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間最佳飲食吃什么
第一天早餐:考生也許會緊張,如下配餐能舒緩壓力
1)燕麥片雞蛋粥;
2)饅頭(或蔥花蘿卜絲餅);
3)西紅柿炒豬肝。
4)香蕉一根,核桃一個;
5)帶檸檬水一杯400ml左右。
第一天午餐:早上一場考試消耗的能量比較多,所以中午米飯為主(八分飽即可)
1)粗糧飯(粳米50%,綠豆赤小豆小米等50%);
2)香菇菜膽,涼拌黃瓜;
3)清蒸魚,雞腿;
4)絲瓜湯
5)__奶一杯。
6)天氣熱易犯困,可帶葡萄糖水一杯或薄荷水400ml左右。
7)蘋果一個,考完吃。
第一天晚餐:
1)粳米干飯;
2)炒空心菜,炒莧菜;
3)涼拌海帶+金針+胡蘿卜絲;
4)紅燒排骨,豆腐蒸魷魚;
5)腐竹菠菜湯;
6)橙一個。
第二天:早餐:
1)二米粥(粳米+小米);
2)豬肉包子,發糕等面食;
3)青椒肉絲;
4)水煮雞蛋;
5)香蕉一根,核桃一個
6)葡萄糖水。
第二天午餐:
1)粗糧飯(粳米50%,薏仁米高粱米蕎麥等);
2)炒五__(芹菜+淮山+黑木耳+松仁+胡蘿卜丁);
3)上湯菠菜;
4)清蒸鱸魚;
5)鴨血豆腐玉米湯;
6)__奶;
7)帶迷迭香或杭白菊水一杯,400ml左右
第二天晚餐:
1)湯面,或稀飯,或干飯,都可以;
2)蒸地瓜(或土豆);
3)魚香茄子;
4)蝦仁韭菜;
5)果菜汁(蘋果+胡蘿卜+紫甘藍+小黃瓜)
高考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
1.一日總能量略低于平日水平。
2.烹調方法清淡,不用煎炸燒烤,烹調油適當減少。
3.增加蔬菜供應量,特別是各種綠葉蔬菜。
4.主食總量下降,適當增加全谷、薯類的比例,保持血糖穩定,并供應充足的B族維生素。但如果平日很少吃豆類、薯類等,不宜一次吃太多,避免腸道脹氣或消化不良,宜少量添加,循序漸進。
5.午餐、晚餐七八成飽,避免影響飯后的學習。兩餐間少量加餐,以水果、酸奶為宜。
6.盡量少吃各種甜食和含香精色素的加工食品。
7.嚴格預防食物過敏和中毒,不吃來源可疑和以前沒吃過的食物。
8.如果食欲不振或消化功能下降,宜供應助消化藥物和復合維生素。
填報高考志愿有什么技巧
填報志愿的過程中,如果能正確把握填報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因此,考生要處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間的梯度要正確處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高考填報志愿各批次的第一志愿很重要,特別是一些院校第一志愿滿額率高。但這并不能說明二、三志愿就不再重要。
在每年的錄取中,總有一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錄取第二志愿,甚至通過調劑、降分才能完成招生計劃。因此,不能因為第一志愿滿額率高就忽視第、三志愿填報。在各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注意拉開梯度,慎重填報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為了提高生源的質量,通過政策規定和志愿分數級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擇優錄取部分高分考生。
要冷靜、理智。考前報志愿的考生不知道自己能考出什么水平,復習正處于沖剌階段,壓力很大,往往不能冷靜對待填報志愿。
考后估分報志愿的考生擔心估分不準,或者因為考得不好影響心態。分數公布以后再報志愿的,有些考生發揮不理想,不能面對現實,情緒低落。
無論屬于哪種情況,我都要一再強調,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地進行分析,不能讓一時的情緒變化左右填報志愿的傾向。
不要盲從。填報志愿時同學間會相互討論、相互商量,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難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
一個同學報某個學校某個專業,其他水平相當或分數相近的同學也想報這個學校這個專業,容易造成扎堆。各人的實力不一樣,愛好興趣不一樣,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現象對高考錄取是很不利的。
選擇大學的時候,不僅要結合你分數,還要看往年的錄取線,其次是要看專業的受歡迎度,太熱門的專業它的錄取分數線是很高的,尤其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學校,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
高考期間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1、飲食一定要注意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在高考期間能夠發揮出好的成績,刻意給孩子每天吃大魚大肉,這樣的方式是嚴重不可取的。高考期間的飲食一定要以清淡為主,保持和平時一樣的飲食習慣即可,不要為了補充營養而刻意多吃,如果高考期間拉肚子了,后果會很嚴重。
雖然高考期間飲食不要多吃,但也不能走極端而故意少吃,飯吃不飽身體就無法將大量的血液運輸進大腦,這樣同樣會影響考生在高考期間的狀態。
2、心態最影響發揮
其實高考期間最影響發揮的便是考試心態,很多考生心態不好,緊張其實是因為害怕自己高考時發揮不好,從而給了自己過多的壓力,壓力越大反而越影響發揮。
在考試的時候,只需要將高考當作平時普通考試去對待即可,很多考生在高考期間往往因為過度緊張而導致發揮不佳。
高考也不是只有一門單獨的考試,它是很多科目的綜合考試,一門科目沒有發揮好并不代表著后面的科目也會有不佳的發揮,只要能夠把握住后面的考試,一樣可以考出讓考生自己滿意的成績。
高考后的注意事項
高考完后,考生心理壓力容易和考前形成落差,表現出不一樣的狀態:有的考生感覺良好,認為答題還不錯,表現出放縱狀態;有的考生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答題又失常,心里難過,煩躁、焦慮,心里內疚,認為愧對父母。對于孩子表現出來不同的情緒反應,家長要留意觀察,做好心理疏導。
可能有部分考生認為高考已結束,順手就把準考證給扔了,其實準考證是不能丟的,一是后面報志愿還要用,比如填準考證號,準考證丟了,萬一記不住自己的考號了,準考證剛好派上用場。二是在被錄取大學報道時,要帶上準考證,要確認你是不是被錄取的考生。三是網上查詢高考分數和錄取情況要用準考證。四是可以把準考證作為紀念品留著,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人生能有幾回搏?留著準考證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