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高分技巧 公務員申論寫作答題方法
公務員申論高分技巧
申論一般分為五個題型,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分法,我一般分為歸納概括、提出對策、公文寫作、綜合分析、大作文五類,不同題型有不同的答題方法,而且不同的老師可能有不同的答題方法,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萬變不離其宗要記住一點,別人的方法只能是借鑒,一定要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分別說一下我對每個題型的答題方法:
1,歸納概括類:提取信息——確立觀點——語言表述,注意一定要全面、準確、有條理和簡潔,盡量用短句,我一般喜歡在每個要點前面加序號(大寫的數字)。
2,提出對策類:確立問題——分析原因——針對原因找對策,還是要從材料中去找,要求提出的對策宏觀、全面、具體、細致,體現出對策的可操作性。
3,公文寫作類:注意要格式規范,結構完整,要總結出自己的“母題”,然后照著葫蘆畫瓢就可以了。
4,綜合分析類:(這種題型國考考的少,省考考的多)亮明觀點——分析反駁——正面立論點。
5,大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寫成策論文,找準立意,觀點正確有分寸,論據要充分。如果想得高分文章要有亮點,比如引用一些領導人的談話或者古語古訓。
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答題四大要領
一、對照題目讀材料
國家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材料特別長,且幾條材料雖總體聯系但又相對獨立,有時候讀完后面的材料往往就會忘記前面材料所給的信息。這樣的話就會造成材料混亂,記憶不清,答題的時候還要在各個材料之間糾纏。針對這個問題,本站給出的建議是,對照題目讀材料。就是說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當帶著一定的目的去讀,這樣讀完一則材料,大腦就不會只留一片蒼白,能夠很清楚的明白每則材料都是講的什么內容,具體用來干什么。這樣做一是可以讓閱讀時間大大減少,還能更加準確地定位到核心要點,方便更有效的答題。二是申論中有很多材料都存在陷阱,很容易對考生造成誘導。若不先通讀題目,就很容易被材料誤導,例如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部分的第11則材料,看起來主要是講提高糧價能解決糧食問題這么個事情。但果真如此嗎?若考生先讀一遍問題,就能夠發現,事實上題目里面第二小題正是針對這則材料設計的問題。只要讀過題目就會對這則材料產生懷疑,就會對材料重新審視和分析。
二、注意得分要點
申論雖然材料冗長,回答內容也較多,但是這里面也有得分技巧。申論的得分點一般是按照分值來安排的。就一般情況來說,若題目的分值為10分,那么該題目的得分點在5個左右,15分以上題目的話,得分點就在5-10個左右,或許也有可能在10個以上。總之把你能想到的,能歸納出來的合理的要點都寫上,盡可能的少失分。很多考生在作答時都能回答出來,而且回答的都在點子上,但就是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有些題回答不夠全面,疏漏了某些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點。這就要在平時的練習中也要多加注意,提高采點意識,分清主次,合理預算得分點,這樣就能保證有所提分。
三、看清文章立意與高度
一篇文章、一則材料不是泛泛而談,其中必定蘊含著一些深度的立意,這就要求考生答題看到其高遠立意,以此為出發點進行作答。凡事不能只看到問題的表面,必須進入到問題的深層。看到一則材料,要聯系到當前國家的一些基本政策,或者想一下能否把它上升到一定的政策與理念的高度。例如像農民工題材,從材料內容上無非就是農民工生存條件差,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還比較普遍,農民工子女上學難和自身社會保障力度不足等具體現象。但是在這些現象的背后,是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城鄉差距、社會不公等問題。我們應該對此作深刻思考,方可作答。
四、擺脫平庸老套的作文寫作方式
申論的最后一部分是要求根據給定材料作文,很多考生在考前復習時背誦了很多申論寫作模板,以至于結尾千篇一律,例如結尾部分,十個考生有九個用升華模式來結尾。如:總而言之,只要……就能……。但這種模式呆板老套,很容易給閱卷老師帶來視覺疲勞,從而影響作文的得分。
根據這種情況,其實考生在臨考前的練習中多加思考,有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答題特色,在多變的考題面就能以嶄新的方式來詮釋,從而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其實除了傳統的升華式結尾,考生完全可以轉換思路,拒絕老一套,采用分析方法來結尾,但在使用分析法時一定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根據文章中所涉及的主體進行分析。還可以對于一些政策性的東西進行分析評述,給閱卷老師呈現出一個有深度,有思想的你。
看過“公務員申論寫作答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