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
2017年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一)
(編者按:現如今,醫患關系似乎陷入死局。在這個局中,沒有人是局外人:患者未能康復甚至死亡;患者家屬承受痛苦;醫生備受指責,行醫資格遭遇危機,打擊行醫自信心;醫院名譽受損,承受經濟損失,甚至惹上官司。)
現如今,醫患關系似乎陷入死局。在這個局中,沒有人是局外人:患者未能康復甚至死亡;患者家屬承受痛苦;醫生備受指責,行醫資格遭遇危機,打擊行醫自信心;醫院名譽受損,承受經濟損失,甚至惹上官司。
身處同一個局,醫患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或者我們要問:醫患之間應該是一種什么關系?有人說是消費關系,也有人說是契約關系,還有人說是親人關系。其實,我國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說得好:醫生治病,就好像把病人一個一個背過河。這個比喻形象而深刻!
強者自渡,圣者渡人。醫生治病,恰如圣者“渡人”。圣者“渡人”尚有一定的選擇性,然而醫生卻不容猶豫,不容選擇。一旦接收了病人,二人就形成了利益共同體,能否實現共贏不僅取決于醫生的醫術,取決于其職業道德,更取決于患者的配合程度。
患者或患者家屬在確定醫療行為時,往往面臨兩種極端選擇:一種是完全交給醫生,但卻容易在治療失敗后將全部責任推給醫生,這往往也導致了醫生在行醫時“隔岸觀火”,處事不決斷以逃避責任。當然也會出現過度醫療、收取紅包等不良醫療行為;另一種是對醫生完全不信任,認識不到疾病的危害性和緊迫性。
患者不配合,醫生就心有余悸。背人過河難免“月黑風高”、“河水湍急”、“暗礁密布”,醫術再高明也難免“深一腳淺一腳”,醫學的風險性時時處處都存在。因為人體千差萬別,即便同樣的疾病、同樣的治療方法,結果也未必一樣。
這就如同坐飛機。飛行員和乘客也同處一個“局”,利益完全一致,誰都不想出事,誰都不想延誤。包括空姐、包括機場、包括民航。然而遇到惡劣天氣,航空管制,飛機出現延遲、返航、迫降、停運,也是正常的事情,如果乘客一味指責飛行員等主體,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愈演愈烈!
這也如同接受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父母的夙愿。然而,和醫生一樣,教師也是世界上最難也最偉大的職業。因為前者是背人過河,后者是背人登山。前者追求健康和長命百歲,后者追求成才,然而這兩者都是有著巨大的風險的。“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果我們的父母多些理性,多些將心比心,就不會出現種種師生對立等矛盾了!
醫患矛盾等迷局的產生,或許有太多的原因,解除方法也絕非指望一劑猛藥,讓眾神歸位,該政府行動的,決不能逃避問題;該民眾行動的,也不能躲避責任。從某種意義上講,民眾的作用絲毫也不小于政府。
醫學不是一門純科學,醫學的成功也不僅指醫學這一科學,而是跟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只有全社會尤其是民眾都切實積極行動起來,才能優化醫療環境,實現多方共贏!
2017年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二)
以機制改革為突破口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教育,民生之基,強國之本。剛剛過去的十年,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十年,更是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的十年。在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國堅持優先發展教育、著力改革創新,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正以國家意志的形態強力奏響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強音。
然而,教育改革任務依然艱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讓人無奈,高昂的擇校費讓農民工子女望而卻步,自備課桌上學的無稽之舉依然存在,種種問題直指資源分配、教育管理和教育保障等機制缺陷。各級政府應以機制改革為突破121,推進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
改革資源分配機制,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一些城市投入千萬元甚至數億元建設“標志性學校”或“示范性學校”,而在一些鄉村學校,有不少孩子在危房里上課。相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可見我國的優質教育資源依然稀缺,義務教育還存在嚴重的地區不均衡、城鄉不均衡和校際不均衡問題。教育不均衡的現實與人民群眾的期待依然存在著強烈反差。故需改革資源分配機制,推進區域、城鄉、校際之間的教育均衡,推動師資、生源均衡,保障農民工子女和貧困家庭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
改革管理體制,切實增強教育科學發展水平。當前,人民群眾及廣大教育工作者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教育的管理體制存在弊端。政府對學校管得過多過細、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沒有得到落實,教學內容、教育方法、教育評價方式、嚴重的教育行政化等問題嚴重制約教育發展。不轉變政府對學校的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行政化傾向嚴重的問題便不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也不是能單純依靠人才培養體制改革能夠解決的。因此,必須改革教育監測評價機制、完善高校治理結構,旗幟鮮明地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改革保障機制,為推進教育科學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1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5年累計7.79萬億元,年均增長21.58%,2012年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4%”。4%的實現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它開啟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新航道。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地區的小學生需自備課桌上學的報道仍屢見不鮮。政府需思考如何用好經費,如何將新增教育經費更多地投向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讓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增長體現出顯著的惠民成效。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機制與監督機制,如此方能確保經費使用安全,方能提高教育投入的績效,最終實現預期的目標。
黨的報告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對優先發展教育的堅定決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唯有持之以恒地推進資源分配機制、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改革.方能全面提高全民受教
育程度,創新人才培養水平,為我國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進人人力資源強國行列做出更大的貢獻。
2017年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三)
讓科技創新成為新經濟的翅膀
科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我們國家要真正強大起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有強大的科技,這是國家發展的力量所在、后勁所在。我們發展新經濟,必須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推動經濟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多年來,我國通過發揮低成本優勢,逐漸成長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但許多關鍵技術、核心元器件都依賴進口。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是制約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盡快改變這種狀況,就難以在新的國際競爭條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國際經驗表明,在低成本競爭優勢喪失后,應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知識產權,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依靠科技創新發展新經濟,要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充分發揮科技的驅動和支撐作用推動產業升級,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推進產學研戰略聯盟,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三次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協同發展。
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創新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決定產業發展能力和水平,只有科技創新占據制高點,產業發展才能占據制高點。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至關重要的是加強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要選擇好方向和技術路線,而且要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的協同和集成能力,對具有戰略方向性關鍵共性技術,要集中資金和研究力量實施重點突破。
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我國傳統產業規模大,總體技術水平比較低。前沿技術的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傳統產業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我們必須緊緊把握這一趨勢,注重利用新興科技提升傳統產業,推動二者融合發展。提高制造業水平,必須依靠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藝、關鍵核心技術和技術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對于農業來說,也要加快科技創新,發展農業信息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水平。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加快發展新經濟,已成為一個十分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未來幾年,我們必須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加快形成少投入、多產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我國經濟盡快走上內生增長軌道。
看過“2017年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