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備考熱點分析
公務員申論備考熱點分析(一)
曾觀察兩位棋手下圍棋,他們經過一番激烈對弈,輸贏始見分曉。結果,輸者低頭微笑認輸,而贏家善意點醒對方:您知道這一局為何落敗于我嗎?其實并非功力不深,而是心力不夠。“心力不夠”,可謂一語點醒棋局中人,更引人深思。
綜合分析
所謂“心力”,乃是影響行為的內驅力,是精神或意念層面的力量,衡量著人的心理能量。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心力照見能力與擔當,是綜合素質的反映。心力充沛、內蘊深厚,就能不斷增強自信,有利于在盡心履職中實現個人價值。反之,如若心力不足,便容易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常盤算自己的“小九九”,甚至誤入歧途。
從現實情況看,因心力欠缺而違規犯錯的教訓并不鮮見。譬如,一些落馬官員在青年時代也曾志存高遠,甚至早早成為后備干部。但在個人發展道路上稍遇不如意,他們便選擇拋棄信仰、放任自流,最終一步步背離初心、墜入深淵。事實證明,即便能力再強、功力再深,如果心力不夠,仍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最終徒勞無益。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領導干部的心力之源。一個領導干部心力強不強,歸根到底就看為民造福之心實不實。“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抱守這樣的情懷,“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即便為民造福的實踐中,遭遇這樣那樣的挫折與困難,其心力也只會愈挫愈堅。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態度上尊重群眾,在工作上依靠群眾,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就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其心力就愈不可撼、愈見不凡。
參考對策
古人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樹立崇高理想、強化廉潔意識、塑造清正觀念,不放縱欲望、不貪圖享受、不沉迷逸樂,拒腐防變的心力就會不斷提升。
堅守廉政作風、堅持依規辦事,虛心接受基層干部群眾的監督,始終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與一切誘惑、風險保持距離,做到權勢面前不折腰、物欲面前不同流、人情面前不中彈,就能在得失之間不焦慮,練就“金剛不壞之身”,使凜然正氣充塞乎胸,讓干干凈凈干事的心力歷久彌堅。
將黨規黨紀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時刻繃緊紀律這根弦,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不越“雷池”、不踩“紅線”,領導干部方能練就不凡心力,不斷增強干事創業的韌勁與后勁。
公務員申論備考熱點分析(二)
2016年5月,在北京、河北、蘇州、上海等地,一家名為聚智堂的培訓機構預收學費數億元后老板跑路。萬余名家長受“存學費,送超長免費課時,返本金”等廣告欺騙,進行預付消費,最終可能血本無歸。以教育培訓為幌子,只是預付式消費詐騙中較常見的一種。美容美發、游泳健身、餐飲娛樂等門店,都會勸導消費者辦理充值卡,承諾可以提供打折或會員服務。但有些店,消費者隔一段時間再去時,已是人去樓空。
有數據顯示,廣東2015年預付卡投訴受理案件數量超過7000件,一些商家用各種手段吸引消費者預存大量現金,但有些涉嫌變相融資、非法集資,甚至出現卷款上億元跑路的現象。
綜合分析
[預付卡消費的意義]
預付卡消費可以讓消費者與商家實現雙贏。對消費者而言,預付卡消費可以享受較大的價格折扣,而且比現金消費更加安全方便,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對商家而言,預付卡可以鎖定消費,穩定客戶人群,而且可以迅速聚攏資金,擴大業務規模。此外,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預付卡有利于刺激消費——消費者用預付卡消費時,卡上數字減少不像掏現金那樣心疼,消費節制力會有所降低,這和信用卡消費異曲同工。正因如此,近年來全球預付卡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消費方式。
[亂象分析]
遺憾的是,在我國當前的預付卡消費市場卻呈現出以下亂象:一是商家誘導消費者買卡充值時,口舌如簧,吹得天花亂墜,而一旦消費者掏了腰包,才真切感受到什么叫“買的沒有賣的精”,各種消費陷阱讓人防不勝防。二是當消費者對商家的服務不滿意時,退卡幾乎是一種奢望,欲罷不能。三是有的商家索性玩失蹤,一跑了之,讓消費者預付卡里的錢打了水漂。
以上種種亂象阻礙了預付卡市場的發展壯大。一方面,消費者的權益經常遭受損害,人們不敢大膽使用預付卡,有些人甚至拒絕這種消費方式;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消極態度,自然會影響商家獲取利潤和擴大經營,一些商家坑害消費者,最終坑害了所有商家。也就是說,本該“雙贏”的預付卡消費變成了商家和消費者的“雙輸”,并且陷入惡性循環。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預付卡本可以刺激消費,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并且是目前最需要快馬加鞭的一駕馬車。本該“雙贏”的預付卡消費變成“雙輸”,最大的輸家是我們的消費市場乃至國民經濟。
參考對策
要填平預付卡市場的消費陷阱,根本上還得靠法治,唯有法治才能為預付卡消費保駕護航。
一方面要完善立法,用法律法規對預付卡消費的各種環節進行規范。譬如保證消費者辦卡自愿、退卡自由,尤其是退卡自由,不管商家有多少花招,只要消費者擁有無條件退卡的法定權利,就能有效倒逼商家誠信經營,實現“良幣驅逐劣幣”。
另一方面要加強執法,用嚴格監管和責任追究制約商家,為消費者撐腰。譬如可考慮實行預付卡報備制度,對商家訂立的預付卡消費合同進行合法性、公平性檢查,從源頭上進行把關。再譬如,探索采用信用監管、推行先行賠付等手段,積極受理消費者的投訴;至于有些商家卷錢跑路,則應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決不能姑息。
公務員申論備考熱點分析(三)
新華社記者24日從河南汝南宣傳部獲悉,該縣食藥監局局長雷明奎中午聚餐時因飲酒過量死亡,參與聚餐的另外5名官員和2名司機均受到處分,其中3名官員被撤職。(11月25日 《法制日報》)
綜合分析
工作日中午聚餐飲酒,這幾名公職人員對明令禁止的“禁酒令”置若罔聞,為此受到了法規的嚴懲,甚至是生命的代價,實在是可悲。到底官場上畸形的“酒桌文化”是辦事的契機,還是為了不可告人的貓膩,想必不言而喻。
為了喝酒付出了生命,這個代價太過于沉重,工作日午間嚴禁飲酒,想必這些公職人員心里再清楚不過了,到底是哪來的膽子如此囂張,其僥幸心理是一方面,還有就是對黨紀法規的罔視。不自律,不自省,被觥籌交錯間的享樂奢靡沖昏了頭腦,在酒桌上所謂的交情關系中迷失了方向。
自中央“八項規定”深入實施以來,各地對公務員飲酒問題提出的“禁酒令”也相繼出臺,懲治“舌尖上的腐敗”“酒桌上的文化”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在如此高壓態勢下,仍有頂風作案者,倘若不是由于這位雷局長飲酒過量致死,想必這些涉案人員也會成為漏網之魚。看來要想管住公務員的“酒桌文化”,“禁酒令”是前提,還需執法者執法到位,雷厲風行。
參考對策
管住“酒桌文化”,監管執行是重點。法規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得不到有效執行,再好的制度也是擺設。“禁酒令”不應該被停在紙上、掛在墻上,監管部門要不斷完善相應措施,加強明察暗訪力度,將畸形的“酒桌文化”扼殺在搖籃里。
立志言為本,修身行乃先。公務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應當身體力行,嚴格自律,從心中杜絕“舌尖上的腐敗”,從行動上制止“酒桌上的文化”。自覺守住“底線”不碰“高壓線”,少一些無謂的杯斛交錯交際應酬,多一些腳踏實地為群眾辦事;少一些公款吃喝鋪張浪費,多一些深入基層關注民生,這比任何“禁令”都要管用。
莫讓“禁酒令”成為一紙空文,監管部門責任重大,那些心存僥幸的公職人員心里也應該清楚,以身試法不是明智之舉,清正廉明才是為官之道。
看過“公務員申論備考熱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