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
2017海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一)
“實打實”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藍圖再宏偉、戰略再壯觀如果沒有真抓實干,也只是空中樓閣?!盀檎F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老百姓最重“實打實”,最煩“客里空”。說:“黨員干部要做人民群眾服務的帶頭人,做人民群眾信賴、尊敬的貼心人。”黨員干部要讓從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就要抓住那些讓人民群眾期待解決的問題,不斷狠抓落實,要更貼近群眾一些,多聽群眾意見,在群眾“最盼”上贏民心,在群眾“最急”上用真情,在群眾“最需”上辦實事,切實解決群眾的小事、實事,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讓群眾真正感受到實惠。
用情上“實打實”。鄭板橋說:“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秉h員干部要在思想感情上貼近群眾、融入群眾、回歸本我。“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要真正把自己置身于群眾之中,眼里看到群眾,心里裝得下群眾,行動上為了群眾,真正把群眾的所思、所盼、疾苦冷暖放在心上,才能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始終記著人民的恩情、想著群眾的疾苦、念著百姓的期盼。在想問題、干工作、辦事情的時候,心里首先才會想到群眾的利益、考慮群眾的感受。
服務上“實打實”。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蔽覀円磺泄ぷ鞯某霭l點和落腳點都應該是為了群眾、服務群眾、維護群眾。要知道,黨員干部的權力是人民給的,使用權力的時候要對得起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只有群眾說好才是真好,群眾滿意才是真滿意,我們要堅持走群眾路線,用實際行動走好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
發展上“實打實”。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對農村的幫扶工作絕對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得住性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黨員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把工作做細做實,多一些深入調研,多一些智力支持,因地制宜,幫助農民理清思路找準出路,確保工作領導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通過創辦農民學校、技能培訓等方式,讓農民掌握一技之長,解開貧困枷鎖,激活發展的內在動力,不斷增強農村“造血”功能。
“思之深,則行之遠”。前行之路雖不是坦途,但改革的曙光照亮前程。百姓發愁的事情解決了多少,獲得感就有多少。改革向前推一步,愁事少一點,好處多一分,百姓就會有“找到金子”般的獲得感,中國大地上就會留下“改革為了人民”的深深印記。
2017海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二)
開源節流, 加強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替代的資源,是生態與環境的控制性要素,加強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對維護國家安全具有不容忽視的戰略意義。目前,水資源短缺已成為世界性問題,我國也面臨著嚴峻的水資源緊缺形勢。
我國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由來已久,且隨著人口增加、經濟發展而愈顯嚴重。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主要來源于:一是結構性缺水。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世界人均水資源最貧乏國家之一。同時,我國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東南多、西北少,相差懸殊,西北及北部地區缺水現象嚴重。二是消耗量大、污染嚴重。我國總體上生產方式落后,傳統上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造成了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和污染。農業上我國依然大量采取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工業上水的重復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不高,用水效率極低,水資源污染情況嚴重。
我們所面臨的形勢已不容樂觀,政府部門要提高重視,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節流開源。以“節流”為重點,轉變落后的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步伐;以“開源”為支撐,促進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海水淡化程度,緩解結構性缺水壓力。
以“節流”為重點。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節約水資源使用是重點,而“節流”的根本在于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低消耗、高技術含量的新型產業,加大服務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其次,在農業生產上,提高科技含量,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灌溉技術,提高不可飲用水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培育抗旱作物。在工業生產上,提高工業企業用水成本,促使企業提高節水措施,采用節水設備;同時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制定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控制污水排放,加強監督,加大對超標排放企業的處罰力度。總體來講,“節流”就是要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提高水資源利用,減少水資源使用,建立節水型社會。
以“開源”為支撐。相關數據顯示,我國70%的河流和湖泊正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這無疑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緊缺的形勢。因此,“開源”首先要加大污水的治理力度,在污水中找水源。政府部門要監督污染企業購置治污設備,對排放的污水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嚴格實施獎懲制度,對在生產中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和再生利用率的企業提供減免稅收的政策獎勵。同時加大宣傳在生產生活中使用中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其次,要進一步提高海水淡化程度。積極培育、扶植海水淡化企業,增設海水淡化研究機構,加大海水淡化研究力度。
加強水資源的節約,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政府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切實做好“節流開源”工作,作好水資源這篇大文章!
2017海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三)
均衡城鄉教育發展 挽救鄉村文化之失
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城市化進程加快,鄉村文化失根現象伴隨著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等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影響了穩定有序的鄉村倫理,稀釋了濃濃回憶的道道鄉愁。樹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風尚離不開鄉村文化,因此,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挽救鄉村文化之失,尤為重要,勢在必行。
教育是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的基礎,鄉村文化失根的根源恰是鄉村教育呈現的一系列問題。正是鄉村教育發展的畸形導致了文化失根現象的產生。首先,鄉村教育投入明顯不足,教師資源匱乏、辦學質量差等問題長期制約著鄉村教育的發展質量,使得鄉村文化的根基被撼動;其次,隨著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工作,農民工子女面臨的“入學難”問題,嚴重制約了鄉村文化通過教育的方式在城市生根;再次,過高的高等教育投入和模糊的未來發展預期,使得農民對子女受教育的重視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加劇了鄉村文化的失根之痛。
挽救鄉村文化的缺失,實現鄉村文化的重新繁榮,需要以推動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為突破口,多措并舉,同時發力,讓鄉村文化重獲新生。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對農村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我們要正確審視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意義,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資金保障、人才投入、師資引進等方面給予農村更大的支持;通過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支教等方式豐富農村的師資隊伍,提升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實現城鄉教育的“軟件”對接。
第二,解決農民工子女的“入學難”問題。要集中專項資金在城市興辦農民工子弟學校,改善教學環境,提高辦學質量,基本保證農民工子女“有書念、有人教、有學上”;通過國家政策給予城市中小學校財政補貼,鼓勵其積極吸收農民工子女入學,讓農民工子女“讀好書、上好學”,與城市孩子共享教育事業發展的成果。
第三,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水平。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升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促進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對接,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讓農民對“以教育改變命運”有信心,讓農民子弟對通過“教育改變命運”充滿希望,激發農民子弟接受教育的熱情。
鄉村文化失根現象不應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羈絆,“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凌云筆”,相信只要以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以城鄉之間銜接配套的機制確保鄉村文化的穩步前行,終將解除鄉村文化的失根問題!
看過“2017海南公務員申論精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