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試題及答案(2)
4、材料A
2011年7月23日,甬溫線永嘉站至溫州南站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這一事件給正在發展中的中國高鐵蒙上了陰影,一時間人們對中國高鐵充滿了質疑和憂慮,然而,中國高鐵建設的步伐沒有停下來,并在浴火重生的過程中開始走向世界,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代表性技術。
2014年7月25日,由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安伊高鐵(安卡拉-伊斯塔布爾》二期工程順利通車,這是中國高鐵真正“走出去”的第一個項目,得到了土耳其方面從政府領導人到工程隊技工的高度贊賞。
中國高鐵目前已具備性價比、技術、安全性等三大優勢,同時,在發展最快、運營里程最長、運營時速最高,在建規模最大、擁有系統技術最全的高鐵網絡建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備了“走出去”的硬實力。土耳其安伊高鐵二期線,就是中國傳遞給世界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安伊高鐵全部采用歐洲標準。監理和業主對技術資料、圖紙設計、施工管理、安全質量要求嚴格。2013年12月27日,土耳其領導人來到高鐵工地視察,并參加了薩帕加至科茲卡伊線路的通車測試,測試結果良好。他在機車駕駛坐座上豎起大拇指。
中國駐土耳其前大使宮先生說,中國高鐵走進技術標準高的“準歐洲國家”,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影響力,也提升了國家的影響力。
材料B
2014年4月15日,在中國國航的一架航班上,一位歌手通過電腦與另一架航班上的朋友實現了實時隔空對唱。
在實際空中飛行中,航班乘客可以通過接入互聯網,和日常生活中的上網體驗沒有任何區別,在一個多小的體驗中,信號十分確定。超出預期。這也是全球首次在飛機上使用4G技術,而為這次飛行提供地空寬帶系統、地面基站通訊設備的供應商就是中國自己的企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近三年來,中興手機保持了每年30%以上的穩步增長態勢。目前已銷往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再全球的銷量已超過5億部。中興通訊已躍居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制造商。中興通訊副總裁Q先生認為:中興手機能夠在海外取得成績最大原因是產品有創新、有亮點,能夠跟上世界其他同行的步伐,同步推出很多有吸引力的產品。我們這些中國廠商在創新方面,有非常多的新亮點,這也是我們能夠贏得世界的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從幕后到臺前。從賣產品到創品牌,中興通訊通過科技創新正一步步地使中國制造”化蛹為蝶“。正如德國第三大運營商EPLUS公司首席技術官所說,中興通訊公司已不再是單純的加工制造。今天的中興既可以產出優質的”中國制造“,更可以創出獨特的”中國智造“。
材料C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工業體系與相關產業鏈的完備,中國正在從制造業的低端向高端延伸,而作為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的裝備制造業,在中國已形成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人民幣,占全球裝備制造業的比重超過1/3,多數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13家中國大陸裝備制造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行列,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2013年11月,中國國務院在羅馬尼亞演講時表示,中國制造可以說風靡全球,在近些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中,中國裝備在某些領域有了新的成就。中國已經開始擁有比較成熟、完備的裝備制造業,而且是相對先進的,特別是在鐵路、核電和電力、公路、港口、電信等領域,技術裝備實力雄厚,建設運營經驗豐富,中國裝備是有競爭力的,是指的信賴的。
開山洞、建隧道、修鐵路、挖地鐵需要一種特殊的設備--掘進機,它用處廣泛,但技術復雜,造價不菲,長期以來,掘進機裝備制造技術完全被歐美、日本等少數國家所壟斷,如今,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國正在成為這一領域的世界巨頭。
在河南鄭州,交通主干道--中州大道像往常一樣,車流穿梭不息,路上行人都沒注意到就在自己的腳下,一條100多米長的隧道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而施工”主角“是兩臺方頭方腦、長相奇特的”大家伙“--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自主研發的世界上最大的矩形盾構掘進機,該隨到工程項目經理楊先生介紹說,如果用傳統方式來開挖這樣一條隨到,斷路施工至少一年,而矩形盾構掘進機卻只需兩個月,在工期打打縮短的同時,最大好處是道路受”開膛破肚“之苦,交通不會被阻斷,也避免施工塵土和噪音污染,而真正操作這個10米多寬、7米多高、重達400多噸的掘進機的人只有一個,而且還是在地面,根本不用到地下,”我們只需操作這幾個按鈕就可以了,所有的系統包括下面的設備都是我們自己做的。“
除了性價比高,個性化的定值和服務是中國盾構掘進機與國際”巨頭“競爭時的一張”王牌“,中國鐵建重工集團副總經理C先生表示,他們的服務是全方位的。
2013年,中鐵裝備收購了長期合作伙伴,同時也是競爭對手的國際知名硬巖掘進機生產商德國維爾特公司,該公司高級代表表示,中鐵裝備是他們理想的”買家“,”有幾家公司“進入我們視線,其中中鐵裝備是最專業的,它具有雄心壯志。我們相信中鐵裝備能夠以最佳的方式,來發展我們的隧道裝備業務,使之發揚光大。”
現在,中鐵裝備在香港、德國、巴西、澳大利亞建立起大國際營銷中心,同時正在積極開拓伊朗、阿塞拜疆、印度、俄羅斯等市場。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先生認為:“中鐵裝備質構產品的整體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個別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領先。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市場上占有率最高,在全球市場來看也達到了世界第二。”
裝備制造業是科學技術和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最有深度,最具影響的產業,也是國家工業實力的綜合體現。隨著中國裝備制造業水平大幅度提升,制造裝備產品正在縮短與發達工業國家的距離。中國正一步一步向裝備制造強國邁進。
5、塑料的發明曾給人的生活帶來了相當大的便利,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塑料在垃圾中占相當一部分比例,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由于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若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體。“白色污染”已經成為危害環境的一大公害。
汽車的尾氣、空調和電冰箱中的氟利昂都在破壞大氣層。埃博拉病毒的爆發和流行也使全世界更加關注生物安全問題,并將其作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全球數以萬計的原子彈更是高懸在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0世紀的信息技術人類活動的效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另一方面,就像著名學者劉易斯·芒福德講的那樣,為了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物質,人們犧牲了時間和當前的快樂,將幸福簡單地與擁有汽車、浴缸和其它機械產品的數量劃上等號,芒福德之稱為“無目的的物質至上主義”。在計算速度越來越快,人工智能程度越來越高的潮流之下,人類的個性開始被故意忽略和遮蔽,陷入的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單向度技術目標的誤區。有評論家因此指出:“當發展著的物質科技生產力忽略、脫離開民眾精神力的時候,就會喪失它應受人控制并為人服務的真正本質,而變成與人對立的人的異化力量。”
觀察家認為,未來科技最關鍵的發展方向是走人性化之路。閃爍著“人性”之光的產品將越來越多地出現,高科技產品也將被進一步賦予靈動的生命,在科技和人性之間嫁接橋梁。人性化的科技反映的是人類以下的思考:科技產品如何為人服務?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一種新的積極的變化?科技如何人性化?在盲目的物質化導向這一危途中,人性化之路將賦予高科技產品以新的價值觀,那就是用大寫的人性的光芒去逼視高科技這一之前高貴神秘、自視甚高的怪獸,使其形穢,讓普通人也能看到這中間的無知和愚蠢來。
人性化的科技因此是在科技和人文、個性化與大眾化、商業目標和社會使命之間去追求平衡,這種平衡不僅是一種美,也是一種智慧和態度。
6、日前,世界知名未來學家,《連線》雜志創始主編,被看作是“網絡文化”的發言人和觀察者的凱文?凱利接受了采訪,其間,凱利圍繞著自己的《科技想要什么》等在技術思想領域的重要著作,回答了“新技術”與“人性”的關系等一系列問題,現摘要整理如下:
A、在《科技想要什么》中我想表達的是,我對技術本質的疑慮以及人與技術的矛盾關系。世界上每天都有新的技術誕生,但我們還沒有理論和框架,讓我解科技面對的是什么。我們一直在發展科技,但我們是否要考慮:我們會不會有一天被科技征服?科技是宇宙的一部分嗎?它是好的那部分嗎?我們是該限制它還是要發展它?
B、正如哲學家海德格爾對于技術的判斷理論所描述的那樣:這種貌似宿命的技術現實,本質上是人所無法控制的,但獲得拯救的機會也在恰在于此:“救贖即植根并發育于技術的本質之中”技術元素向共生性發展,這種發展也推動我們去追逐一個古老的夢想:在最大限度發揮個人自主性的同時,使集體的能力最大升華。
C、技術的進化的延生,就像進化是宇宙的延申那樣。我們會認為技術對生命是種挑戰,但事實上科技也是一種生命。技術也有像進化一樣的歷程,畢競技術對宇宙、對生命都有積極的好處。技術具有生命的普遍特征,理解了技術的理論也就能理解進化論。
D、技術元素的確準備操縱物質,包括人類,重組各種內部結構,但是技術將為其注入感知能力和情感,注入更多“非工具性”的東西。我認為我們應該培養科技的感情。目前科技還不具備感情,但我認為今后我們會賦予科技感情。“科技的生命化”,已成為現實世界無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將具備人性。
E、科技是一種“新文化”,或者說,“科技是第三種文化”,這意味著科學家們可以直接和大眾進行對話,而不是通過人文知識分子。傳統知識分子所占領的媒體一直控制著輿論方向--他們說:“人文是精彩的,科學是呆板的。”今天,倡導“科技是第三種文化”的思想家們卻更傾向于繞過中間人,致力于用關注知識的讀者們能夠理解的形式,向公眾傳達他們最深邃的思想。
F、在過去二十年,互聯網給人類的生活和知識的認知帶來極大變革,而現在,是另一個起點。今天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時代,之前的所有成果都是今天的基礎。我想激勵年輕人現在就是創造新事物最好的時代。我想激勵年輕人現在就是創造新事物的最好時代。創造新事物,離不開技術創新。我在《科技想要什么》一書中,特別強調一句話:科技想要的,就是人類想要的。
下一頁更多有關“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試題及答案”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