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申論參考范文
浙江公務員申論參考范文(一)
近年以來,一些地區的污染問題集中暴露,霧霾天氣、飲水安全、土壤重金屬含量過高等等,社會極其關注,群眾反映強烈。“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也是民意所在”,反復強調這一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建設美麗中國,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既要為當代發展著想,更要為子孫后代著想”。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下,要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已成社會共識,也帶來很大變化。中國是近年來節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壯士斷腕的行動,體現了我們的大國責任。一季度中國經濟的“穩中有進”,更傳遞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強決心:寧愿讓發展速度降下來,也要調結構、轉方式,走出一條雙贏之路。
走好這樣的道路,關鍵是上下同心。不能再以粗放式發展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不能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這些道理大家都很清楚。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保護環境、轉變方式的重要性,也已經說得很透徹了。如果說在這個問題上,還需提升認識,那就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清醒地看到,環境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曾有人這樣總結,30年前人們求溫飽,現在要環保;30多年前人們重生活,現在重生態。作為執政黨,我們要看到這種發展中的期望,并且順應這種期待。今天的人民群眾,不是對GDP增速不快不滿,而是對生態環境不好不滿。食物豐足了,但吃得不安全了;城市繁華了,但空氣污染了。這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這樣的生活怎么能幸福?中央一再強調,一切工作,都要從百姓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出發。現在,生態環境已經成為群眾的集體焦慮。
環境也是民生。這個民生,一頭連著百姓生活質量,一頭連著社會和諧穩定,從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看,生態文明也是民意所在。中央提出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正跟老百姓想法一致。民生問題就是最大的政治。各地區各部門理應思考,跟上要求、不負期待。
三十多年快速發展積累下來的環境問題,如今進入了高強度頻發階段,特別容易引發連鎖反應,觸發相關矛盾,影響社會穩定。黨的強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建設美麗中國,可謂抓住要害、切中積弊。想一想,如果仍是粗放式發展,不轉變方式,即使實現了經濟總量翻番的目標,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即使收入增加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會產生強烈的不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解決問題確實需要時間、也必須有個過程,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快速發展起來之后的環境問題必然更加突出。但這不是可以坐等無為的借口。“利用倒逼機制,順勢而為”,這是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堅決落實中央部署,嚴格執行中央政策,我們才能用扎實的行動和成效,讓環境發生變化,讓人民幸福生活。
浙江公務員申論參考范文(二)
祭出管理組合拳 實現服務業大發展
曾幾何時,服務業對我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行業,是“伺候人的”不入流工作。但現在我國的服務業已進入快速增長時期,產值已遠遠超過第一產業。然而,在服務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著服務質量水平不高、服務意識差、市場秩序混亂、缺少監管等問題又制約著我國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加強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是實現服務業大發展的關鍵。
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是實現服務業大發展的基礎。天下萬物,以人為本。服務業顧名思義,重在為顧客做好服務工作,所以人是服務業中的核心要素。然而,現在我國服務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強一直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這就需要我們一方面對從業人員開展形式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讓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理念深入人心,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意識。另一方面是要通過加強培訓使從業人員掌握相應的服務技能,為從業人員的培訓成果評定等級,了解其對培訓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并保證只有培訓合格拿到資格證書的從業人員才能上崗工作。
完善企業服務質量管理是實現服務業大發展的關鍵。企業是服務質量的輸出載體,縱觀世界范圍內的知名企業及百年老店,無不把服務質量當做企業的生命。但我國服務業由于起步不久,許多企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意識,缺乏長遠的市場規劃,管理運營始終在低水平徘徊。而這極大地損耗了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不利于行業發展。對此,我們要組建專門的服務質量管理部門,發揮跨部門、跨系統的協調職能,在規范化、標準化服務的基礎上,注重個性化、多樣化服務,而且可以提供超值服務,同時合理定制服務價格,充分滿足顧客的需求,使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并建立服務質量監督部門從機構服務提升到一個重要位置,通過該部門監督一切服務工作,保障服務流程暢通。
整頓市場秩序是實現服務業大發展的根本。任何一個理想的市場狀態都是活力與秩序并存,以活力來開拓發展市場,以秩序來穩定市場。目前,新生的中國服務業市場總體處于活力有余而秩序不足的狀態,甚至出現了黑惡勢力的影響和既得利益集團對市場的壟斷。究其原因,是由于政府的監管管理長期缺位造成的。這就要求主管部門下定決心,重拳出擊大力整頓市場秩序。依法取締不具備營業資質的企業個人,對其他企業的非法經營行為也要依法處罰。并設置專項管理部門,對市場秩序長期監管,建立完善便捷的投入渠道,以完善的市場秩序為服務業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加強對市場的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實現服務業大發展,是響應黨中央在十二五規劃中的號召,也是關系我國國民經濟的重大問題。相信在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提高服務質量之劍能夠不偏不倚、準確中的!
浙江公務員申論參考范文(三)
化解群體性怨恨 人心需多一份寬容與平和
“沖動是魔鬼”。當年,喜劇電影《有話好好說》在全國熱映,讓廣大觀眾在會心一笑的同時,體會到這么一個道理,在面對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時候,沖動、憤怒、怨恨都是愚蠢的,那樣只能把小矛盾激化成大矛盾,甚至出現違法犯罪等難以預料的后果?,F實中,我們越來越感覺到群體性怨恨的存在,比如,因為一點小事動輒就破口大罵甚至拳打腳踢;飛機上為了座位、行李等問題上演“全武行”;只要有涉及官員或富人的負面消息線索就“群起而攻之”,等等。在不知不覺中,“群體性怨恨”演變為一種風氣,成為了社會的“心病”。
究其原因,很多人感覺“活得太累了”、“壓力太大了”,只能選擇泄私憤、冷暴力甚至肢體沖突的方式。從國家層面看,我國也確實進入了“矛盾凸顯期”,各類矛盾交織在一起,社會公眾容易受到一些外在的影響或刺激,點燃自己“火爆”的脾氣。化解“群體性怨恨”,醫治社會的“心病”,個人、社會、國家都有相應的責任。只有共同努力,讓人心多一份寬容與平和,才能促進社會更加和諧。
個人要注重修身律己,做到寬以待人。中國古人圣賢就有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很多重要論述,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等等,這些都為我們個人加強自身修養、提升文明素質提供了重要遵循。“心病還須心藥治”,面對矛盾、不公和委屈時,每個人要通過全面的自省、深刻的自警,多看自己的缺點、包容別人的不足,讓自己一顆憤怒、怨恨的心平靜、淡定下來,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在“爆發”的標準下,把個人的“任性”建立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
社會要營造良好氛圍,為人際關系增加“粘合劑”。社會是一面鏡子,可以讓人看清自己、反思自己。社會團體、民間組織要創新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方式,多采用淺顯易懂、樂于接受的方式,讓群眾深知寬容與平和之益、憤怒與怨恨之害,并及時做好矛盾預警、糾紛調解、突發性群眾事件處置等工作,營造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良好氛圍。新聞媒體也要樹立鮮明導向,多宣揚寬容為人、平和處世的個人典型,多傳播社會正能量,讓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規范自己的言行,學會保持寬容、克制和冷靜。
國家要加強教育引導,同時提供法制保障。要堅持教育先行,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講文明、懂禮貌、樹新風,正確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不“鉆牛角尖”,不過分較真,堅決防止各種暴力化和憤怒化傾向,努力把人際關系中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加強相關立法、執法、司法工作,對由于憤怒、怨恨而引發的不良后果甚至是違法犯罪問題,堅持依法處理,絕不姑息遷就,讓群眾從反面典型和深刻教訓中得到啟示。
應該看到,一個文明的人,不僅需要健康的肌體,更需要健康的心靈。讓人心多一份寬容與平和,消解群體性怨恨,不僅是文明社會的需要,也是我們擁有幸福生活的呼喚。
看過“浙江公務員申論參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