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
河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一)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不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勞動力總供給都遠遠大于總需求。因此,就業問題是一道擺在國人面前的難題,就業問題不僅在總量上存在困難,而且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和區域性問題也很突出。如何擴大就業,不僅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這既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因此,解決好就業問題是維護國家穩定的關鍵。
經濟發展與就業一直是互動的關系,當前在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就業和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的態勢,勞動就業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面對取得的成績,我們更要客觀地分析我國就業面臨的形勢和問題。
我國勞動力資源總量供大于求的矛盾較為突出。從勞動力供給方面來看主要有兩條途徑匯聚。一是勞動力新生力量。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步入勞動年齡成為城市新生的勞動力,而城市本身無法將所有的新生力量吸納,從而產生就業壓力問題。二是我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流”。從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情況看,每年轉移的人數處于一個較大的規模。這些人到城市里尋找工作,幫助城市建設發展,但是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也逐漸超出了城市的承載量,給城市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現象也較為突出,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性別歧視主要是針對女性的性別歧視,主要體現為:一是用人單位在錄用名額中明確規定男性。二是用人單位即使錄用女性也會提高用人標準,實行與男性相異的雙重標準。三是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還會限制女性應得的基本權利,如生育權、婚姻權等。就業過程中的性別歧視,給就業工作蒙上了一層不公平的陰影,對解決就業問題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就業過程中特殊人群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近幾年,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備受關注。一方面是大批民工進城之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部分技術標注高的工作崗位出現“用工荒”。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的頑疾,大學生因其學歷高、心氣高、實踐能力不足等原因,就業形勢令人咋舌,“畢業意味著失業”的現象越演越烈,給我國教育前景帶來了十分消極的影響。而殘疾人因為缺乏具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沒有相關的對口工作而陷入就業難的困境。
茅盾曾言,必須在奮斗中求生存,求發展。針對我國當前的就業問題,首先要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促進各大產業吸納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其次要采取積極政策措施,廣開就業門路;再次要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開展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最后要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實行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好就業問題,百姓才能樂業,社會才能穩定,國家才能富強。
河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二)
解決大學生就業 提升中國競爭力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如颶風襲來,國內經濟頓感寒意,中小企業更如寒冬之一葉而瑟瑟發抖,更有一些企業面臨破產的困境。與國內企業的愁云慘淡相適應的是大學生們的就業無門。據統計,2009年應屆和往屆畢業生人數達到了歷史性的700萬之多,大學生就業形勢空前嚴峻。
大學生就業問題十分重要。首先,大學生就業問題事關科教興國戰略的具體落實。解決好大學生就業問題,有利于發揮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厚植自主創新實現超越發展的基礎,有利于在社會上營造崇尚科教的良好氛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大學生就業問題事關民生疾苦。每一個大學生身上寄托著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希望,大學生也是家庭生活保障的重要力量。再次,大學生就業問題事關社會的穩定。大學生群體集中化程度高、知識水平高,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不好容易產生嚴重危害社會安全的群體性事件。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不好,國家將面臨深刻的危機?!按髮W生失業是社會的癌癥”,一位學者深刻的指出。
雖然我國經歷了一波大學擴招熱潮,但是我國高等教育入學率目前僅僅是24%而已,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具有較大差距。我國當前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其實好像兒童臉上的“青春痘”,其反映的是內部結構的失調,具體說來:其一,經濟結構的嚴重扭曲。一、二、三產業發展失衡,有利于吸收就業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中小企業缺乏自主技術、缺乏自主品牌、高污染、高消耗,這樣的企業對高素質人才需求十分有限;其二,事業單位體制僵化。我國改革的模式是所謂的“增量“式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滯后,人才結構老化,冗員眾多,吸收優秀人才的機制沒有形成;其三,人才培養模式嚴重老化。專業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與市場需求、就業狀況相脫節的問題都相當普遍。
就業是民生之本。黨和政府對大學生就業高度重視,溫家寶多次強調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性。我們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行動,群策群力,集中全力解除大學生就業難題。
首先,要擴大“增量”,加大投入。政府要加大投入,采取各種措施保障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增長。要加大對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對中小企業進行資金、稅收、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要推動中小企業產業升級,提高科技含量。要大力發展金融、教育、科技、證券等現代服務業,為服務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要鼓勵大學生創業,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其次,要激活“存量”,提高效能。對事業單位進行改革,增強效率,強化責任,淘汰冗員,優化結構,建立開放性的用人機制,建立完善人員進入機制、責任機制、考核獎懲機制和退出機制,大力吸收優秀人才加入。同時,要對體制僵化的一些國有企業和壟斷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國際競爭力,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充分吸收優秀人才加入,以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再次,要改善“結構”,有效對接。大學要適當面向市場,要產學研相結合,要對學科設置、教學內容、教學形式進行改革。要重視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要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就業信息、提供就業相關指導。要教育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政府要大力發展就業中介組織,破除戶籍歧視、性別歧視等各種不合理的就業限制。
最后,要有效“托底”,建立社會保障系統。社會保障是社會安定的重要保證。要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當前要抓緊落實大學生社會保障相關政策,要加強對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幫扶力度,要適當延長經濟困難學生助學貸款的還款期限,確保大學生生存得到保障。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大學生就業問題是“?!敝杏小皺C”,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同時正是我們深化改革、優化結構、解決深層次問題的良機。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會有效化解這場危機,并為未來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河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三)
弘揚英雄鑄就的抗戰精神
201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莊嚴時刻,天安門廣場上,抗戰老兵、英烈子女、抗戰支前模范的乘車方隊在摩托車護衛下最先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敬禮;向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等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舉國上下,人們緬懷浴血奮戰的抗戰英烈,謳歌偉大的抗戰精神,凝聚起邁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被赝D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追溯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民的不懈抗爭和持續奮斗,道出了中華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屈辱走向富強的力量所在,鼓舞起億萬人民沿著英雄足跡前進、實現中國夢的必勝信心。
人民崇尚自己的英雄,祖國需要自己的英雄。以樹皮棉花果腹的楊靖宇面對敵人的勸降,凜然回答:“不必多說,開槍吧。”張自忠戰斗到最后一刻,“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沒有命令,死也不退”,新四軍“劉老莊連”82名官兵血戰到底,全部壯烈殉國……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千千萬萬抗戰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書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喚起了萬眾一心、共御外侮的民族覺醒。他們的英雄事跡永載史冊,他們的浩然正氣光照千秋。
英雄來自人民,人民哺育英雄。十四年抗戰,多少母親送兒上戰場,多少百姓毀家紓難御敵寇,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陷敵于滅頂之災,是千千萬萬的英雄兒女以血肉之軀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譜寫下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篇章?!盁o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無論是直接參戰還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都是抗戰英雄,都是民族英雄?!?/p>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為的是傳承英雄身上展現的偉大精神。當年,無數抗戰英雄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今天,我們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就是要弘揚這種精神,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守衛和平、開創未來,實現無數先賢英烈振興中華的未竟夙愿。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精神引領。追憶八路軍擊潰日軍的黃土嶺之戰,作家魏巍曾這樣寫道:“在戰場上看得很清楚,這是兩種精神在較量:一種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種是老紅軍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誰更頑強,誰壓倒誰?!痹谕致哉呤馑啦返难鸫銦捴校箲鹁癜贌挸射?,激勵中國人民取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今天,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同樣需要英雄,需要新時代的英雄精神。
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我們就一定能筑牢信仰的基石、振奮精神的力量,戮力同心為民族復興而奮斗,創造中華民族的新輝煌。
看過“河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