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
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一)
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文化發展
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些重要論述把文化自信提到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彰顯了當前堅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義。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發展,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責任與擔當。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可貴的精神品質。堅定文化自信,對于高揚國家、民族和人民思想精神上的旗幟,對于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進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堅定文化自信是匯聚中國力量的源泉。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構建精神家園、增進思想認同的基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今天,社會思想文化越來越多元多樣多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繁重艱巨,迫切需要發揮文化的重要作用,為廣大干部群眾提供堅定的信心、進取的勇氣和創新的活力,最大限度統一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和行動,匯聚起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篇章的強大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是做好價值引領的根本。文化是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基礎,沒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價值觀自信,就不可能做好價值引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普遍認同的基礎。當前,面對價值觀念日益多元的新形勢,面對西方所謂“普世價值”不斷滲透的新情況,如果我們喪失了文化自信,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失去自我,就無法對人民群眾做好價值引領,無法打牢人民群眾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構建好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
堅定文化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在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特別是要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流展示出來,把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風貌展示出來,把中國老百姓真實、生動、鮮活的形象展示出來。講好中國故事,文化自信是基礎。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范,創新中華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號的表達方式,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國的良好形象。
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二)
歲月失語 唯石能言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是馮驥才老先生在雄渾的賀蘭山巖畫上的題字,本意即指歲月逝去悄無聲息,只有巖畫記載了曾經的歷史,訴說著原古先民的生活勇氣和情感。這份呈現和記錄,激蕩著觀者沉寂的心靈,有對保存至今的賀蘭山巖畫的一份致敬,更有著對游牧民族文化內涵的一份尊重。“古跡因身后空虛而寂寞,人類因無所敬仰而淺薄”,每一份有形或無形的文化符號,均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給予民族信念,是情感歸依之根;凝聚民族力量,是血脈延續之根。因此,只有護好民族文化遺產,方能固牢民族發展之根。
堅守文化遺產獨特性,固守民族情感歸依之根。所謂文化獨特性,概指文化內涵應具有的個性及特色。文化遺產獨特性正體現在獨具魅力的地域特色中。具有獨特性的文化遺產,散發著迷人芬芳。誠如賀蘭山巖畫,不僅傳頌著原古先民對生活勇氣和情感,更對觀者帶來強烈內心沖擊:折服于巖畫本身的絢爛美麗;驚嘆于創造者的匠心獨運;沉醉于西夏文化的優美神秘;品味著這份文化遺產的饕餮大餐。這是對西夏文化遺產獨特性的直觀認知和深刻理解,是對西夏人民的敬仰和贊美,是這一民族之所以被稱作“回族”的緣由所在。因此,只有保護文化遺產的獨特性,才能堅守民族特性。
保護文化遺產多樣性,延續民族血脈傳承之根。所謂文化多樣性,概指文化所具有的不同表現方式、精神內涵等,包含歷史文化、現代文化等。人類文明正誕生于世界多種文化的交融與碰撞:為了追尋人類起源的記憶、印證“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興趣、規模和方式,探索著古老地域文化的遺產;為了研究人類發展的足跡、詮釋“我們是什么”,我們正以多樣的形式、廣泛的渠道,吸納著現代多種文化的精髓;為了發現人類未來的軌跡、解答“我們往哪里去”,我們正以元的思維、創新的手法,解讀著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凝聚點。對文化多樣性的包容和解讀,為我們連接了過去和現在、今天和未來。這是文化傳承和弘揚的橋梁,更是一個民族血脈延續的精神食糧。
中華文化遺產,一份歷史留給華夏子孫的瑰寶,用她厚重的積淀支撐華夏民族的獨特魅力;用她寬廣的胸懷包容56個民族的語言。余秋雨先生有言“古跡因身后空虛而寂寞,人類因無所敬仰而淺薄”。文化遺產,是民族精神的凝練,是民族生命力的拓展。保護文化遺產,固民族生存、發展之根,圓民族“四海歸一”之夢。
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三)
完善稅收服務 打造招商引資新動力
近年來,各地把招商引資作為區域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擺上了前所未有的位置,無論是思想認識還是具體操作,都有了突飛猛進的跨越,招商引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也都有了巨大突破。作為國家依法治稅、為國聚財和執行國家稅收政策行政執法部門的稅務部門,在招商引資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大有可為的稅收服務天地。
在全民招商引資的大環境下,稅務機關應順時而動,樹立“發展經濟、服務經濟是稅收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的觀念,以及時、優質和高效的稅收服務,打造招商引資新動力。切實優化對招商引資工作的稅收服務,是稅收發揮職能作用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是創建和諧征納關系、創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俗語說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個真正的投資者、一個有為的企業家到一個地方投資建廠,更為看重的是一個地方的商機和環境,他們要的是一個安全的投資環境、便捷的服務環境、完善的法制環境、較好的人才環境、安定的生活環境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做好招商引資工作,要求稅務機關要樹立稅收環境也是招商引資環境的意識。認識到優質的稅收服務,不但能夠有效降低招商引資企業的納稅成本,而且能夠幫助招商引資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和搞好生產經營,從而促進全社會經濟的協調、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同時積極為地方政府搞好招商引資工作建言獻策,是稅收服務招商引資工作的首要職責。
招商引資企業都是外來投資企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支持。這要求稅務機關充分發揮稅收政策優勢,努力提高運用稅收優惠政策的“含金量”。能否將各項稅收優惠落實到位,不僅關系到稅收政策杠桿作用能否充分發揮,而且是衡量一個地方投資環境好壞的重要因素。同時要正確處理組織收入與執行政策的關系,既要防止有稅不收、“留一手”的現象,做到應收盡收;又要防止寅吃卯糧,收過頭稅,傷蝕稅本的現象。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創新稅收服務機制,是稅收服務招商引資工作的活力之所在。稅務部門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建立多種服務為一體的電子稅務平臺,完善對招商引資企業的服務制度,推行服務承諾,實行首問責任制,建立定期公告制度,定期實行政務公開。與此同時,建立良好稅收秩序,構建公平競爭和依法誠信納稅環境,促進招商引資企業不斷強化公平意識、納稅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不斷發展壯大,以此作為稅收服務招商引資工作的根本。
稅務機關在堅持依法治稅的前提下,也要對招商引資企業開展促產增收工作。對招商引資企業,要在創新上作文章,在發展上抓落實,在增收上下功夫,積極為其增產增收謀思路、出點子、搞協調、跑項目、爭資金,切實支持其發展,切實把稅收服務打造成為招商引資的新動力。
看過“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