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方法和復習攻略
申論備考方法
在備考的過程中,真題就好比我們手中的一把利刃,只有每天不斷的去磨練我們的利刃,才能真正的上陣殺敵。如果,考試之前我們連真題都沒有去研究,那么最后的考試結果就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你失敗的很徹底,甚至考完以后,你連自己都不愿意去回憶,因為回憶總是痛苦的;第二種:你成功的很偶然,甚至考完以后,你連自己都愿意多回憶幾次,因為回憶里你總會認為自己是個天才。成功真的沒有捷徑,申論考試只有不斷的去研究真題,才能真正的取得高分數。不要相信所謂的天才,因為這個世界上天才總是那么的鳳毛麟角,而你卻是和眾多蕓蕓考生一樣的平凡。要想讓判卷人對你的作答滿意,并且愿意給你高分數,你需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通過國考歷年真題去研究命題人喜歡出什么題型,具體每道題目都考什么?每一種題型的解題思路是怎么樣的?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研究、總結和提煉。第二,通過做題,去揣測命題人材料的邏輯是怎么銜接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材料幾乎全是拼湊的,但是有一點大家需要明白,雖然材料的內容復雜且凌亂,但是他們所包含的主題卻是同一個,任何材料都不會脫離文章主要的中心的思想。第三,所有真題試卷,需要重復做三遍以上,而且每一套真題必須寫作文,否則效果會變得非常差。有的考生總是在疑惑為什么真題要重復做呢?第一遍做的時候,我的答案就已經記住了,做第二遍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干擾。那么,鑒于這種情況通過實踐培訓經驗,已經得出了一個科學合理的結論:任何答案都來源于材料,而眾多考生網上買的真題答案和試卷答案未必具有科學參考價值。所以,當你做第一遍的時候,盡量不去對照參考答案,你自己再做一遍,你就會發現,你其實還有很多地方要點有遺漏,以及語言還有很大的瑕疵。通過反復練習真題,慢慢的你的語言表達和提煉要點的能力會不斷的提升。
3、 去套路化和模板化備考
很多學生總是在問:申論考試能不能用模板化答題?很嚴肅的告訴各位考生:“不能”。“模板”這個詞匯在公考培訓行業是存在的,很多機構為了迎合考生的心理,大面積的培訓模板,這不僅影響了考生的分數,同時還遭致了閱卷老師的反感。為了打破套路培訓復習方法,我們該怎么去模板化復習呢?現在給各位考生一些備考策略:
第一,研究真題的出題思路。比如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作文:“人文是精彩的,科技是呆板的”,請你圍繞這句話寫一篇議論文。話題作文是近幾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命題的趨勢和重點,它不僅體現了命題人的靈活性,同時也體現出了命題人徹底打擊模板化培訓的想法。從2015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申論》考試的試卷中,我們明顯會發現,整個材料都是在談科技,但是最后作文確是要我們來判斷科技是否呆板,需要結合最后命題人給出的人文進行寫作,這就是話題作文難的地方。看似寫材料出現的核心角度,但是又脫離材料核心角度寫文章。這讓很多考試很迷茫,也很措手不及。這樣的命題趨勢,不僅很好的扼殺了我們平時慣以為常的套路寫法,同時也扼殺了我們背的萬能模板,這種命題思路非常有利于選拔國家機關單位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二,回歸申論本質。現在很多學生都在復習的過程中,把申論搞的很復雜。其實,原本一門很簡單的科目,卻被很多書籍教的答題思路所局限,甚至陷入到了各種框架里面。正如鄧小平所說,“要打破所有壇壇罐罐,才能真正的找到真理”,對于申論這門考試科目也是如此。例如: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第一題:“新技術是創造性的毀滅力量”,請你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其實這道題目很簡單,給定資料1里論述的非常清楚,但是很多學生卻并沒有把得分要點,全部找齊。原因在于不知道這種題型的答題思路是什么?其實這就是典型的解釋句子類題型,我們只要把握申論最核心的邏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道題目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一步,解釋一下句子字面含義是什么;第二步,分析論述一下為什么新技術是創造性的毀滅力量;第三步,怎么辦(提出對策);這道題目就解決了。題目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復雜,重要的還是掌握方法。
第三,及時反思和總結。為什么要跟各位考生分享“反思”和“總結”這個詞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我們做了很多題目的時候,我們最容易陷入自己的世界中。總是覺得自己復習的不錯,或者自己復習的很糟糕,其實這些幻覺往往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另外,最重要的是,我覺得我們要總結每一年出題的變化。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就打破了以往的出題思路,不再考察常規的歸納概括了,而是把歸納概括轉變一下形式,考察概括新聞標題了。其實這樣的題目雖然很少出現,但是也不新鮮,2014年多省聯考早已出現過,這就給各位考生帶來了啟示,做過的真題需要去反復研究和總結。其實每種題型都萬變不離其宗,方法是一樣的,就是題型稍微變化了而已。近年來公文寫作題目也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察的重點,2015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公文寫作題型出現了兩道題型。對于公文寫作題目,溫馨提示各位考生:掌握考察題型,比掌握公文的核心答題思路要來的簡單一些,只要把握住了公文的邏輯命脈,不管出什么題型,我們只需要回到材料一一對應找到相應的要點即可。公文寫作的萬能邏輯:what——why——how、希望各位考生可以拿到題目,用心去體會一下,這個邏輯的實用之處。
二、真題回顧
給定資料6中劃線句子寫著:“人文是精彩的,科學是呆板的”,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歷史和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2)參考結合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1000-1200。
【講解】:通過閱讀題干,很容易發現這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經常考察的話題作文。那么這篇作文,我們該怎么樣去套路寫文章呢?第一,我們需要對這句話進行一下解釋并且做出自己的判斷,縱觀整個材料雖然有說科技給人類帶來了問題,但是從最后命題人最后一段交代的角度來看,顯然不是要我們去批判科技帶來的問題,而是讓我們寫科技如何兼顧人性。所以,整篇文章我們需要圍繞科技人文來申發論述,這也是命題人最后的核心觀點。第二,不拘于給定資料,其實很好的詮釋了命題人的出題思想,就是讓眾考生,不要抄材料了,要有自己的積累和想法,這就很需要我們平時的積累,大面積抄材料,在國家公務員考試里面,分數一般不是很高;第三,聯系現實和歷史來寫科技,其實也需要我們有一定的積累和歷史知識,否則在寫文章的時候,如果不去論述歷史,那么也不符合命題人的核心出題思維。第四,文章無它術,為多作自成。其實,文章并沒有所謂的寫作技巧,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寫什么文章。市面上現在流行的文章要不寫成對策文,要不寫成政論文,要不寫成駁論文,在我看來,文章寫成什么樣,真的是無關緊要,最重要的還是論證內容。文無定法才是真正的好文章,回歸議論文的本質,抓住中心思想論述即可。鑒于此,為各位考生搭建一下這篇文章的謀篇布局,希望能給各位考生備考帶來一些啟示。
第一段:解釋句子含義+判斷句子觀點+亮出文章中心思想
第二段:用歷史角度論述科技人文
第三段:正反對比論述科技帶來的問題+引出科技人文的必要性
第四段:提出對策解決科技所衍生出的問題
第五段:總結全文
國考申論復習攻略
第一階段:掌握基本方法、熟悉歷年真題、反思總結規律
第一階段首先了解基本的答題方法,每個題型大概用5天左右進行鞏固,把各個題型的重難點進行總結和歸納,把握申論考試的整體結構。
對于真題,可以在學習基礎知識之前去攻克,可以作為今后的重點學習材料,在學習每一個題型之后,完成對真題的改動,兩者相結合,總結規律,加深印象。
第二階段:了解政策、熟知熱點、重點記憶、專項突破
第二階段考生們可以結合精講課程以及題海課程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精講課程相較于專項課程在知識的內容上更傾向于條理性的梳理,邏輯性更強,呈現形式更為直觀,這個階段的重點就是對理論重新整理。
而整理過理論之后,大量的練習也十分必要,題海的課程密度較大,減去了理論的重復,直接從題目入手總結要點,這是理論扎實掌握之后的重要環節。
在這個階段,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們多總結一些熱點信息,近兩個月的熱點是關鍵所在,考生們可以關注新華網以及人民網的內容,尤其要關注評論員文章,了解最近國家的大政方針奠定自己的理論基礎。
第三階段:全真模擬、實戰演練、把握時間、保持狀態
第三階段為考前半個月。在這半個月的時間內,考生應對考試當中的答題理論熟練掌握,在做模擬題時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去把控答題節奏,上午行測,下午申論,以達到最佳的模擬效果。此外,把之前所做的真題拿出來,再溫故一下做錯的題型,同時梳理錯誤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數。
看過“申論備考方法和復習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