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考什么 申論測試的特點與性質
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內容
申論到底考什么?這是應對申論考試的一個元問題,也就是本質問題。對這個問題的說明沒有什么教材比考試大綱說得更清楚。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大綱正式發布,申論考試正在進行重大變革,如何在申論考試變革中保持清醒,穩扎穩打,探得先機,把握規律,謀求制勝之道,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5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申論考試大綱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通過比較發現,2015年考試大綱與歷年相比,一字未變。考綱字字珠璣,明確告訴我們考查的內容、方式和目的。其中的關鍵詞實際上就是三個: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材料、能力。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寓于給定資料之中,要通過五種能力把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的表現、原因和對策從給定資料中剝離出來,形成應試者自己的認知。同時,考試大綱明確規定,“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這為參加兩類考試的朋友指明了方向,不同類別的考生在考試中,需認真把握側重點,分類進行突破。
根據考綱,我們可以總結出申論考試的五個基本題型:概括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對策、貫徹執行與寫作論證。
二、綜合類與執法類兩類試卷的比較分析
類別
能力省級以上(含副省級)
綜合管理類職位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
和行政執法類職位1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2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3提出和解決
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4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從上表可以看出,兩類試卷在要求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對它們異同的分析是有效備考的關鍵。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對于參加各地省考的朋友,要特別注意偏重從執法類考試上來進行準備。
(一)在能力要求上各有不同
二者都要求考查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綜合類職位申論考試要求測查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要求測查貫徹執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能力要求上的差異是由崗位功能差異決定的。這就要求考生在備考時要準確定位。
首先,在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綜合類要求看得透(看得深),執法類要求看得清。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這表明在綜合類考查中不僅考查概括能力,而且考查分析能力,簡單說,在閱讀理解能力方面,對綜合類的考生來說,用到的方法是“概括+分析”,通俗來說就是要求考生看得透或看得深。以歷年國考為例,綜合類第一題考的是談“死海”的意思和關于對“海洋的污染將毀滅魚兒的家園,但讓人類不寒而栗的毀滅絕非僅此而已!”這句話的理解。這里的關鍵就是不但要概括出來它們的表面含義,還必須揭示其實質(詳細分析見后面的真題詳解,下同),因此是典型的概括+分析題。2015年國考副省級以上試題要求考生結合對黃河健康生命的 “善淤、善決、善徙”的三種表現形式的理解,談對黃河自身規律的認識,同樣是概括+分析題,側重考查概括基礎上的綜合分析能力,考生既要具體說明“三善”的具體涵義,又要進行一些適當的引申,關鍵是揭示在治理開發黃河的過程中,尊重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之間的關系。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這表明在執法類考試中僅考查概括能力,通俗說就是要求考生看得清。以歷年國考為例,執法類第一題考的是概括原因,解題的關鍵是把材料中提到的原因找出來。2015年國考地市級第一題要求考生歸納概括材料1、2集中反映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受教育等諸多問題的具體表現,這更是一道比較典型的概括題,很好地考查了考生運用歸納性思維進行概括的能力,考生只要抓住“數量有限”“收費高”“沒有戶口”“心靈的創傷”“不公平”等關鍵詞和關鍵句按照一定邏輯順序進行歸納作答即可。
其次,在針對性能力方面。綜合類強調出思路,執法類強調抓落實。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強調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這表明在綜合類考試中強調的綜合分析能力,通俗說就是要求考生能夠在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時能出思路。以歷年國考為例,綜合類考的是“圍海造田”與我國的“圍湖造田”的啟示,這是一道比較有難度的分析題,不但要分析出材料中的直接信息,還必須要揭示材料中的一些現象所隱含的間接信息。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強調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這表明在執法類考查中強調貫徹執行能力,通俗說就是要求考生能夠在解決問題時能抓落實。以歷年國考為例,執法類考的是宣傳綱要,這要求考生提綱挈領地陳述有關宣傳內容的要點,這實際上就是對宣傳治理污染這一具體工作的貫徹落實。
再次,在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綜合類強調系統性,執法類強調可行性。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強調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這表明在綜合類考試中強調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方法,通俗說就是要求考生在解決問題時能提出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和常識性的系統方案。以歷年國考為例,綜合類考的是草擬一份《關于將半島藍色經濟區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報告》。要求是內容全面,有針對性。這里強調的是宏觀的系統方案,強調全面、針對性,并沒有強調具體內容。因此,回答這個問題要注意從宏觀著眼。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強調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這表明在執法類考試中強調解決問題的可行性,通俗說就是要求考生能夠在解決問題時能提出更具可行性和常識性的具體措施。以歷年國考為例,執法類考的是針對W市在進一步建設“宜居城市”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參考給定資料,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建議。這個題目特別強調了“具體”,表明對策一定要是可行和具體的。2015年國考市地級試題第二題要求考生針對L縣政府擬進一步宣傳寄宿制學校的辦學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辦學效益和質量的要求,根據給定資料以縣教育局的名義草擬《給各村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題目亦同樣要求“內容具體,符合實際”,題目設計與歷年國考地市級申論考查的宣傳綱要異曲同工。
最后,在文字表達能力方面。綜合類強調寫得好,執法類強調寫得準。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這表明在綜合類考試中強調文字表達,即寫作的豐富性和深刻性,通俗地講就是要求考生能夠闡述自己的鮮明觀點,要有思想,有內容,寫得好。以歷年國考為例,綜合類題目考的是圍繞“海洋的保護與開發”,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寫這個文章的關鍵是掌握辯證思維和評論文的寫法,要有觀點、有思想。2015年國考綜合類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該題明確要求“中心論點明確,有思想高度”,該題目“看似開放,實際封閉”,一定要圍繞黃河精神這種文化層面的問題來寫,對寫作論證能力要求較高。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這表明在執法類考試中強調文字表達,即寫作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就是要求考生能夠把問題說清楚即可。以歷年國考為例,執法類考試要求考生結合給定資料中的具體事例,以“海洋的健康”為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寫這個文章的關鍵是結合具體事例,寫策論文,說清楚如何實現海洋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