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公考申論范文參考
黑龍江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一)
隨著經濟建設步伐加快,建筑用砂需求激增,砂石價格持續走高,普通的砂石資源變成了讓人眼熱的“軟黃金”。大量非法采砂船涌入長江干支流,一時間,過度開采、亂挖濫采江砂盛行。鐵鏟過處,留給河道的是千瘡百孔的傷痕。報告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法治是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保護河道安全,必須重視法治,要善于運用法治的力量守護水生態文明。
科學立法,加強制度保護,夯實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根基。在暴利的驅動下,河道非法采砂活動屢禁不止,不僅給河道及防洪安全造成威脅,也給水生態文明建設造成一定的危害。建設水生態文明,必須實現最嚴格的制度,用制度保護環境。亞里士多德曾說,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本身又應該是制訂得良好的法律。以長江非法采砂為例,行政處罰產生的震懾力遠遠不夠,違法成本過低,是非法采砂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為了維護正常的水事秩序,保證河道防洪等方面的安全,必須嚴格科學立法,通過追究河道非法采砂者刑事責任,加強制度保護,守護水生態安全。
嚴格執法,加大打擊力度,筑牢水生態文明建設防線。目前長江河道管理管理上尚缺乏銜接,在執法過程中,支流、湖泊往往成為違法采砂船躲避干流上高壓嚴打的避風港,一些河流濫采亂挖現象依然十分突出。要達到依法、科學、有序的采砂管理目標,需要加強部門管理合作,加強日常巡查監督,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有效維護河道安全。我們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創新執法方式,加大執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秩序,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
水生態文明是支撐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為主體的人水和諧文化倫理形態,是生態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礎內容。如何用法治的剛性力量守護好水生態文明,是一個亟待解除的問題。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標本兼治,以法治守護水生態文明,確保人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
黑龍江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二)
確立道德建設機制 共筑文化強國夢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道德建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基。然而,當下“扶不扶”、“王林大師”、“優庫門”等等本不該成為問題的問題,頻頻成為社會焦點,拷問著道德良知,折射出價值觀錯位、道德滑坡、誠信缺失等弊病。如不及時整治,勢必引發道德危機,甚至國將不國。為此,政府應果斷拿起法治武器,讓法治為道德建設撐腰,開啟道德建設源頭之活水,匯聚起強國興國的偉大力量。
確立道德建設機制,構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夢,政府必須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納入法治軌道,使其固化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中華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圖騰,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其興衰直接關系整個民族的興亡,關系中華傳統血脈的延續。令人疼惜的是,傳統文化有被邊緣化、娛樂化、庸俗化的趨勢明顯,各類“秀”爭相比丑、各式“門”頻刷底線,為什么會這樣,國人緣何如此重口味?毋庸置疑,這是由社會道德迷失,精神缺“鈣”所致,如不正視,即便僥幸富了,也只是外強中干的“空心菜”、“暴發戶”,唯有從構建道德機制入手,正本清源才是治本之策。為此,政府應把中華傳統文化作為建設文化強國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國家建設、社會管理同步籌劃、同步部署、同步實施,構建起政府主導、社會配合、國民參與的道德踐行網,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確立道德建設機制,構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夢,應建立保護英模切身利益機制,解決英雄后顧之憂。建立英模保護機制就是保護正義,保護英模就是守護希望。回望過去,正義缺失、精神迷失、冷漠無情等問題,曾經是道德建設的“痛點”,是國人心中難以忘卻的記憶,引起了關注,促進了道德的重構,涌現出了很多道德模范,舍身勇斗歹徒的青年學子——柳艷兵、易政勇就是其中代表,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同時,也值得反思,英雄保衛了人們,我們用什么來保衛英雄?難道唯有被廣泛關注一條路可走嗎?為此,政府亟需建立健全英模典型保護機制,把宣揚保護英模行動上升為國家意志,給英模保護一個正式名份,讓制度惠及英雄。
確立道德建設機制,構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夢,應建立完善典型激勵機制,使之規范化、常態化。習高屋建瓴地指出,“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典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可喜的是,在全國上下的努力下,學做典型成為時代風尚,為鄉親守護光明38載的農電工--葛春,子債父償的誠信老爹--李開誠等“最美”人物相繼涌現,社會風氣為之一新。宣揚典型只是上篇文章,激勵典型是下篇文章,兩者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制度遠比激情更可靠,激情退卻過后,用制度給典型淬火,方管長遠。藉此,政府應把典型激勵納入文化強國建設機制中,打造以激勵機制為核心的典型孵化器,讓典型在激勵機制的引領中遍地開花、結果。
確立道德建設機制,共筑文化強國夢是筑夢工程,是良心工程,是民族成長進步的階梯,是國之大事不得不察。政府應充分運用法治思維,把道德建設納入法治軌道,為道德建設機制裝上“安全閥”,用有力的制度道德實踐,宣揚傳統、宣揚典型、保護典型,讓人人成為道德建設的參與者,共圓文化強國夢。
黑龍江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三)
進取中不失平常 平常中常懷進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語道出我們為人處事的準則,那就是不斷進取;“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為人處事不必浮躁,要淡泊寧靜,回歸平常。進取心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氣,平常心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進取心是我們為人處事應有的態度,平常心是我們為人處事應秉承的原則。
以平常心做人、進取心做事。做人不必過多在乎自身榮耀,做事則必要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如《大學》所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就是以平常心做人,“治國”、“平天下”則是古人對進取心做事無言的宣誓。范文正公曾在《岳陽樓記》中這樣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以平常心做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無論身處何時、身在何處,都胸懷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做事則以進取心對待,爭氣必然!平常心做人、進取心做事證實我們中華民族經典的為人處事價值觀,我們應當踐行。
以進取心做人、以平常心處事。做人不能庸庸碌碌,要有所作為;處事不必浮夸爭風,應百年如一日。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家喻戶曉的一句話——當我回首往事,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鄧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其中經歷無限艱難困苦,這都沒有打垮他,“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他最真實的寫照。在下放期間,他成為一名真正的“工人”,受到工友們的擁護和愛戴,做事認真,把最平凡的事當一生中的事業來做,這就是以平常心做事的榜樣。
平常心與進取心是一種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 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看過“黑龍江公考申論范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