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湖南高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我厭惡他的聲調,態度。我憎惡他并不悲哀,近于兒戲;我煩厭他這追著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
一個孩子向我求乞,也穿著夾衣,也不見得悲戚,但是啞的,攤開手,裝著手勢。
我就憎惡他這手勢。而且,他或者并不啞,這不過是一種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無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給與煩膩,疑心,憎惡。
我順著倒敗的泥墻走路,斷磚疊在墻缺口,墻里面沒有什么。微風起來,送秋寒穿透我的夾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著我將用什么方法求乞:發聲,用怎樣聲調?裝啞,用怎樣手勢?……
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
我將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將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煩膩,疑心,憎惡。
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我至得到虛無。
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灰土,灰土,……
……
灰土……
湖南高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分析“高墻”、“灰土”、“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幾個物象的含義?體現了魯迅怎樣的生活經歷?(8分)
2.“布施”有何含義?“布施”與“求乞”體現了人與人的什么關系?分析文中安排兩個“求乞的孩子”的作用是什么?(6分)
3.魯迅為何不愿做個“受施者”與“布施者”?這體現了他怎樣的世界觀與思想命題?(6分)
4.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6分)
5.(拓展延伸)雖說魯迅不愿意當一個求乞者,但他的潛意識里仍然是在乞求著某些東西的,分析文章,并結合魯迅的人生軌跡(《野草》1924-1926),說說魯迅到底想要求乞什么?(9分)
湖南高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分析“高墻”、“灰土”、“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幾個物象的含義?體現了魯迅怎樣的生活經歷?(8分)
2.“布施”有何含義?“布施”與“求乞”體現了人與人的什么關系?分析文中安排兩個“求乞的孩子”的作用是什么?(6分)
3.魯迅為何不愿做個“受施者”與“布施者”?這體現了他怎樣的世界觀與思想命題?(6分)
4.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6分)
5.(拓展延伸)雖說魯迅不愿意當一個求乞者,但他的潛意識里仍然是在乞求著某些東西的,分析文章,并結合魯迅的人生軌跡(《野草》1924-1926),說說魯迅到底想要求乞什么?(9分)
湖南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