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考申論范文參考
天津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一)
長期以來,部分黨員干部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這些弊端腐蝕了黨員的黨性宗旨,割裂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侵害了廣大公民的合法權益。它們猶如中國健康軀體上的病毒,如不對癥下藥、直達病灶,黨組織就會腐爛,黨就會走進歷史和現實的死胡同。因此,我們要堅決轉變工作作風,塑造“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黨性標桿。
堅決轉變作風,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是出發點。羊群行動靠頭羊,作風轉變靠干部。領導干部就是轉變工作作風的領頭羊,他們的言行舉止能帶動工作人員令行禁止、能引領人民群眾所思所想、能營造經濟社會良好風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確立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宗旨作風,贏了歷史和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黨中央,始終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的態度和信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今天,強調反“四風”,實施“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真正把作風建設落到實處,為黨的執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堅決轉變作風,深入貫徹群眾路線是切入點。堅持走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總結歷史經驗的必然要求,是不斷深化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論斷,是不斷應對化解國際國內風險挑戰的根本保證。轉變作風就是要牢牢牽住群眾路線這個牛鼻子,才能出實招、見實效、得實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一年多來,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腳上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百姓,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把黨的服務理念、惠民政策深入到最廣大人民群眾中去,為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作風考卷。
堅決轉變作風,注重惠民改善民生是落腳點。指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也說:“要以人民群眾改善民生的呼聲倒逼改革。”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引領下,我們簡政放權,從中央到地方簡化辦事流程、縮減審批事項達上千項,激活了廣大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我們擺脫“官本位”、“官老爺”的弊病陋習,不斷解除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住房難、養老難等一系列民生問題……這些看的見的作風轉變,就像旭日暖陽照進每個人的生活,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果說我們部分領導干部作風是“雄關漫道真如鐵”,那么今天的作風建設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作風問題不是涉及一人一地的小問題,是關乎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大問題,更是關乎國家發展、民族危亡的大課題。我們要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洗洗澡、照鏡子、正衣冠,讓作風轉變直道加速、蔚然成風,不辜負歷史和人民的重托。
天津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二)
政府職能轉變 難在“化學過程”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政府機構改革,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也必須以改革政府治理方式為前提。政府職能轉變與機構改革其勢已成,必須勇于擔當、積極推進落實。
政府職能與經濟發展好比“鞍與馬”“帆與船”,良馬要配好鞍,快船要借東風。經濟形勢的變化,迫切要求政府管理層面從微觀轉向宏觀,管理方式從直接轉向間接,管理手段從以行政為主轉向以經濟與法律為主,迫切需要以改革為手段,實現政府職能轉變,以改革為動力,贏得經濟快速發展。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要突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完善市場制度,建立一個權力有限和定位恰當的政府。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的關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場“無形之手”,完善社會“自治之手”,積極主動放掉該放的權,又認真負責管好該管的事,從“越位點”退出,把“缺位點”補上,在“錯位點”糾正,注重事中事后監管,放權放活不放任,從而激發市場活力、需求潛力和發展的內生動力,爭取改革的最大紅利。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要突出政府有效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僅意味著政府部門按章辦事,依法辦事,履行作為法治政府和服務政府的職能,而且意味著治理者要以全新思維、先進理念、科學手段、更高水平去履行職責,服務發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遠不是撤并幾個部門、調整一批干部那么簡單,這些僅僅是“物理過程”,更難的是“化學過程”,是政府自己“瘦身提效、內提素質、強身健體”,自己改自己,自己給自己立規矩,自己從市場中退出來,減少干預,以完善的政府結構體系和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治理能力,把政府職能真正轉向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社會公平正義上來。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要突出解決體制機制弊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好比“候鳥”,發展環境好比“氣候”,“氣候”適宜就會吸引“候鳥”,環境不優,本地企業留不住,外地企業也不敢來。因此,湖南軟實力,必須優化發展環境;優化發展環境,必須轉變政府職能。這次機構改革,核心是轉職能、做減法。減少政府管制的事項,做到該放就放;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做到應減必減;減少辦事環節,做到能省則省;減少行政性收費,做到當免即免,切實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
這次改革確實是做手術、動奶酪,必然涉及部分干部個人的切身利益,包括身份的轉變、崗位的調整、職責的重組、權力的增減等等。各級干部在改革進程上,要時不我待,緊之又緊;在工作措施上,要精確制導,細之又細;在目標任務上,要對賬盤點,實之又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
天津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三)
正心誠意而后可為天下師
公務員是政府形象的代表者,是國家與社會事務的管理者,理應成為社會的表率。然而,現實中由于權力制約和自律的雙雙缺失,公務員濫權侵權、失職瀆職和遇事推卸責任的情況十分普遍,已成為令百姓深為不滿的嚴重問題,發展下去后果堪憂。
廣州市國土局簡文豪局長主動接待來訪群眾,并就本部門工作人員失職與服務不周問題向群眾深深鞠躬致歉,與有些部門領導的麻木不仁形成了鮮明對照,顯得彌足珍貴。其實,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政權民授”的事實與“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包含著政府對人民的承諾:一切為了人民利益,一切對人民負責。正確履行職責,在出現失誤時檢討和承認錯誤,并向人民道歉,本來就是政府應當承擔的道義責任。政府在行使權力的同時,必須嚴格遵守承諾,履行責任,接受人民的監督,只有這樣權力才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各項施政目標才能順利實現,也才能提高政府自身的公信力,不斷取得人民的信任。
在我國古代良好的政治傳統中,有“欲治其國者,必先修其身、正其心、誠其意”的訓誨。執政者要達到天下大治,必須完善自身的政治道德,盡好應盡的責任,垂范于公眾。因此,必須加強公務員的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為國家、人民利益服務的責任意識,從思想根源上,端端正正地行使權力,實現人民群眾的期待。這是服務政府和責任政府建設的內在推動力量,也是消除職務犯罪及腐敗現象、促進社會風氣好轉的根本前提。
在責任意識喚醒與強化的同時,不能僅僅依靠政府部門的自覺,必須完善行政權力的監督約束機制,督促政府履行責任,保證權力規范運行。為此,必須深入推進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當務之急是完善行政責任體系和行政問責制度。要制定具體可行的辦法、措施、制度,確保有責必問、有錯必究、錯而必改、改而見效。對屬于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件,要認真檢討責任,進行問責追究,并公開向公眾道歉,把政府為民用權的誠意體現到實處。要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清理規范行政權力和行政執法行為,建立并向社會公開“權力清單”,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引入對政府的人大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促進政府決策和施政行為的科學化、規范化。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黨風廉政建設。要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的法治、制度體系,堅持從嚴治官,嚴厲打擊職務犯罪活動,使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處罰,為公務員隊伍、為社會樹立正確的示范。
將思想道德教育與制度建設相結合,通過政府自身建設的完善,“正心誠意而后可為天下師”的古訓一定能夠實現,政府和公務員也一定會更加贏得人民的信任。
看過“天津公考申論范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