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
黑龍江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一)
最高尚的道德情操,應像水一樣無形,但又無處不在,而人應向大地一樣以寬廣深厚的胸懷,好的道德品行來承載萬物,造福萬物。“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滄州好人”用最淳樸的行動證明,美好的道德依舊存在,讓我們心中升騰起了一股暖流,看到了希望。道德既是國家發展的巨大動力,又是民族文明的鮮明體現。因此,大力要加強道德建設,為經濟保駕護航,共建國人的精神家園。
加強道德建設離不開先進道德典型的引導。社會主義精神陣地需要堅持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倡導科學精神、弘揚社會正氣。在這個快速轉型的時代,人們習慣了以物質利益去作為追求目標,忽視了道德的力量,造成道德的滑坡。社會的健康發展呼喚著大量的道德模范作為民族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樹立更多的道德典型,用先進的事跡和感人的故事去教化人們的心靈,使得道德的感召力更強,將道德力量傳給每一個平凡的人,喚起更多的道德義舉。因此,要在群眾的精神領域樹立大量的道德模范典型,推動全社會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
道德實踐活動也是當前進行道德建設的必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也是真知的來源。道德建設不是空喊口號,空談精神,還必須針對社會發展多反映的道德問題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倡導人們參與道德建設,提供身體力行社會主義道德的成功經驗。因此,要緊緊圍繞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質,在全國深入開展道德城市、道德行業、文明單位、道德家庭等各類道德創建活動,從細微處入手,從一言一行做起,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感受道德的美好,在單位做個好建設者、在家庭做個好成員。
泱泱華夏五千年。道德的積淀培養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強大生命力,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獨特的民族精神,使得中華民族成為世界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大量宣揚道德模范典型,并開展廣泛的道德實踐活動,形成富有我國特色的精神家園,是我國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環顧浩浩寰宇,面對動而不靜的世界,具有如此美德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再一次在世界崛起,光芒照耀朗朗乾坤。
黑龍江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二)
讓工匠精神釋放時代光芒
往事越千年,回到沉寂的過去,中華民族的獨特優美與神秘令人震撼,蜿蜒盤旋的萬里長城令人嘆為觀止,傳承千年的陶瓷技藝更是巧奪天工,秦始皇兵馬俑把氣壯山河的氣魄表現的淋漓盡致......而這一切無不是我國工匠精神的顯著體現,然而檢視當下,我們卻難免羞愧,中國制造不是品質的象征反而是低劣假貨的代表。快節奏的時代讓我們忘記了慢工出細活,為了利益最大化而犧牲了品質。這無論是與培養個人專心專注的品質還是樹立中國品牌都是沉重的打擊。因此,當下必須讓工匠精神釋放時代光彩。
工匠精神是成功的必要元素,無論是成功的企業家還是“長壽”的企業都是工匠精神的代言人,而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神,牽系中華民族記憶、凝聚華夏兒女歸屬感的民族經典也需要工匠一代一代的傳遞。然而受到儒學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引導,很多人對工匠有一種不屑的情緒,但熟不知正是那些大國工匠支撐起民族的脊梁,工匠精神是中國亟待補上的精神之鈣。
耐住寂寞,堅守堅持,為弘揚工匠精神領航。“板凳愿做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為求一字穩,捻斷數根須,吟安一個字,而得半宿寒”那些創作出鴻篇巨制的文人墨客,無不是對待創造是這樣甘于寂寞的態度,曹雪芹傾其畢生經歷創作了《紅樓夢》,司馬遷用數十載創作了《史記》他們雖是文藝創作,但其中的道理相同,不經歷時間的磨礪就不會沉淀出傳世的經典,要想成為一代工匠,忘記浮華虛無,潛心事業,腳踏實地是唯一選擇。
勇于擔當,傳承經典,為弘揚工匠精神起航。徐立平為導彈做微整形,其工作的艱險常人難以想象,但他總是臨事不懼,從來沒有因工作的危險而推卸。每一次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他在火藥上微雕,不能有毫發之差。這是千鈞所系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他。他雖是一介工匠,但卻讓人仰望。
匠心獨運,創新工藝,為弘揚工匠精神助航。一個充滿活力、創新驅動的中國,既需要天馬行空的創造活力,也需要腳踏實地的“匠心獨具”。但是作為一個世界制造大國我們卻造不出圓珠筆,由中國制造的圓珠筆數量巨大,全球每人平均可以分到6支。然而用于制造這些筆的小鋼珠卻無法生產,依靠進口,一方面我們缺乏優質的鋼材,另一方面我們沒有生產鋼珠的模具。可見沒有匠心獨運,缺乏創新精神小小的圓珠筆也會成為轉變成制造強國的攔路虎。
一代工匠要忍受寂寞、勇于承擔、創新創造。工匠精神是我們亟待補上的精神之鈣,是助力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華麗轉身的利器,更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一塊基石。
黑龍江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三)
以發展新能源引領我國能源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曾說過:“人類社會歷史上,曾經有很多技術革命,但是仔細分析,只有能源來源及使用方式的根本性改變,才能整體上改變人類的經濟社會面貌,才是根本的革命。”這句話揭示了能源革命的重要地位。當前,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洶涌澎湃,我國也應順勢而為,積極發展新能源,引領能源革命,發揮其對經濟社會的全方位帶動作用。
發展新能源是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迫切要求。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能源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關鍵時期,能源消費強度較高,能源供應趨緊,對外依賴性強。隨著國民經濟的繼續發展,這種情況還將進一步加劇,能源安全形勢嚴峻。對此,在提高現有能源利用率,加強“節流”的同時,還有必要積極開發對石油、天然氣等對外依賴性強的能源具有替代作用的新能源,注重“開源”。黨的報告就明確指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可見,發展新能源對于維護我國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新能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21世紀人類文明的旗幟和方向。生態文明主張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保護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動開展生態建設,實現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但傳統的化石能源從開采到使用,都會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破壞,如煤炭開采會破壞地表植被,長期開采會造成地表沉降,誘發礦震、地表塌陷等問題。煤炭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污染。與傳統的化石能源相比,以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具有清潔、高效、綠色的特征,正是從根本上解除工業化模式造成環境和生態危機難題的答案。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美麗中國,發展新能源理應是實現生態文明的主要路徑。
發展新能源是增強國際競爭力的現實需要。曾指出,新能源產業正孕育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紛紛將新能源產業作為其擺脫危機,實現經濟復蘇和后危機時代經濟發展的驅動,對全球經濟競爭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在國際分工中處于中低端位置,產業層次不高,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不強。目前新能源產業尚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各國之間的差距還不是很大。順應世界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潮流,以發展新能源產業為突破口,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有利于我國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優勢,促進我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發展新能源是維護我國國家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積極發展新能源,帶動光伏、風電、電動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引領民眾生活方式向低碳節能的轉變,我國經濟社會必將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看過“黑龍江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