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怎么健康飲食 一天健康飲食方式
一天健康飲食方法
人類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種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種營養物質。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
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谷類包括米、面、雜糧,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堅持谷類為主是為了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人們應保持每天適量的谷類食物攝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250g~400g為宜。另外要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一些粗糧、雜糧和全谷類食物。稻米、小麥不要研磨得太精,以免所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流失。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新鮮蔬菜水果是人類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膳食重要特點之一。蔬菜水果能量低,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的重要來源。薯類含有豐富的淀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富含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腸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推薦我國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并注意增加薯類的攝入。
三、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
奶類營養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適宜,容易消化吸收。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鈣質的極好來源。各年齡人群適當多飲奶有利于骨健康,建議每人每天平均飲奶300ml. 飲奶量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傾向者應選擇低脂、脫脂奶。
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異黃酮、植物固醇等多種植物化學物質。應適當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g~50g大豆或相當量的豆制品。
四、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魚、禽、蛋和瘦肉均屬于動物性食物,是人類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瘦畜肉鐵含量高且利用率好。魚類脂肪含量一般較低,且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禽類脂肪含量也較低,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蛋類富含優質蛋白質,各種營養成分比較齊全,是很經濟的優質蛋白質來源。
目前我國部分城市居民食用動物性食物較多,尤其是食入的豬肉過多。應適當多吃魚、禽肉,減少豬肉攝入。相當一部分城市和多數農村居民平均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還不夠,還應適當增加。動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性。
五、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
脂肪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攝入過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膳食鹽的攝入量過高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
食用油和食鹽攝入過多是我國城鄉居民共同存在的營養問題。為此,建議我國居民應養成吃清淡少鹽膳食的習慣,即膳食不要太油膩,不要太咸,不要攝食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腌制食物。
六、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進食量和運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體能量,運動消耗能量。如果進食量過大而運動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會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積存下來,增加體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體重過低或消瘦。
正常生理狀態下,食欲可以有效控制進食量,不過有些人食欲調節不敏感,滿足食欲的進食量常常超過實際需要。食不過量對他們意味著少吃幾口,不要每頓飯都吃到十成飽。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身體活動減少,目前我國大多數成年人體力活動不足或缺乏體育鍛煉,應改變久坐少動的不良生活方式,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堅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能量的活動。
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時間及食量,進餐定時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應占30%~40%,晚餐應占30%~40%,可根據職業、勞動強度和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
一般情況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進行為宜。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證其營養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適量。不暴飲暴食,不經常在外就餐,盡可能與家人共同進餐,并營造輕松愉快的就餐氛圍。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營養補充,可以合理選用,但來自零食的能量應計入全天能量攝入之中。
八、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
水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質,在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功能。體內水的來源有飲水、食物中含的水和體內代謝產生的水。
水的排出主要通過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其次是經肺呼出、經皮膚和隨糞便排出。進入體內的水和排出來的水基本相等,處于動態平衡。飲水不足或過多都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飲水應少量多次,要主動,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水。飲水最好選擇白開水。 飲料多種多樣,需要合理選擇,如乳飲料和純果汁飲料含有一定量的營養素和有益膳食成分,適量飲用可以作為膳食的補充。有些飲料添加了一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適合熱天戶外活動和運動后飲用。有些飲料只含糖和香精香料,營養價值不高。有些人尤其是兒童青少年,每天喝大量含糖的飲料代替喝水,是一種不健康的習慣,應當改正。
九、飲酒應限量
在節假日、喜慶和交際的場合,人們飲酒是一種習俗。高度酒含能量高,白酒基本上是純能量食物,不含其他營養素。
無節制的飲酒,會使食欲下降,食物攝入量減少,以致發生多種營養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還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危險;并可導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對個人健康和社會安定都是有害的,應該嚴禁酗酒。另外飲酒還會增加患某些癌癥的危險。若飲酒盡可能飲用低度酒,并控制在適當的限量以下,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孕婦和兒童青少年應忌酒。
十、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食物放置時間過長就會引起變質,可能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另外,食物中還可能含有或混入各種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蟲和有毒化學物等。吃新鮮衛生的食物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實現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
正確采購食物是保證食物新鮮衛生的第一關。煙熏食品及有些加色食品可能含有苯并芘或亞硝酸鹽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食物合理儲藏可以保持新鮮,避免受到污染。高溫加熱能殺滅食物中大部分微生物,延長保存時間;冷藏溫度常為4℃~8℃,只適于短期貯藏;而凍藏溫度低達-12℃~-23℃,可保持食物新鮮,適于長期貯藏。烹調加工過程是保證食物衛生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以及食物加工環境和用具的潔凈,避免食物烹調時的交叉污染。食物腌制要注意加足食鹽,避免高溫環境。有一些動物或植物性食物含有天然毒素,為了避免誤食中毒,一方面需要學會鑒別這些食物,另一方面應了解對不同食物去除毒素的具體方法。
一天健康作息時間表
5~6點:醒了也要多睡會兒
很多中老年人“睡不著,醒得早”,但美國注冊營養師勞拉說,只有睡眠充足,大腦得到充分休息,才能保證你過上高質量的一天。如果你在清晨五六點就早早醒來,不妨盡量讓自己多睡會兒,實在睡不著可以閉目養神,或躺在床上按摩腹部、揉搓雙手,有助于保證一天精神百倍。
6點半:做伸展運動
運動是開啟一天活力的助燃劑。美國《飲食日歷》的作者之一凱倫 安塞爾說,當你的身體從睡眠中完全蘇醒后,進行一個短時間鍛煉,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并提升一整天的情緒。每天早上簡單鍛煉10~20分鐘即可,建議以輕柔和緩的運動為主,如伸展運動、散步、瑜伽、太極拳等。可以在晚上臨睡前準備好運動鞋和運動衣。
7~8點:吃份高營養早餐
包子、油條、燒餅等淀粉類食物是多數人早餐桌上的主力軍。但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委員、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朱惠蓮認為,上午人們工作、學習任務繁重,需要通過一份高營養的早餐來保證血糖供應,維持大腦高效運轉。她每天的早餐中,除了淀粉類食物外,還有一杯牛奶、一杯咖啡,一小份水果,兩勺黃豆,多數時候還有一個雞蛋。
10點:吃一小把堅果
“老年人由于咀嚼功能有所下降,消化速度相對減慢,一般建議在10點左右加餐。”朱惠蓮說,科學加餐的原則是,最好補充一天飲食中相對缺少的營養素。比如,有些人平時肉類吃得多,果蔬吃得少,就可以在上午吃一份水果。也可以吃點堅果,對心腦血管健康有好處,榛子、核桃、扁桃仁、松子都是不錯的選擇,一次吃一小把。
11點半~12點半: 享受“雜牌”午餐
朱惠蓮表示,午餐食物一定要種類多樣。上班族可以在就餐時點一個素菜、一個葷菜、一個葷素搭配的菜,再配一碗湯更好。老年人做午餐一定要“雜”,炒菜時盡量多放幾種食材。比如,炒青菜時放點蘑菇,做肉菜時放點胡蘿卜丁、黃瓜丁,每種菜量不大,但種類、顏色要盡可能豐富。
13點:小睡30分鐘
午飯后半小時,疲勞感來襲,有的人甚至頭昏腦漲。美國注冊營養師凱特 斯噶拉特建議,此時不妨先喝一杯水,然后打個盹兒,為你的身體和大腦“充電”。研究發現,午睡對降低血壓、保護心臟、增強記憶力、提高免疫力等都有好處。不過,午睡時間不宜過長,20~30分鐘即可。
14點:喝杯咖啡或 綠茶
對于愛咖啡的人來說,這是享受它的最佳時間,既能給你的下午增加活力,又不會影響夜間睡眠。但最好喝純咖啡,自己加入鮮奶和少量糖,少喝三合一速溶咖啡,里面的植脂末往往含有反式脂肪酸。此時來杯“超級飲品”綠茶也很好,研究表明它能降低罹患多種癌癥的風險。
15點:曬曬太陽
“椅子能要命”并非聳人聽聞。凱特 斯噶拉特說,此時上班族必須站起來活動一下,可以去辦公樓下溜達幾分鐘、爬爬樓梯,或做健身操、身體拉伸等,保證剩余工作時間精神飽滿。如果天氣好,老年人可以去戶外鍛煉,此時陽光和煦,是曬太陽的好時機。
16點:來杯酸奶
“此時你可能會感覺煩躁,這與5-羥色胺水平下降有關,它是一種能讓你感受平和的物質。”凱特說,下午4點血糖開始升高。朱惠蓮表示,這時胃已經基本排空,中老年人可以再加個餐,喝杯酸奶或吃兩片全麥面包。 18點~20點:與家人 分享“慢”晚餐 朱惠蓮表示,晚餐最好安排在這個時間段內,一定要清淡,還要對一天的營養進行查漏補缺。晚飯不能吃得太晚,否則影響睡眠。晚餐時間一般相對充裕,可以和家人一起慢慢享用,細嚼慢咽,同時聊聊各自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無疑是一段幸福的家庭時光。
20點:站一刻鐘
吃完晚飯,很多人便立刻窩在沙發里看電視、玩電腦。但美國知名營養師哈拉斯表示,這很容易讓你身材走樣,且很傷腸胃。晚飯后最好站立15分鐘,或一邊走動一邊給久違的朋友打個電話,也可以澆澆花、洗洗碗。
21點:提前刷牙
刷牙最好提前到晚上9點。安塞爾說:“刷牙就像給神經系統發送信號:不能再吃東西了,可減少進食量。”此時,也是關照自己內心的好時機,不妨做些喜歡的事,讓緊繃的神經徹底放松。
22點:調低臥室溫度
最佳睡眠時間是22點,最晚別超過23點。安塞爾說,最新研究發現,65華氏度(約18.3攝氏度)的房間溫度是最佳睡眠溫度。因此,入睡前最好將房間溫度控制在十八九攝氏度。冬季北方有暖氣,很多家庭室內溫度過高,可以通過擦地、使用加濕器、門窗開個小縫等方式來降溫,然后就是享受美夢的時刻了,健康的一天自此結束。
看過“一天健康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