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
2017廣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該校學生圓圓(化名)今年11歲,早在8個月大時父母就外出打工,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鄉團聚。多年留守讓她沉默寡言,說話時總是低著頭。“父母在身邊的孩子明顯更活潑開朗,心情也比較愉悅穩定。”周曉春說。“應高度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多年從事留守兒童問題研究的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尚曉援說,父母之愛對兒童成長至關重要,一旦缺失可能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缺少對他人的基本信任,還會產生其他心理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段成榮等專家指出,留守兒童已經占到我國兒童總數的近五分之一,這么大的一個群體,可以說對國家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社會各方必須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讓他們健康成長。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由于缺少家庭關愛和社會行為引導,有的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面臨失控風險,甚至會進而引發行為失控。
去年6月,就在孫莉所在的畢節市七星關區,4名留守兒童兄妹在家中疑似農藥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最大的也不過13歲。在同村人眼中,4兄妹嚴重缺乏父母關愛,性格較為內向,不愛與人交流。而在2012年,當地還曾發生5名流浪兒童在垃圾箱內死亡的事件,也曾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孫澤國說,近年來由于互聯網日益普及,學生使用電腦、手機的比例、頻率一直在提升。這帶來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孩子們在思想和心理上的復雜程度遠遠超過以往。但多數學校對學生思想和心理的關注、疏導仍停留在表層,很難走進孩子的內心。
四川農村留守兒童大約有692萬,占全國的11、38%,位居全國第一。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處長羅江說,從近年來的案件看,農村留守兒童和城鎮流動兒童是未成年人中最容易滑入犯罪深淵的群體。
記者在成都市錦江區檢察院見到一名涉嫌故意傷害的未成年人江某。他說,小學期間曾有3年父母在成都打工,他在老家與姑姑生活,長期處于失管狀態。后來父母將他接到一起生活,但他對父母很陌生,最終在一次聚眾斗毆中用彈簧刀刺傷了兩名同齡人。
近年來,農村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留守兒童中既有施暴者也有受害者。去年7月,就讀于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曙光中學的留守兒童鄭某被同校13名學生圍毆,后因傷勢過重死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47、6%的留守兒童表示被欺負過,狀況堪憂。
2、在四川德陽市調研時記者了解到,當地一名13歲的留守女童自7歲起就不斷被性侵。據她講述,性侵她的包括母親的“男朋友”及其兒子、鄰居,但她始終保持沉默,直到引起老師注意并報警。不過,面對民警詢問,孩子十分抵觸。很多留守兒童實際上過著獨居生活,身邊沒有任何親屬,成年人對他們的保護接近真空。“在一些農村,被傷害的留守兒童能夠獲得的社會支持微乎其微。”長期致力于兒童保護的成都市云公益救助會理事長傅艷指出,農村安全隱患較多,性侵等事件的發生與父母照管缺失直接相關。
業內專家及基層教育界人士呼吁,當前應盡快調動NGO組織、專業心理機構等廣泛的社會力量,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開展疏導和干預。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開玉、撒拉溪中學校長孫志鵬等人認為,關愛留守兒童重點要關注其心理健康,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組織專業的心理輔導機構或社工機構進校園、進家庭,把工作重點放在初中、小學階段。
這些機構可重點開展兩方面工作:一是對留守兒童開展常態化心理健康教育,用專業技能彌補學校心理輔導師資不足的短板;二是對在職教師開展心理教育輔導培訓,使其具備發現學生心理問題苗頭、緩解其心理壓力的能力。
與此同時,要繼續降低留守兒童赴城市入學、升學的門檻,探索制度化消減留守兒童數量的途徑。“2005年到2010年全國流動兒童增加了40%多,而留守兒童只增加了4%,這說明帶子女進城是大趨勢,我們應當為此創造更好的條件。”段成榮指出。
專家表示,在城鎮化過程中應解決只有勞動力流動,老人和孩子留在農村的問題。要鼓勵以家庭為單位的完整流動,實現家庭城鎮化,從而落實父母的監護教育責任。可先在有條件的城市試點,對于帶著孩子或老人流動的予以制度保障或獎勵。
此外還要支持農村打工者返鄉創業、就業,在實現家庭團聚的同時,還能帶回技術、資金,振興地方經濟。潛山縣天柱山鎮河西村掛職第一書記許紹竹認為,要讓留守兒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必須使農村經濟發展起來。
專家建議各地在鼓勵創新創業中,目光要轉向打工者。為回鄉創業者提供銀行貸款、市場推廣、稅收鼓勵、法律援助等服務,對回鄉就業者監督企業為其提供養老、醫療等保障,使其安心就近工作,教育子女。
根據給定資料,概括留守兒童突顯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
要求:問題概括全面準確,建議可行有針對性,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童留守兒童存在生活失助、學業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有如下對策:一、專業心理機構對兒童進行心理疏導。成立專業心理機構等廣泛的社會力量,對留守兒童開展常態化心理健康教育,對在職教師開展心理教育輔導培訓,使其具備發現學生心理問題苗頭、緩解其心理壓力的能力。二、政策扶持。降低留守兒童赴城市入學、升學的門檻,探索制度化消減留守兒童數量。三、支持家庭為單位的完整流動,實現家庭城鎮化,從而落實父母的監護教育責任。四、為打工者返鄉創業、就業提供扶持。支持農村打工者返鄉創業、就業,提供銀行貸款、市場推廣、稅收鼓勵、法律援助等服務,使其安心工作教育子女。
給定材料:
打開手機上的外賣APP,下單,坐等快餐送達,這已經成為不少學生、上班族日常訂餐的首選方式。今年,網絡訂餐成為繼“網絡直播”之后又一個通過互聯網迅速“火爆”起來的行業。可是這些快餐是從哪里出爐?衛生條件怎么樣?做飯的廚師手藝怎么樣?有沒有健康證?如果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該誰來維權?找哪個部門投訴?
小趙是A市一家咖啡館的服務員,因為工作的關系,她和身邊的同事經常通過手機叫一份外賣解決中午吃飯的問題。A市某咖啡店前臺服務員小趙:“最先考慮到是衛生、安全,首先考慮它是不是有衛生許可證,如果是附近店面的話,我們可以去店面里面去看一下。”
消費者:“先要看它們有沒有門面,然后去沒去過,或者是常不常在他們家吃,如果沒有門面的話可能會考慮的少一點。”
其實小趙她們的擔心不無道理,《第一新聞》曾經對A市個別網絡訂餐經營者進行了調查,通過跟蹤送餐員,記者發現,一些表面光鮮,聽上去“高大上”的外賣,其實不少都來自沒有資質的小作坊。這些地方不僅衛生條件差,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一個房間里既住人還做快餐的情況。
和衛生條件不盡如人意形成極大反差的是,如今外賣業務已經占到大部分實體餐飲店營業額相當大的比重,有的中餐館甚至能達到50%,而且還有日益擴大的趨勢。不少想經營好外賣業務的從業者告訴記者,在實際操作中他們發現網絡訂餐還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
A市某咖啡店老板:“例如說客人訂了咖啡或者訂了飲料的時候,我們搭配一些其它的東西,可是這些是不是在我們的經營范圍之內,這個時候我們就打電話去咨詢一下平臺,假設我們要上那些產品,是不是可以,我們得到的答案就是:你的地盤你做主。”
業內人士透露,在網絡訂餐興起之初,第三方平臺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對于要求加入平臺的商家可以說是“來者不拒”。S省食藥監部門在前期調查時也發現,“無門檻”是這個行業早期暴露出來的最大問題。
S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處長表示:“可能在入網的餐飲服務者的要求上沒那么明確,所以說會造成廣大群眾所看到的所謂的‘黑店’。”
而面對網絡訂餐這個新生事物,相關監管部門的管理還在摸索當中,于是一段時間內,網絡訂餐行業就出呈現出了無門檻、無監管、無政策法規的“三無”狀態。
隨著“網絡訂餐”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頻繁使用,無門檻、無監管、無政策法規的“三無”狀態急需改變。11月21號,S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的《S省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出臺,為網絡訂餐確定了規矩。
記者注意到,針對目前絕大部分“網絡訂餐”經營者都是和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等第三方平臺合作,新出臺的辦法中特別提出對第三方平臺的監管。
S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處長指出:“要求它一個是要備案,對我們入網的餐飲服務提供者要求對兩證,一證一照,就說是一個是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另外的話,要求對(商家的)經營活動的實體進行一個檢查核實。”
而在處罰方面,管理辦法將商家和平臺進行了“捆綁”。S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處長強調:“如果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首先是沒收主體的違法所得,就是進行相應的處罰,如果對消費者造成了健康的危害的話,我們對第三方平臺有一個連帶責任。”
在業內人士看來,讓第三方平臺成為網絡訂餐品質保證的第一關,這樣的舉措應該能起到更為實際的效果。A市某餐廳經理秦先生:“這樣第三方在監督的時候,它們會更加細致,更加的嚴格,對我們整個(外賣)行業來講也是好事兒,對咱們的消費者也是一個保證。”
同時,管理辦法還對餐飲配送過程中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明確要求。某知名專家建議:“第一個,要求配送的人員要有健康證,取得有效的健康證明,同時對他配送過程的配送餐具要達到食品級的,要標注它烹飪的時間、地點,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消費者手里。”
S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表示,因為現在食品的經營業態在不斷出新,將來業態是不可掌控的,監管思路也會隨時進行調整。對此,不少消費者和餐飲從業者認為管理辦法還有可以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A市某餐廳經理秦先生:“你比如說,從源頭上去控制一些不好的原材料,咱們的政府部門和監管部門還是從源頭這些原材料上來講,來杜絕它(劣質原材料)流入咱們的市場。”
某咖啡店前臺服務員小趙:“我希望提供外賣餐的商家可以提供它們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和員工的健康證,最好可以放到網上,我們在購買的時候,也可以放心的去選擇它們家。”
1、請結合給定資料,概括網絡訂餐中存在的問題
要求:問題明確,條理清晰,不超過150字
2、針對網絡訂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要求:建議合理可行、有針對性,300字以內。
2017廣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參考答案
1、網絡訂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餐館方、第三方平臺、監管部門三方面。具體為:一是部分餐館無照經營,沒有資質;衛生條件差,甚至沒有門面;食品存在隱患;二是第三方平臺在實際操作中不規范,對商戶低門檻,低要求,隨意允許其擴大經營范圍等;三是監管部門無明確規定,缺乏相應的監管,管理尚在摸索當中。
2、針對網絡訂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餐館方要積極改善經營環境,守法經營,依法辦理一證一照,適度公開餐館資質信息;在用料取材上,自覺把控質量關,進行源頭控制,保證網絡訂餐;
二是第三方平臺要嚴格準入門檻,對合作或自營的配送企業嚴格管理,尤其強調配送人員必須持健康證上崗,同時對配送全過程實現精細化管理,做好網絡訂餐品質保障第一關工作;
三是監管部門要及時出臺約束網絡訂餐的監督管理辦法,對入網餐館嚴格備案,實地核實,明確餐館和第三方的不同責任,處罰“捆綁”,尤其強調對第三方平臺的監管;進一步調整監管思路,從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問題,保障網絡訂餐安全高效。
看過“2017廣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