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
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一)
以新聞發布助推現代化
“知情權”、“網絡”、“互動”……近日召開的中國新聞發布實踐與創新論壇上,這些都是出現頻率很高的關鍵詞。到今天,新聞發布制度剛好走過10年,我們不僅認識在提升,水平也在同步提高。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年兩會和外交部設立新聞發言人,到2003年正式建立新聞發布制度,信息公開的力度越來越大。10年來,當初稍顯陌生的新聞發言人,已經屢屢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從面對麥克風照本宣科地念稿,到迎著閃光燈從容自信地微笑,新聞發言人可謂各級領導干部“能力升級”的代表。而從關起門來躲記者希求“新聞變舊聞,舊聞變無聞”,到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抓住“黃金4小時”,新聞發布制度無疑也是“國家治理能力不斷走向現代化”的標志。
猶記非典期間,北京的9場新聞發布會,起到了公開信息、舒緩焦慮的重要作用;猶記汶川地震后,一場場新聞發布會成為了解災情、宣示決心的窗口。在現代社會治理中,新聞發布制度無疑有著特殊作用。引導輿論,溝通政府與社會公眾,這是有效的潤滑劑;塑造形象,提高政府美譽度和公信力,這是寶貴的展示臺。
新聞發布制度,直接對接上了公眾的知情權。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公開透明正成為各級執政者的基本理念。這是權力觀的悄然革命。過去秘而不宣的政務信息,制造的是參與的門檻。而一旦主動公開,發布者就把自己放在了被監督者的位置,是一種自我限權。權利和權力在此間的進退消長,也正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所在。
讓我們再把鏡頭拉回10年前。2003年,博客雖已出現但要風靡還得等到兩年之后,而非典第一次如此深切地讓公眾感知信息披露的重要。倏忽10年,連微博都已經一派“田園將蕪”的頹勢,政務信息公開的浪潮席卷整個中國。時代如此,社會如此,新聞發布制度、新聞發言人若稍有松懈,便難免會“不日新者必日退”。
實際上,政府部門本身也面臨著發言角色的轉變。在高音喇叭中我說你聽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看到的,是水電油氣漲價時市民和企業在聽證會上爭論,是拆遷征地中地產商和“釘子戶”之間的多重博弈,是為個稅起征點而向社會公開征集來的23萬多條意見。這個時候,政府理應更多扮演公共平臺設立者、討論規則制定者、利益表達平衡者的角色。對政府,這是開放的執政環境下職能轉變的考題;對新聞發布,這是由統一口徑、樹立形象的單向式傳播到互動、交流的開放式發布的艱難蛻變。
如何深入領會“8·19”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好新聞發布的時、度、效,讓信息公開取得最好效果?如何防止在網絡輿論場中被邊緣化,用新聞發布占領這一陣地?如何研究不同對象、不同情景下的信息需求,獲得更大引導力?新聞發布工作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更重要的是,新聞發布只是信息公開工作的終端,恰如所要求的,要構建全黨動手的大宣傳格局,這需要各部門密切的溝通配合,更需要對侵犯群眾利益、違反黨紀國法者的勇敢亮劍。
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二)
推進基層治理方式創新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國家治理現代化離不開基層治理現代化。城市的社區治理、農村的村落治理,都屬于基層治理范疇。基層治理涉及面寬、量大、事多,直接面對群眾,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長期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取得了重要成效,積累了豐富經驗。比如,一些地方設立村級權力清單,內容涵蓋重大決策、招投標管理、財務管理、集體資產處置等重要事項,力求做到村級行政權力運行全覆蓋、透明化。在決策程序上,一些村明確規定,凡屬重大事項都要由村黨組織提議、村兩委會聯席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村兩委會組織實施以及村監會全程監督。這些治理實踐不僅大大提高了村級治理的有效性,而且明顯改善了村干部與村民的關系,越級上訪的現象不斷減少。這表明,在現有法律制度框架內,充分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可以更好地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看到成效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基層治理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基層群眾自治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居民、村民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基層治理中權力運行不公開、不透明的現象時有發生,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受到侵害;基層群眾自治的相關法律、黨和政府的一些具體政策沒有得到 很好落實;等等。基層治理涉及治理屬性、治理權力、治理內容等方面。從治理屬性看,基層治理屬于社會自我管理范疇,需要在現行制度和法律框架下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功能,政府做好引導和扶持工作。從治理權力看,基層治理既包括權力的授予、權力的運行,也包括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從治理內容看,基層治理既包 括對基層各種事務的管理,也包括大量的社會服務和公共服務,很多是政府公共服務在基層的延伸。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推進基層治理方式創新。
有效發揮居民代表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在權力授予、運行、監督中的作用。比如,對村級治理而言,規范村級權力的關鍵是確立村民代表大會的權威性。從我國基層治理的現狀看,少數地方之所以出現權力運行失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基層治理主體的產生和權力授予方面出了問題,權力運行、監督等難以真正發揮作用。
運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借助信息化、網絡化手段變革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已成為一種普遍趨勢。信息化、網絡化不僅可以提高基層治理的公開性和透明度,讓群眾更好地監督基層權力行使,而且可以簡化服務流程,實現辦事不出村和社區。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基層治理,最 終要體現在服務、便民上。只有在基層治理的權力產生、權力運行、權力監督以及服務等多個層面形成有效的治理結構,基層治理的基礎才能筑得更牢。
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三)
“超常”跨境采購折射的困境
最近幾周,委內瑞拉大批民眾越過邊境到哥倫比亞采購食品、藥品乃至衛生紙,購物的人群僅一個周末就超過10萬人。跨境采購的“超常”現象在拉美國家并不少見,也是一種經濟困難的體現。
近兩年來,受內部政策不穩和全球經濟下滑影響,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等拉美主要國家,都出現比較嚴重的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現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7月發布的報告預測,2016年拉美經濟可能整體衰退0.4%,其中巴西可能衰退3.3%。在嚴峻的經濟壓力下,各國政府相繼出臺了包括外匯管制、物價管制、關稅保護等應急措施。然而,多項政策疊加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價格混亂便是其一。
關稅保護政策是造成商品價格差異的重要因素。阿根廷與智利兩國相鄰,經濟發展水平接近,但智利貿易自由度高,商品價格比阿根廷便宜許多。由于商品價格差距巨大,購買商品花費的交通和時間成本足以覆蓋,經常有阿根廷民眾到智利去購買電子產品和服裝等,甚至有部分阿根廷民眾開車到烏拉圭去更換新輪胎。
匯率政策對物價也會產生直接影響。匯率的急劇波動會導致相鄰兩國之間的物價出現戲劇性逆轉。位于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三國交界的巴拉那河與伊瓜蘇河匯合處的伊瓜蘇市是跨境采購的重要地點。一年多前,巴西貨幣雷亞爾比阿根廷貨幣比索更加堅挺,不少巴西民眾開車到阿根廷購買食品和汽油。后來雷亞爾急跌,阿根廷民眾去伊瓜蘇旅游度假,專門預定巴西那一側的旅館,因為貨幣貶值使得巴西旅館價格更有競爭力。
商品價格的混亂暴露出拉美國家經濟發展困難,而其根本矛盾在于拉美國家過多依靠出口初級產品。雖然“實現工業化、擺脫對初級產品依賴”這一口號已經喊了幾十年,但不少拉美國家工業化水平仍然較低,尚未擺脫對初級產品出口的依賴性,應對外部沖擊的底子很薄。外部環境的波動直接影響拉美經濟,從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至今,世界經濟發展波折不斷,拉美地區持續受到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與經濟實力不匹配的高社會福利是制約拉美國家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障礙。在巴西,政府支付的退休金幾乎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2%;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政府甚至出錢給做變性手術。由于社會福利過高,政府開支壓力巨大,不得不通過高稅收擠占企業利潤和再投資能力,或者通過高通脹來消化債務,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的動蕩。
近半年多來,雖然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推出系列改革措施,但許多措施都局限于“救急”性質,能否真正促使經濟發展還有待觀察。從長期看,只有針對實質問題推動根本性改革,拉美地區才能擺脫“豐年搞大福利,災年鬧大動蕩”的老循環。
看過“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