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西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
2017廣西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一)
水是大自然萬物之靈魂。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也是說水有德行,能啟發君子修養自己的品行。筆者認為,國家公職人員應當“以水為師”,堅持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
一要如水之勇,激情干事。水至柔,卻柔而有骨,信念執著,追求不懈,有詩為證:“穿山透地不辭勞,至此方知出處高。千山萬谷難阻滯,終向大海做波濤”。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有成功的喜悅,也有無盡的煩惱,有波瀾不驚的坦途,也有布滿荊棘的坎坷。水的這種“勇”的品質啟迪我們,對事業的追求一定要鍥而不舍,一旦認準目標,就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堅定執著的意志和勇爭一流的激情,時刻想到肩負的時代責任和光榮使命,一心一意為民謀利益。認準了這個理,才能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排除私心雜念,積極投身到“中國夢”的圓夢之中,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只有心思用在這上面,才能擁有旺盛的工作激情,保持奮發的進取狀態。
二要如水之智,科學謀事。《孫子兵法》云:“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水因勢而變,隨境就形,或為雪,或為冰,或為霧,或為雨,或為雹。這是一種變通,也是一種智慧。現在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這是黨的集體智慧。這要求我們融入廣大人民群眾之中,時刻眼睛向下,時刻向群眾學習,時刻關注群眾的切身利益。“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要對群眾懷抱一腔真情,對群眾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不能只滿足于在辦公室聽匯報、看信息、定舉措,要深入基層去,深入群眾中去,了解實際,掌握實情,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廣集群眾智慧,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的途徑。
三要如水之平,公正行事。古人說過:水,準也,準,平也。天下莫平如水,水是公正的,它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不管放在瓷碗還是金碗,不管是平民百姓或是達官顯貴,它都一視同仁。水是公平的,一旦停留下來,深淺不一的坑坑洼洼都成了一個水平,沒有偏袒、沒有高低,所謂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這就是“水平”。水的這種公平性讓我們看到,一點兒傾斜都會破壞水面,學習水的精神,就是要做到公道正派。治事理政,貴在一個公字,難在一個正字。子曰“政者正也”。這包含兩層意思:其一,心正則公,公則不為私利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有公心在,則權色難侵。其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公平正義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標準,也是我們各項工作應該牢牢堅持的基本原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句話是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可是要攻破堅強的事物,沒有一樣勝過水。所以,我們真應該“以水為師”。
2017廣西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二)
水的精神
蒼茫大地,“水”主沉浮。城市大多因水而建,西施浣紗成就了華美的杭州故事,葛里芬湖的秀美景觀為堪培拉城增資添彩,美麗的秦淮河更是為金陵城留下來諸多動人故事。“水”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空間,增添了文化氣息,更是我們學習的對象,我們應該以水為師,學習水的“靈活變通”,學習水的“以柔克剛”,學習水的“滋養萬物”.
孔子曰:智者樂水。智者之智慧當如水般“靈活變通”.水處于天地之間,動則為溪為澗,靜則為湖為潭。水可為涓涓細流,可為奔騰江河。在天為云,在地為雨。霧、雨、冰、雪皆為水之各異形態。在堅持一直為“水”的前提下,水的“靈活變通”可謂讓人嘆為觀止。我們為人處世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常言,堅持是一種精神,殊不知有時候放棄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這種放棄,不是面對困難的一種怯懦和輕易言敗,而是一種策略,一種靈活變通。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我們舍魚而取熊掌。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欲擒故縱,我們“放長線釣大魚”.工作生活中,原則前提下的靈活變通是潤滑劑,是提升效率的保證。
水為柔,石為剛,水滴石穿,以柔克剛。以剛克剛,可能會造成破壞性損傷,而柔往往能化剛為無形。無論眼前的困難多么艱巨,以柔力“小火慢燉”,即便是微小的力量,也可能會做出巨大的功績。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內家功夫,強調的就是“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柔力借力打力,可以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意外效果。風和太陽曾經打賭,看誰能讓老農脫掉身上的棉衣。風的剛力帶來的肆虐和寒冷,只會讓老農把身上的衣服越裹越緊,而太陽以輕柔的陽光輕輕地撫摸給老農帶來了溫暖,老農主動地脫掉了身上的棉衣。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所謂的“狼爸虎媽”可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更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無論我們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我們應該氣定神閑,靜下心來,想辦法,一點一點去解決;工作中,我們無論遇到多么艱巨的任務,我們須記住,欲速則不達。
水滋養了世間萬物,是一切生命之源。人世間的一切生物,皆以“水”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泓清泉。大旱逢甘霖,更勝“雪中送炭”.水以無私的奉獻精神,滋養了萬事萬物。水對萬物滋養以后,更是無欲無求,自甘于下,這才成就了“上善若水”.當前,我們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攀升。然而,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老百姓住房、醫療、就業、教育等問題依然凸顯,我們還有數以千萬計的扶貧對象和低保群體。我們是這個社會的一員,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向“水”學習,為這個社會做出哪怕是一點點貢獻,如果這個社會能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而有一點點的不同,我們就是無愧于時代,無愧于社會,無愧于自己。
水的靈活變通和以柔克剛教給我們的是做人做事的智慧,而水的“滋養萬物”提升的則是我們的情操和德性。讓我們以水為師,將水的精神化作生動的實踐,為更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2017廣西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三)
為政者當以水為師
“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重要如此,卻善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而不奪。在拜金主義、物欲主義被奉為處世圭臬的當下,我國部分公務人員也遭受侵染,以權謀私現象屢禁不止。同志曾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形成清正廉潔、有序高效的行政風氣,為政者當以水為師,勤修官德。
為政者當簡單如水。落雪成冰、暖而化雪、熱而轉汽,這個由一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組成的自然界最簡單的化合物,演變出千般形態萬種風情,卻始終本質如一。反觀當下丑態百出的各類官場案件,貪污者有之,公報私仇者有之,以權謀色者有之。嘗到一絲權利的甜味,就一發不可收拾。孰不知甜味只是包裹著毒藥的糖衣,于是原本清正本質被扭曲,最初工作的熱情逐漸被私心吞噬,為人民服務的手腳戴上了權財的鐐銬,最終身陷囹圄。為政者手握人民賦予的權力,面對眾多利益相關方,自然會受到各種誘惑。一旦被誘惑拖下水,就難以擺脫“與之俱黑”的命運。因此,為政者只有簡單如水,不忘初心,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銘記于心,方能贏得人民的支持。
為政者當水滴石穿。“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柔軟如水,堅硬如石,水滴千日不足穿石,水滴萬日磐石得穿。為政者怕的不是艱難險阻,而是堅持不懈。原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在任六年里寫下厚厚29本民情日記,修建公路、引進資源、集中土地,小崗村的面貌煥然一新。29本民情日記記錄的是他點滴的堅持,為政者當水滴石穿,沈浩的民情日記是為政者的榜樣。在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很多基層工作人員吃了閉門羹就不跑第二次,碰了一鼻子灰就撒手不管,不求政績顯著,但求平安無事,這樣的庸政懶政做法與沈浩同志形成鮮明對比。“有志者,事竟成”,為政者在工作過程中必然會會有不被理解的時刻,只有充分發揮水滴石穿的精神,工作才能順利推進。
為政者當靜水流深。水,以靜的姿態貼近自然,卻能容納百川、奔騰萬里。為政者當如水,靜水方能流深。媒體曾報道過原廣州書記____有著超強的“體育才能”,他是足球比賽中進球最多的人,是龍舟大賽中總能帶隊奪冠的人,是下水三次就能橫渡江湖的人,實際上這些榮譽都是旁人讓給他的。榮譽加身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早已為人詬病。功成不居在當下的官場少有蹤跡,部分政府工作人員一有點小功績就敲鑼打鼓,甚至別人的功勞也要千方百計歸在自己名下,生怕領導忽視自己。領導干部的價值在于人民群眾的認可,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官的有多大本事多大功績,他們了然于心。為政者當如水,干起實事一往無前,面對榮譽波瀾不驚。
為官者“不患無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為官修德,為政者當以水為師,本著簡單心態,堅持干實事。也唯有如此,為政者才能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人民才能擁護、支持政府的事業,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才能奮然前行。
看過“2017廣西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