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考什么 申論測試的特點與性質(2)
(二)應對之策——準確定位,明確方向,勤而行之,高效備考
針對考試大綱的重大變革,要想謀求制勝之道和高分之道,必須準確定位,從而明確方向,勤而行之,高效備考。其中,明確定位最為重要。考生備考的第一要務就是在最短的時間里,明確報考崗位性質,有針對性、有重點、有方法、有步驟地進行復習備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綜合類和執法類在能力要求上的區別,簡言之,綜合類重務虛,即重戰略、重宏觀、重思想、重系統方案;執法類重務實,即重細節、重微觀、重執行、重具體措施。因此,考生們應針對自己報考崗位的實際,復習備考。對此,我們總結應對對策如下:
1、思維永遠是申論考試第一性的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申論思維有其共性的地方,例如都強調歸納性思維、實踐性思維。但兩類考試有所側重。
綜合類重辯證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辯證思維需要把握三個關鍵詞:一是“兩分法”。二是“結合”。三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辯證法要求絕不能片面、僵化地對待特定事實。要全面地概括材料的內容,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原因和評價問題。要根據問題的特殊性,靈活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尤其不能把“萬能八條”當成不變的教條和現成的答案。
執法類重規律性思維和常規性思維。因此,執法類考生要注重總結公務員在依法行政過程中的套路性和規律性工作方式和方法。例如,要注重解決具體矛盾糾紛的套路:溝通機制—妥協機制—落實機制;組織計劃的基本套路:培訓學習—任務分解—明確分工—組織協調—加強監管(狠抓落實)—總結反饋;事后化解危機的套路:追源頭—溯主體—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分工負責—查漏洞—控制犯罪嫌疑人—徹查失職瀆職行為。
2、閱讀理解題要注意區分。
兩類考試的閱讀方法是共同的,都要用“三遍四步”法。但在題型和作答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綜合類在閱讀理解方面要求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表明需要考生看問題看得透,看得深。這表明考題將以概括主要問題、概述啟示、找出焦點等揭示主要問題的題型為主。這類題型本質上為概括+分析題。
執法類在閱讀理解方面要求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重在恰當地解釋。因此,此類考題將以概括主要內容、主要信息等梳理材料內容的題型為主??忌攸c訓練對材料進行分門別類的能力,要能夠判斷出材料是一個還是幾個特定事實,材料之間是并列的橫向關系還是表現、原因和對策的邏輯的縱向關系。從閱卷的角度來說,對于執法類的考題來說,結構方面的給分可能會占到相當的比例,完全靠采分恐怕不容易拿到高分。
3、綜合分析能力考查出謀劃策的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考查貫徹落實能力。
綜合類在綜合分析能力方面強調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分析問題。我們必須明確多角度的具體內涵。簡言之,對于宏觀問題要學會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角度考慮問題。對于微觀問題要學會從思想、制度、技術和主體等角度思考問題。這種多角度分析問題的方式是我們一直強調的。
執法類強調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簡言之,要學會事前組織計劃的套路和事后化解危機的套路。
事前組織計劃的基本套路:培訓學習—任務分解—明確分工—組織協調—監管落實—總結反饋;
事后化解危機的套路:追源頭—溯主體—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分工負責—查漏洞—控制犯罪嫌疑人—徹查失職瀆職行為。
4、提出對策題要明確側重點。
綜合類強調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強調“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這三部曲,這就要求考生在提出對策時要嚴格依照三步驟解題法,即第一步找問題及其原因,第二步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第三步驗證對策的有效性。與此同時,綜合類在這方面更強調提出方案,這就凸顯了解決問題的系統性,因此對策的表述要偏重宏觀方面的戰略和思路,在對策中只要能提到政策實施的主體和內容即可。
執法類僅強調解決問題,沒有強調提出問題,僅強調“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這就對考生在找問題及其根源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措施或方法”更強調對策的可行性和具體性,因此執法類考生在對策的表述上要更好地體現微觀方面的具體措施,即靈活地使用萬能八條,在發散型思維的指導下,做到變形和增容,要使對策具有實行的主體、對象、方式、內容和效果或目的。
5、表達能力方面的要求不同決定了題型會有所區別。
寫作題是不可缺少的。但二者的要求各不相同。
綜合類要求考生能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換言之,這里對“議論”方式和“思想”的強調,表明要求考生在寫作時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求考生要寫出彩頭和亮點來。因此,可以說,綜合類考生要做好寫議論文(具體可分為策論文、政論文和評論文)的準備。
執法類沒有強調“議論”的方式和考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觀點,僅強調“說明、陳述或闡釋”,即能把事情寫出來,并能寫清楚、寫明白就可以了。這就不需要考生在作答時有太多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因此,執法類考生要做好寫作策論文或非法定公文的準備。例如,要求寫公開信、新聞發言提綱、政策建議、調研報告等這種類型的題目就符合對執法類考生表達能力的要求,考查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申論考試的性質
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測試。作為公務員,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應當有所認識和有所思考,并且具備較高的思想水平和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申論考試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會性較強的背景材料,讓考生去進行分析和論述,從而測查考生處理公務員日常事務的潛能。
申論考試,要求考生具有比較豐富的常識,但不會對某種專業知識特別傾斜。由于考生來自各個方面,所學專業很不相同,所以申論考試中讓考生處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專業性。比如2000年考題,粗看所給材料,可能以為學法律專業的考生會占便宜,其實紅星新村居民狀告印刷總公司的事并不是從法律角度所能解決的問題。再比如2001年考題,看似醫藥衛生問題,其實問題的解答與醫藥衛生專業知識水平高低并無關系。申論考試的試題,對學哪個專業的考生都是公平的。
申論考試所給的材料,可能涉及面很廣,但試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合理性,也就是說,問題的解決方案一般是具有可行性的。比如2000年試卷的問題,可以通過城市建設合理規劃獲得根本性解決,當然必要的補償也應有所考慮。又如2001年試卷的PPA問題,是當時社會熱點之一,但完全可以通過輿論的正確引導來化解百姓的不安心理。申論考試不會引導考生漫無邊際地遐想,不管問題多么復雜,涉及面多廣,人們的見解多么莫衷一是,都是能夠解決的。這樣的命題思路,是由公務員錄用考試性質決定的。
申論測試的特點
前面提到,申論測試既不同于古代選拔賢良的策論,也不同于當今的大學入學的作文考試,它具有自身的特點。
(1) 測試形式靈活多樣
申論測試除了所給出的材料部分外,其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議論部分。就文體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中的某一種形式,也可能綜合了多種文體形式;方案部分,則是應用文寫作;第三部分自然是議論文寫作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申論測試既考查了普通文體的寫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寫作能力,測試形式非常靈活、實用。
(2) 測試背景資料涉及面廣
申論測試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國家公務員,因此十分注重對考生的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測試。為反映這一要求,申論所給定背景資料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涉及范圍極其廣泛,且表述比較準確,一般不會出現偏差。
申論的背景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大部分已有定論,也有一些問題尚無定論或存在爭議,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斷,并做出結論。至于一些難以定論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爭議激烈的前沿問題,一般不會成為背景材料。
(3) 測試目的針對性強
申論測試考查的目的明確,針對性很強,即主要考查考生閱讀、分析、概括、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主要通過對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論述體現出來,從所提出的方案對策是否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體現出來。從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與測試的命題是密切相關的有機整體:目的具有針對性,試題也具有針對性;試題為測試的目的服務,目的則是試題設計的指導思想。
(4) 測試標準具有先進性和國際性
選拔公務員的申論測試,一開始就借鑒了一些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不僅注重對應試人員能力和素質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對應試人員將要從事行政機關工作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素質的考查。在科目設置、考試形式上都是按國際標準設計的,在內容上體現了中國特色。
西方一些實行公務員制度時間比較長的國家的公務員考試,是分類分等、定時定期進行的,人員的選拔錄用與職位緊密結合,采用不同的試卷,以滿足不同崗位、不同職位對人員的不同需求。我國也將逐步在公共科目試卷中,體現中央國家機關和垂直管理系統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作到分類、分等、定期考試。
(5) 沒有確定的標準答案
申論測試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確切、固定、惟一的標準答案。從資料背景來看,都是有關當前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社會問題,有的已定論;有的尚未定論,完全要考生自己來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提出對策或是對對策進行論證,都不會有一個確切、固定、惟一的標準答案。
以對策部分為例,這部分是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辦法要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但是針對性和可行性是相對的,在不同地區以及發展中的不同階段,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可能一樣,更何況有的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種更為合理,針對性與可行性更強,要對若干方案比較論證后方能確定。又比如論證部分,抓住什么問題、從什么角度論證、采取什么方法與結構,要適合自己的特長,因而也決不會有一個具體惟一的標準。因此論證(作文)部分的評定,也只能是綜合的、全面的、等級式的,不可能有確切的惟一的標準。
正因為申論測試沒有確定的答案,這給了考生以發揮的空間,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有利于選拔者挑選到滿意的人才。
(6) 測試具有前瞻性
申論測試注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整個社會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公務員考試命題不僅會與這種發展趨勢相適應,而且還會體現出一定的前瞻性。
研究一下申論試題就會明白,申論考試的結構比較規范,總體上分為三大部分:首先是注意事項,說明答卷的要求、時間,提出指導性建議
看過“申論測試的特點與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