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歷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練習題及答案
2017高考歷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練習題一、選擇題
119世紀60年代江浙地區出現了“蠶事乍畢絲事起鄉農賣絲爭赴市……番舶來銀百萬計中國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的現象。它反映出
資本輸出成為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
開埠通商促進了江浙地區民族工業的發展
中國對外貿易由入超變為出超
市場擴大刺激了江浙地區絲織業發展
年1月18日《申報》有這樣一篇報道:凡西人之以貨物運至中國
A.外國商品物美價廉
洋務運動初見成效
民族工業初步發展
自然經濟逐步瓦解
光緒年間印度、日本產茶日旺售價較輕西商皆爭販洋茶以致華商連年折閱(注:商品減價銷售)……不獨商販受累即皖南山戶園戶亦因之交困。這一現象反映出中國
封建經濟完全解體 B.國內市場趨于飽和
與世界的聯系密切 D.茶葉
4.“江南制造總局擔當了兩重任務:第一生產擴大軍事工業所需的機器供給總局本身和其他準備興辦的機器局使用;第二直接生產軍事上所需的輪船、槍炮、火藥。”這主要體現了
洋務運動的機器制造是自主創新
洋務運動制造機器的水平超過西方
洋務運動的“自強” 思想的特點
洋務派辦軍事工業是為了鎮壓農民起義
張之洞曾說:“今日自強之端首在開辟利源杜絕外耗。舉凡武備所資槍炮、軍械、輪船、炮臺、火車、電線等項以及民間日用、農家工作之所需無一
A.洋務派開始興辦民用工業
中國民族工業開始興起
自強的嘗試宣告失敗
生產要滿足人們的需求
上海輪船招商局創立后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了1 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這表明洋務運動
能使中國走向富強道路
對外國經濟勢力擴張起了一些抵制
C.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和科技人才
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如果為下圖選擇一個主題最為貼切的應是
清王朝自救運動”
近代工業的起步”
實業救國的浪潮”
民族工業的春天”
鄭觀應說:“我國創一廠設一局動稱官辦既有督又有總更有會辦提調諸名目歲用正款以數百萬計。其中浮支冒領供揮霍者不少肥私橐者尤多。所以制成一物價比外洋昂率過半而又苦于無機器以致窳劣不
國貨應該努力提高品質
官督商辦企業存在諸多弊端
應該完善官督商辦企業制度
中國應發展私人資本主義
下表是近代中國棉花及棉紡織品產銷狀況(單位:萬擔)表中棉花及棉紡織品銷售的變化反映出的中國經濟的特點包括
棉花 產量 棉花國內 銷售商品量 棉花 出口 進口外 國棉花 進口棉紡織品 折) 1840年 802 211 0 505 年 832 200 76 4 218 ①棉花商品化程度很高 ②逐漸淪為列強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 ③民族工業初步發展 ④自然經濟日益解體但依然占據主導地位
C. ②④ D.③④
10.“1870年以后因為官員們開始主辦工業企業許多買辦商人都被招聘去當官辦企業的經理。官員和士紳也紛紛從商從而擴大了商人隊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經商活動已經變
A.民族危機加深
清政府政策的調整
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
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
2017高考歷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練習題二、非選擇題
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時代西方國家日益強大。此時的中國逐漸走向衰落。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廣泛應用于生產推動了燃料工業、機械制造業、冶金業、材料工業、交通運輸業的革命而交通工具的先后發明遠洋運輸公司大量出現、世
——據人民版教材整理
材料二:兩次鴉片戰爭以后大量外國商品涌入中國各地城鄉。時人指出:“中國絲、茶及其商品的出口量不斷增加但價格卻在下跌。”外國商品大肆在中國傾銷一方面破壞了中國原有的封建經濟結構;另一方面又為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限空間。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場農作物商品化趨勢加快。
張豈之《洋務運動與近代化的起步》
請回答:
寫出工業革命時期交通運輸方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兩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發生的變動。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以下為王文泉、劉天路主編的《中國近代史(1840—1949)》的相關目錄:
第三章 洋務運動的開展及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第一節 清政府政治格局的調整
一)衙門的設立和辛酉政變
二)相對穩定的內外環境
第二節 中國近代
(三)近代軍事工業的開辦
第三節 洋務運動時期的思想文化
一)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興辦
二)西學傳播和社會觀念的變化
請回答: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該目錄省略部分任兩處各增加一方面內容并說明增加理由。(需觀點正確理由充分符合歷史事實)
2017高考歷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練習題參考答案
1.D 2.D 3.C 4.C 5.A 6.B 7.B 8.D 9.C 10.B
11.(1)蒸汽機車、汽船。
作用:交通運輸業的革命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技術條件。
(2)變動: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加速解體;出現了近代商品市場,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受到世界市場的影響。
12.示例一:第一節增加“洋務派的形成及其與頑固派的斗爭”。
理由:伴隨著清政府的內憂外患,一部分開明地主階級日益認識到要學習西方以挽救清政府的統治,逐漸形成了地主階級洋務派。他們推動了洋務運動的展開,同時增強了漢族地主的實力,影響著晚清的政治格局。而面對洋務派向西方學習的主張,頑固派與其展開辯論與斗爭,一方面表現出中國社會傳統勢力的強大,另一方面也在促進封建士大夫的思想解放。
示例二:第二節增加“近代民用企業的出現” 。
理由:洋務派在創辦軍用企業的過程中,遇到經費、原料、運輸等困難,同時洋務派對西方的認識不斷深入,意識到西方經濟實力的強大以及抵御西方經濟侵略的重要性,因此開始著手創辦民用企業。這些具有近代資本主義性質的民用企業對于瓦解自然經濟、刺激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引進近代生產技術和方式等方面有積極作用。
示例三:第二節增加“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出現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誕生” 。
理由:19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受到洋務企業的誘導和外商利潤的刺激,中國誕生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改變著中國近代的經濟結構。同時產生了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他們開始宣傳資產階級的新思想,要求社會變革,領導中國的民主革命,影響近代中國的發展。
示例四:第三節增加“早期維新思想的產生” 。
理由: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以及西學的廣泛傳播,反映民族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早期維新思想隨之興起:經濟上主張發展民族工商業,與外國進行商戰;政治上主張革新,實行君主立憲;文化上主張興辦學校,學習西學。雖然早期維新思想沒有形成完整理論,但他們已經突破封建思想、洋務思想的藩籬,反映了中國社會和時代發展的方向,對后來的康梁維新思想和維新變法運動起了思想先導作用。
猜你感興趣:
1.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練習題附答案
2.2017高考歷史明清專項練習題附答案
3.2017高考歷史中國近代戰爭練習題及答案
4.2017年高考歷史押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