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
吉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一)
立交橋、地鐵、機場等,這是城市交通發達的見證;寫字樓、工廠、購物中心等,是城市商業發展的標志;城市發展進步了,然而市民的幸福感受卻沒有隨之提高。房價虛高、交通擁堵、垃圾圍城、城市看海,這些“城市病”成為困擾城市中人們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當下的城市建設應該是升級版的,這考驗的不僅是城市經濟實力,更是政府建設規劃大智慧。城市建設不能僅僅停留于高樓大廈、也不應止于GDP數字的增長上。所有發展都應該是為人來服務的,城市建設同樣應考慮到人的需求。所謂城市宜居性,指的便是城市應該適宜人居住。“宜居”包含內容很多,是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方方面面的要求。
宜居城市首先應該是人文的城市。人文城市概念的提出,強調的是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城市之間的文化差異。講到南京,我們會想到六朝古都的往事和秦淮河畔的吳儂軟語;講到杭州,我們會想到蘇白二堤的典故和詠誦西湖的千古名篇;再如巴黎的時尚、紐約的前衛、倫敦的古典;每個城市正是因為不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核,才有著不同的特色,擁有自己的個性。城市的個性,恰恰是某座城市居民之所以為該座城市居民的標志,市民的歸屬感由此而生。因此,建設宜居城市需要在人文內涵上下功夫,從而增強市民歸屬感。一方面,需要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更需要城市管理者在建設過程中,把“文化”納入城市規劃,真正凸顯城市人文內涵,不盲目跟風一味追求“高大全”。
宜居城市還應該是智慧的城市。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電子技術和知識創新支持下,通過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以及社交網絡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互聯、融合的新型城市形態。它是數字化城市的“2.0版”。智慧城市建設將帶動衛星導航、物聯網、智能生活、軟件服務等多種相關行業帶來發展新契機,從而挖掘出地方經濟新增長點。同時越來越發達的信息技術應用于生活工作中,帶來的會是更便捷、更有效率、更豐富多彩的未來。此外,現今,很多城市面臨著環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緊缺、住房不足、失業、疾病等問題的挑戰,“智慧城市”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一條可行道路。智慧城市是宜居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建設過程應致力于提升城市的網格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讓城市生活更便利。
宜居城市更應該是綠色的城市。綠色城市是生態型的城市,它意味著污染全部控制、資源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調查顯示,當前城市生活的舒適度越來越高,身體疾病卻也越來越多,發病率呈增長趨勢。與此同時,各種心理疾病也日益被人關注。我們身心健康與生活工作環境有著直接關系。霧霾會造成呼吸系統疾病;垃圾處理不當會滋生蚊蠅;傳播傳染病毒;水質變差影響消化系統和血液系統;等等,不一而足。城市環境問題,隨著城市發展的提速成倍涌現。一個見不到藍天白云、聽不見鳥語、聞不見花香的城市,怎么能算得上是適宜居住呢?所以,促進城市生態保護,完善城市綠化體系,改善環境污染問題,以綠色、生態、環保為指標,推進綠色宜居城市建設正當其時。
有位學者曾經說過:“所有的城市都是瘋狂的,然而是華麗的瘋狂”。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建設宜居新城市,是由“為生計建城”向“為生活建城”的華麗轉身。“生計”強調的是經濟發展,“生活”強調的是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管理、文化內涵以及生態環境等同步提升。“如何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更糟糕”,其答案便在于此。
吉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二)
話風是領導干部的“軟實力”
語言,不僅僅是一種表達工具,有時候它足以產生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影響。古代有“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的說法。前者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的毛遂,自薦游說楚國,說服楚王楚趙結盟、聯合抗秦。后者說的是東周重臣顏率,以贈九鼎為由使齊王派軍退秦師救助東周,又以智辯打消齊王私吞九鼎的想法。
說話作為思想的口頭表達,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很多看似零碎、不經意的談話,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談話之間你來我往的互動,往往能夠在偶然中碰撞出新的經驗和智慧,這正是說話的魅力所在。“鍵對鍵”替代不了“面對面”,古人所說的“面授機宜”“耳提面命”,強調的也是當面交流的重要性。黨員干部坐下來和群眾交流,了解他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不僅可以更好地服務群眾的所需所盼,也能夠獲得群眾真心實意的認可和擁護。
言語是心靈的窗戶,話風是作風的影子。黨的以來,黨風政風有了明顯好轉,文風中的一些惡習也大為改觀。相較而言,“正話風”卻還有待加強。話風關乎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一些不良話風更加根深蒂固。一些黨員干部要么說話不分場合、不看對象,要么無話可說、不會說話,影響了工作開展。更有甚者,口無遮攔,出口便是“你是準備為黨說話,還是為老百姓說話”“老百姓就是事兒多,是吃飽了撐的”這樣的雷人言語,違背黨的宗旨,更傷害群眾感情。
信息化時代,指尖一點,世界觸手可及。自不必說“好話不出門,惡語傳千里”,個別媒體斷章取義,一些傳播者信手轉發,足以讓一段講話在不同的語境下產生不同的解讀甚至曲解。有的領導干部擔心言多必失,因而在應該說話時也三緘其口。“雷言雷語”不行,緘口不言、噤若寒蟬也不行,敢說話、能說話、善說話,是時代提出的群眾工作和宣傳工作的新課題。正視說話、重視說話、提高說話能力,理應成為領導干部的必修課。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應該說到什么程度,基本的就在于,既要拉近和群眾的距離,又要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尊重新聞傳播規律。
古人有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會說話并不是信口雌黃、左右狡辯,而是要吃透文件、觀照基層、打動人心。“說不上去,說不下去,說不進去,給頂回去”的情況,表面上是個說話的問題,深層來看,在于黨員干部不能很好地堅持群眾路線,對相應領域和群眾困難不了解、不熟悉。虔誠地當小學生,扎實地深入基層,話風問題才會迎刃而解。結合實際、深入淺出地闡釋,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語言表達,說話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擁護和贊成。
“打鐵還須自身硬”“‘老虎’‘蒼蠅’一起打”“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來中央的新提法、新表述,既通俗又深刻,展示出高超的語言藝術和震撼人心的語言力量。言為心聲,話風從根本上說是思想的體現,是綜合素質的外露。不斷提升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不斷拓展胸懷、氣度和視野,不斷強化實踐能力和執行能力,我們就一定可以從容表達、善于說話,讓話風成為自身的“軟實力”。
吉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三)
傳承弘揚絲路精神 共筑夢想同譜華章
2000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接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托。
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著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于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干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為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系,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資金融通為重要支撐。我們將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加強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用,積極穩妥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加快組建并發揮絲路基金的作用,推動沿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合作,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民心相通為社會根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游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學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連接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范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愿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中國愿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
看過“吉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