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優秀范文
公務員申論優秀范文:中國品牌當能縱橫四海
也要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市場上,叫得響、立得住的中國品牌還不夠多,從“連圓珠筆頭上的筆芯鋼珠,我們都生產不了”,到中國游客在海外被稱為“會走路的錢包”……一幕幕場景逼迫人們思考:如何才能打造更多樹得起的中國品牌?其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給出答案:“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此次《行動計劃》從實施層面加以推進。沒有品質,就形成不了品牌;不增品種,就難以滿足消費者所需。沒有“做專、做精、做細、做實”的工匠精神,就沒有精致產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對所從事的工作鍥而不舍,對每一個細節精益求精,對用戶的良好體驗傾盡全力,對質量追求永無止境。
一個偉大的時代,應該有偉大的企業,應該有縱橫四海的品牌。品牌被稱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商業競爭的核心要素”,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名片,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象征,甚至決定著這個國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話語權。對于當代中國來說,亟待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品牌建設之路沒有奇跡,只有努力的軌跡。惟有不斷厚植“中國智造”的土壤,讓大國工匠代不乏人且更有保障,讓原創精神茁壯生長并獲得保護,讓誠信成為全社會的道德空氣,讓企業家精神得到更好發展,我們才能在這一輪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促動中國品牌厚積薄發,脫穎而出。
公務員申論優秀范文:新興金融機構應把好準入關
在演藝界,很多明星既忙演出又操持基金,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最近,他們中的一些人需要通過一場考試,才能重新獲得基金從業資格。這是因為,中國基金業協會日前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對從業人員資質提出明確要求。
演藝界人士深度參與基金管理行業,是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繁榮程度的一個側影。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 25901家,備案私募基金27553只,認繳規模5.7萬億,實繳規模4.61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達到44.65萬人。私募基金行業勃興的同時,也伴隨著“野蠻生長”的亂象。比如,一些機構濫用登記備案信息非法自我增信,一些機構從事公開募集、內幕交易,一些機構以私募基金的名義從事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活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從今年初開始,包括中國基金業協會在內的相關部門對整個行業進行整肅,以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私募基金往往是產生世界級投資大師的搖籃,也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所以全行業的整肅規范非常有必要,只有規范,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私募投資基金行業只是金融市場的一個角落,但其存在問題和有關部門采取的監管措施,卻具有適用于整個金融行業的普遍意義。此次的整肅大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嚴格把好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準入關口,用嚴格的條件篩選出合格的基金管理人;二是規范私募基金日常的運營管理,特別是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內容,比如近期出臺的《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規定了募集主體、募集程序、賬戶監督、信息披露和人員法律責任等多方面內容。
近年來,伴隨各類細分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百姓財富存量上升帶來的理財需求激增,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推廣普及,各式各樣的理財服務機構以驚人的速度急劇膨脹。應該說,這些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對于填補傳統金融機構投融資服務空白、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值得警惕的是,有相當一部分理財機構打的是理財的幌子,做的卻是非法集資和“龐氏騙局”的勾當,騙局一旦敗露,投資者就會血本無歸。
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監管部門的職責所在,要想有效保護投資者,首先要把好行業準入關。近期暴露風險的理財平臺,多數存在監管職責不清、準入門檻過低和從業人員魚龍混雜等問題,這些問題與行業準入的把控有很大關系。目前,傳統金融機構的準入和退出已經有了比較嚴格的規定,而一些新興的理財類金融機構卻處于監管盲區,要想切實防范風險,必須厘清監管職責,盡快將其納入監管的視野之內。
投資者的風險識別和風險承受能力千差萬別,所以理財機構和產品也要分出層次,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特點應當恰當匹配。一方面要對機構準入、從業人員準入和日常運營進行嚴格規范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志在富民”是很重要的目標。百姓的財富得來十分不易,金融行業切不可為了“把冰箱賣給愛斯基摩人”而放低門檻,吞噬老百姓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