眾所接納?腳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需要政府官員,多去基層墩墩苗,進百家門,喝百家茶,知百家情,才能讓政策接地氣,有靈氣,有生氣。
遇河架橋,要監督惠民政策落實。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政策不難于制定,而難在落實到每一位群眾身上,走進每一位百姓心間。政策初衷是難得可貴的,但是當政策走下高閣,容易發生變形,受制于相關部門的尸位素餐,部分官員的不作為、亂作為。城市拆遷旨在于,促進經濟發展,改善市容市貌,然而強拆卻屢見不鮮、不絕于耳;帶薪休假是為了,保障勞動者權利,慰藉勞苦大眾,目前卻形同于一紙空文。故此,要用好監督這只筆,按照既定的政策藍圖實行,方能勾勒出幸福民生的山水畫。
天地之間,莫貴于民。改善民生,從來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惠民政策永遠在路上,沒有終點站。制定合理的政策,是釋放政策紅利前提;監督政策的落實,是惠及百姓生活的基礎。要做到左右開弓,標本兼治,方能適應新常態下百姓的新需求,讓政策紅利為民生兜底。
看過“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