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經典范文
2017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經典范文(一)
這是一場從未停止過的不見硝煙的戰爭。錢學森艱難回國的故事告訴我們,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意識到,所有的戰爭都沒有人才戰爭更為根本與關鍵。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有了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北宋思想家胡瑗就人才之于治國安邦的關鍵作用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近千年的歲月流轉中,這一論斷的正確性反復得到印證:重視培養人才、善于引進留住人才、能夠高效運用人才的國家在科技和經濟方面都能領先于世界,反之則會出現衰退。
與時俱進,育新才。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黨和國家歷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凝聚了大批優秀人才,并努力發揮各類人才作用。但我們依然要看到一些問題:高級技工缺乏、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短板、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與社會脫節等等依然嚴峻的擺在我們面前。因此,我們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更加重視創新性,在領導干部的培育上、在高級技工等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上要以實際社會需求為導向,從而為國家輸送源源不斷的新型人才。
唯才是舉,廣引才。一個大國要真正崛起,僅靠培養世界一流人才還是不夠的,還必須能夠挽留和引進人才,能夠在全球爭奪頂尖人才。當前我國人才大量以留學、移民等方式流失到海外,而海外留學人才回歸比例偏低,導致我國本國人才流失嚴重。人才資源的大量流失增加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后繼乏力的風險,科技精英、文化精英、金融精英的流失不僅影響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軌,也限制了文化實力與競爭力的提升。所以,我國政府仍需要在軟環境建設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創新創業環境,以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
科學用人,用對才。蘇軾曾說:“人各有所才,才各有大小,大者安其大而無忽于小,小者樂其小而無慕于大,是以各適其用而不喪其所長”。我們做到了吸引留住人才,還必須做到知人善任,無論是大才小用,還是小才大用,亦或是有才不用都是對人才的浪費,只有量體裁衣,才能合理的運用人才資源。大學生村官是黨政干部隊伍的后備人才,他們更是高素質高知識的代表,我們必須要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為他們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使他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力量。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縱看古今多少興廢存敗,莫不是人才的競爭。展望未來,人才活力充分涌流,發展動力競相迸發,這注定會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競賽,它與我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人才發展所指向的“強國”目標,也許需要一代乃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達成,但貴在不停步,貴在能堅持,貴在用智慧。人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我們每一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人才之基終將托舉起一個民族的復興偉業。
2017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經典范文(二)
以發展新能源引領我國能源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曾說過:“人類社會歷史上,曾經有很多技術革命,但是仔細分析,只有能源來源及使用方式的根本性改變,才能整體上改變人類的經濟社會面貌,才是根本的革命。”這句話揭示了能源革命的重要地位。當前,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洶涌澎湃,我國也應順勢而為,積極發展新能源,引領能源革命,發揮其對經濟社會的全方位帶動作用。
發展新能源是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迫切要求。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能源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關鍵時期,能源消費強度較高,能源供應趨緊,對外依賴性強。隨著國民經濟的繼續發展,這種情況還將進一步加劇,能源安全形勢嚴峻。對此,在提高現有能源利用率,加強“節流”的同時,還有必要積極開發對石油、天然氣等對外依賴性強的能源具有替代作用的新能源,注重“開源”。黨的報告就明確指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可見,發展新能源對于維護我國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新能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21世紀人類文明的旗幟和方向。生態文明主張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保護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動開展生態建設,實現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但傳統的化石能源從開采到使用,都會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破壞,如煤炭開采會破壞地表植被,長期開采會造成地表沉降,誘發礦震、地表塌陷等問題。煤炭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污染。與傳統的化石能源相比,以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具有清潔、高效、綠色的特征,正是從根本上解除工業化模式造成環境和生態危機難題的答案。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美麗中國,發展新能源理應是實現生態文明的主要路徑。
發展新能源是增強國際競爭力的現實需要。曾指出,新能源產業正孕育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紛紛將新能源產業作為其擺脫危機,實現經濟復蘇和后危機時代經濟發展的驅動,對全球經濟競爭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在國際分工中處于中低端位置,產業層次不高,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不強。目前新能源產業尚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各國之間的差距還不是很大。順應世界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潮流,以發展新能源產業為突破口,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有利于我國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優勢,促進我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發展新能源是維護我國國家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積極發展新能源,帶動光伏、風電、電動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引領民眾生活方式向低碳節能的轉變,我國經濟社會必將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2017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經典范文(三)
未雨綢繆方能安全生產
“禍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海恩法則”傳遞的是一種安全管理模式,即發現并控制安全危險征兆,通俗點講,就是未雨綢繆。但令人遺憾的是,長期以來,許多公共管理者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面對S市的“胡蘿卜火災”這樣的重大事故,恐怕有太多的責任人要為此承擔責任。正所謂安全生產,得之于嚴,失之于寬,只有未雨綢繆方能筑牢安全生產之堤。
安全之于生產重于泰山,這是毋庸置疑的鐵律。但是從各重大安全事故的事后查處結果來看,幾乎所有發生事故的企業,背后都存在著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安全隱患。“誰會想到胡蘿卜也有危險”的安全意識的缺失不僅存在于工人,更存在于企業管理者以及政府監管者的安全生產管理。從最近發生的昆山粉塵爆炸事故可以看出,企業生產安全隱患絕非僅此一地。這樣的企業養癰遺患多年,相關管理部門走形式、走過場的安全監管失責顯而易見,也為所有忽視安全生產、單純追求GDP的地方敲響了警鐘。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亡羊補牢”式的安全管理思想已成為當下眾多事故的事后處理途徑。但在安全生產的問題上,我們的事后補救,是以“亡羊”為慘重代價的。這種傳統的安全生產管理是被動的安全管理,是在安全生產活動中發生慘烈事故后,通過總結教訓,進行安全管理。對于安全生產,還是有重要作用的。而對于職業病隱患等其他隱性安全事故的防范,作用則微乎其微,因為職業病一旦出現,對于病患造成的傷害是無法補救的,因此僅僅“亡羊補牢”還遠遠不夠。
未雨綢繆的意義則遠超“亡羊補牢”,它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是以最大的努力來排查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控制安全危險征兆。未雨綢繆之于安全生產,就似安全帶之于司機,意義重大。在企業生產一線,不可避免地隱藏著大大小小的安全隱患,尤其對于高危企業,稍有松懈,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就極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著名的“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黑龍江中儲糧大火、中石油大連分公司油罐爆炸、吉林德惠特大火災事故、煤礦事故以及塵肺病等職業病的不斷出現,都反復告訴我們,目前有必要將安全工作重點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督”上來。這是堵塞安全生產“致命漏洞”、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遏制安全事故的根本之策。
一再強調,安全生產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絲毫放松不得。安全生產,關系到職工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企業發展和穩定大局。無論是“海恩法則”還是“墨菲定律”都告誡我們,未雨綢繆的安全意識時刻不能放松,只要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不及時解決問題,不迅速消除隱患,就會釀成事故。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重視已有的危險,還要主動地去識別新的危險,變事后管理為事前與事中管理相結合,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動權。
看過“2017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經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