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熱點
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熱點(一):治理紅包腐敗還須久久為功
黨員干部違規收受紅包問題由來已久,既是腐蝕執政黨肌體健康的“膿包”,又可能成為影響國家長治久安的“炸藥包”。為此,中紀委節前發出“廉政紅包”,提示黨員干部春節期間“八條禁令”,違規收受“紅包”問題就赫然在列。
“廉潔不廉潔,關鍵看年節”。對一些黨員干部來說,過節就像“過關”,節可能好過,“關”卻不好闖,種種紅包很容易打著拜年的旗號卷土重來。隨著各地紀檢監察部門執紀越來越嚴,一些人就用起微信紅包、電子禮品卡等時髦手段,此類紅包腐敗藏得實、捂得嚴,還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加以懲治。
小手一抖,紅包到手。如今,“互聯網+紅包”的方式為行賄受賄提供了很大便利。比如,加個微信好友,紅包交易瞬間就能完成,二者無須面對面,既少了尷尬,也少了繁瑣;另一方面,網上支付不易暴露,一些人為此和紀委禁令玩起了“躲貓貓”,給監督、舉報增加了難度。
除惡務必盡,斬草需除根。治理紅包腐敗既是一項長期性工作,須嚴明紀律,警鐘長鳴;也是一項年節間的突發性工作,須對癥施治,求得實效。加強部門合作,破除技術障礙,嚴查各種紅包腐敗,真正讓行賄人和受賄方無處藏身。
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熱點(二):注重高水平雙向開放
會議摘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對外開放,要更加注重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要繼續抓好優化對外開放區域布局、推進外貿優進優出、積極利用外資、加強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加快自貿區及投資協定談判、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等工作。要改善利用外資環境,高度重視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高度重視保護知識產權,對內外資企業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要抓好“一帶一路”建設落實,發揮好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機構的融資支撐作用,抓好重大標志性工程落地。
解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對外開放,要更加注重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推進雙向對外開放,意味著外國對華投資和我國對外投資兩個領域都需要有所作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已逐步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家,這對明年雙向對外開放提出更高要求。
[意義]
以開放促改革,是我國改革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開放,才能讓我們看到與外部世界的差距,使我們有更為強烈的緊迫感和危機感,開放是促成改革、推進改革、深化改革的強勁動力。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不僅利用國外資源和市場發展國內經濟,而且通過與國際接軌,引入先進科技、市場經濟、現代管理方法等,帶動了不少實質性的改革舉措,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等領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放既可以放寬視野,也可以促進國內改革,提升國內發展質量和水平,啃下改革中難啃的“硬骨頭”,所以,我們需要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增加改革動力。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最大外匯儲備國、最大吸收外資國,對外投資也位列全球第三位,我國和世界經濟的融合聯系進一步加深。因此,與三十年前打開國門招商引資、擴大出口的側重單向開放不同,新五年的開放是在全球經濟版圖上的謀篇布局,是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基礎上的“雙向開放”,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對策措施]
對內開放需要進一步拓寬與加深。對內開放主要是要反對和抑制各種壟斷,打破地區、行業之間的割據狀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促進資源產業之間、地區之間以及各所有制企業之間的合理流動與優化配置,促進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其次,要打破地區之間的割斷,促進地區之間的資源流動。
對外開放站位更高,實施更加全面的開放。當前,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關系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新趨勢。要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首先要“推進雙向開放”。過去的開放重點是“引進來”,著重強調吸引外資,鼓勵產品出口,更多是一種單向的開放;新常態下的開放不僅強調“引進來”,更加注重“走出去”,全面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競爭,表現為一種更高水平的雙向開放。
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熱點(三):創新發展理念
【政策背景】
當前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減弱,必須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新引擎,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一方面,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大政府對教育、衛生等的投入,鼓勵社會參與,提高供給效率。另一方面,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能擴需求、促發展,又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黨的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注重協同創新。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分析】
[我國創新發展的五大不足]
第一,創新主體不足。我國的高新技術研發主要是由政府所屬的科研機構和高校進行,本該作為創新主力軍的企業卻沒成為自主研發的主體。導致了我國的研發投入嚴重不足,作為研發主體的科研機構和大學與市場的脫節嚴重,使得中國研發的投入產出效率極為低下。
第二,創新制度不足。作為有效促進創新核心制度安排的知識產權保護未能發揮作用。一方面,相關部門對于專利侵權和盜版行為視而不見;另一方面,社會對于創新的回報偏低,難以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
第三,創新資源不足。一方面,我國創新性人才極為稀缺。注重應試教育和數字管理導致人才繼承該模式的特點:模仿和短視,這導致了我國創新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創新性資本的稀缺,扭曲的資源配置,使得創新主體無法得到應有的回報。
第四,創新擴散不足。主要體現在重視對發明、創新和專利的鼓勵,但是對于創新擴散卻沒有足夠重視。而實際上,創新擴散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遠大于創新本身。這種創新擴散在新技術推廣應用帶來的社會經濟整體升級,以及創新的溢出效應上,能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形成聯動效應。但創新的擴散并未能充分發揮出來。
第五,創新支持不足。對于我國來說,來自于風險資本的支持較多,來自政府和銀行的支持不足。更重要的是,作為創新最重要土壤——市場經濟遲遲無法建立和完善,企業無法得到配套支持,這也是導致我國創新體系中創新主體、創新資源、創新制度和創新擴散不足的基本原因。
[對策建議]
第一,政府要實現職能的轉變,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這意味著政府要在微觀經濟運行中逐漸淡出,將資源配置的權力交給市場,讓創新成為企業在競爭中致勝的關鍵。
第二,市場要完善相關制度和體系,為企業創新提供基本的支持。這就需要發展資本市場和糾正價格體系。資本市場能夠為企業的創新提供必要資金支持以及創新回報。價格體系的糾正能夠為創新及其擴散提供最好的支持。
第三,政府在退出的同時還要為市場主導作用的發揮提供必要的支持。首先要支持作為創新主體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并通過資本市場和信貸市場的完善為中小企業的創新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信息網絡,推進創新擴散;最后要完善專利保護制度,激勵中小企業進行技術創新。
猜你感興趣:
1.2017年廣東公務員申論熱點時評
2.2017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帶答案
3.公務員考試申論社會熱點時評
4.2017廣東公務員申論熱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