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考申論范文參考
江西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一)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購物方式,更為我國信息化建設發展提供了契機和途徑。電子商務是企業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重大戰略,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完善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在當前我國信息社會的建設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改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推動法律和政策體系建設。目前電子商務法律法規以及標準體系急盼建立,電子商務信用機制亟待制訂。政府應針對電子商務交易、信用、物流、供應鏈協同、融資服務等環節,制訂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開放性、兼容性的法規、規范、標準,維護電子商務交易秩序,防范交易風險。從而避免“電商大戰”此類兩敗俱傷的事件發生,從制度和法律上保障我國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
完善物流體系,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良好支撐。我國電子商務的供應鏈、運輸鏈、信息鏈、服務鏈等配套環節還很不完善,支撐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各大平臺亟待健全。尤其是我國的物流體系遠遠落后于電子商務的需求,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應結合城市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送體系建設、鄉鎮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建設,鼓勵整合利用現有物流配送資源,建設物流信息協同服務平臺和共同配送中心,完善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體系。
鼓勵創新,提高電子商務企業的競爭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鼓勵電子商務服務技術和模式創新,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我國自2012年以來之所以一再上演“電商大戰”,根本原因就在于電商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導致同質化嚴重。因此,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要想實現新的突破,必須要加快創新步伐,加快新技術、新成果、新模式的應用轉化,形成差異化優勢。
當前我國正處在信息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是在新形勢下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級政府機構要高度重視電子商務,以促進電子商務創新和服務平臺完善為核心,深化電子商務和實體經濟的有機融合,優化電子商務環境,打造電子商務產業鏈,提高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讓我國經濟騰飛的駿馬在平穩通暢的信息高速公路飛馳。
江西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二)
以精細管理之器 琢社會發展美玉
“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如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自能美玉既出。社會的管理、社會的進步也正如美玉雕琢的過程一樣,需要不斷地推敲,深入地雕琢,精細化地治理,立足于細,才能讓社會治理美玉既出,意味深遠。
精細化管理可見微知著,見小知彰——為社會治理安裝定盤星。“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任何小問題一旦“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都必將如“螻蟻潰穴”般,分崩離析,一瀉千里。《黃帝內經》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病于未發之時,扼問題于萌芽狀態,才是大智所趨,才能防微杜漸,防范未然。而現代社會發展中,智能技術的運用,互聯時代撲面而來,大數據深耕細作,則為社會健康運行裝載精確導航,及時了解社會問題,明確社會發展方向;也為社會治理安裝顯微鏡,洞悉世間百態,找準病根,精準治療,做到見微而知著,見小而知彰。
精細化管理可博觀約取,博采眾長——為資源利用裝上過濾器。當下從政府到社會,行政效能低下,機構臃腫;治理雜亂無序,政策僵化,都直指資源配置不盡合理,而引發行政資源、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極大浪費。而精細化管理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優勢,將互聯網與社會管理的不同環節進行深度融合,在浩瀚的資源寶庫中,實現資源的深度挖掘,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盲目攤大餅,廣灑胡椒面”的尷尬。通過精細化管理觸發社會治理的“馬太效應”,讓社會的積極要素無限放大,讓社會的消極因子及時摒除。
精細化管理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道德重塑裝上傳感儀。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為社會的物質進步提供強大內驅力,然而,社會問題也相伴而來,不斷滋長。道德滑坡,誠信危機日益凸顯,岌岌可危。“摔倒老人扶不扶”拷問的不僅是人心,考驗的更是社會治理能力。社會中“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悲劇不在少數,不遵規崇德的現象也大有存在。故此,不僅需要政府宏觀管理層面運籌帷幄,更需要政府在微觀層面做好精準化的設計和落實。也唯有此,才能讓失信成本增加,讓誠信精神弘揚,讓社會存正義,去虛偽,為崇高道德重塑傳導新的價值理念。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社會管理更應如是。唯有精細化的社會管理,才能為社會問題精準把脈,才能為資源合理利用再添新枝,才能為社會發展傳遞正向力量,才能讓社會進步做到“胸中有丘壑,鑿石堆山河”。
江西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三)
重建社會誠信需要“正能量”
社會誠信建設,是關乎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習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讓老百姓的生活充滿陽光、正義、希望和幸福。”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倉稟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向往“知榮辱知禮儀”的社會風氣。從榜樣的力量引導人們擇善而從,凝聚正面陽光的向上力量,弘揚、傳播正確的價值取向,團結奮進,激濁揚清,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是我國文明發展道路上必須經歷的歷練。
何為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因素,它涉及法律、制度、文化、輿論等方面。正能量就像是一種助燃劑,可以把每個人的力量和希望點燃;正能量更像是一盞導航燈,可以將社會中的霧霾和茫然撥開。然而社會道德進步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道德前進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陣陣劇痛,呈現出一種螺旋式上升趨勢。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在精神文化生活領域,令民憂的有誠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小悅悅”事件讓人們看到了人性的冷漠與殘忍;“瘦肉精”、“毒生姜”、“雞”等食品安全問題是讓人們看到了企業道德的缺失;老奶奶“跌倒”后無人攙扶讓人們看到了整個社會信任感的巨大空洞。如何重建社會信任,給當前社會一劑充滿正能量的強心針,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營造“扶正祛邪”的社會環境,樹立道德模范,傳播正面陽光的正能量。雷鋒精神是一種對人民友愛、互相幫助;郭明義是公而忘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羅陽身上是求真務實、攻堅克難的敬業精神。他們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尋找最美教師、最美醫生、最美村官……“最美”是中國人今年提到最多的詞匯。“最美”成為流行詞匯的背后,是社會“正能量”逐步成為社會主流,并逐步顯示出其對于社會風尚的引領作用。我們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尤其是各級政府的宣傳部門要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當然,社會信任的重建除了民眾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政府率先以身作則。俗話說:人無信不立,政無信不興。政府公信力是社會信任的基礎,增強公信力,匯聚正能量,也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和監督。企業要嚴格遵守相關制度和法律,政府加大執法力度,并通過各種媒體多方面宣傳榜樣行為。相信在政府,企業,個人和媒體等多方面的努力下,全社會定能形成合力,讓社會信任的正能量充實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社會誠信的建設需要從政府到基層百姓,從模范身上汲取道德的力量,從政府的誠信示范引領全社會的誠信建設。注重當下,著眼長遠,讓正面向上的陽光“正能量”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讓社會信任的正能量真的可以在每個人的心間,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綻放她最美麗的幸福之花。
看過“江西公考申論范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