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云南公考申論范文
2017云南公考申論范文(一)
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以實際行動讓黨員和群眾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強大力量。”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理想信念源于個人內心的格局。如果一個人心里裝的是國家、民族和人民這樣的大格局,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生的舞臺就會寬廣無限,生命也能綻放出絢麗之花;如果心里裝的是自己的“五斗米”,格局小,就容易固守狹小的利益藩籬、患得患失,成就不了大事。
內心格局大,人生方向感便強。愛因斯坦說過:“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的目的——這種理論,我把它叫做豬欄式的理想。”如果活著只知道吃喝玩樂,工作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就如同行尸走肉。內心格局大,復雜的工作生活能變得簡單起來;內心格局大,即使再忙再累也能從工作生活中找到快樂,朝著理想的方向不斷前進。相反,如果內心格局小,一遇到困難和風險,就容易退縮、裹足不前,什么事都做不好,人生失去方向。
內心格局大,更有條件戰勝挫折。人生不可能順風順水,遭到挫折是必然的。內心格局的大小,決定一個人戰勝挫折的能力。人順境時或許感覺不到內心格局大小的重要性,但一遭到逆境,格局大小的差異就立馬顯現。格局小的人很容易被困難和挫折擊倒,因為他們心里就只裝著眼前的得失。相反,內心格局大的人,眼光長遠,他們把困難和挫折當成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戰勝困難的征途上,他們越挫越勇,變得更加強大。長征中,紅軍將士在艱苦卓絕的環境里,缺醫缺藥,缺衣缺糧,但他們仍然滿懷激情。正是崇高的理想信念,讓他們戰勝各種困難,始終保持樂觀,挺胸向前,成功抵達陜北。
內心格局大,就能有大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許多老一輩共產黨人才華橫溢、家境殷實,他們原可以過安逸的生活,但是他們卻為了民族大義,選擇投身革命事業,經受戰火中生與死的考驗。為什么?因為他們心中有大局,有對國家命運的大擔當。反觀現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由于為官不為被處分、因貪污****而身陷囹圄,就是因為格局小,只顧一己私利,缺乏對國家、民族、黨和人民的擔當。領導干部如果內心格局大、有擔當,在推動各項改革中,在啃硬骨頭、過險灘時,就不會畏縮不前,也不容易被聲色犬馬所惑。相反,如果領導干部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缺乏擔當,面對風險、挑戰畏首畏尾,毫無作為,非但不能成就自身,更影響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來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每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都應該胸懷歷史與時代的大格局,堅定理想信念,擔當歷史與時代的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7云南公考申論范文(二)
政府民眾共同努力 解除“垃圾圍城”難題
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據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北京市日產垃圾1.84萬噸,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而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同樣產生著巨大的垃圾量。目前,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75萬畝。
“垃圾圍城”日益嚴重,但我國目前的整體垃圾處理能力還遠遠不夠。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和綜合利用(再生循環利用)三種。我國大多數城市都把填埋作為首選,但我國是一個土地稀缺的國家,特別是在人口密集、垃圾產量大的城市地區,填埋方式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此外,巨大的垃圾量帶來的環保問題以及公眾身體健康的危害問題已經開始顯現。
對此,我們需要政府、群眾共同努力,從產生、分類以及最終處理等幾個方面入手,解決垃圾問題。
首先,解決垃圾問題,我們需要從源頭入手,倡導簡單化生活,杜絕過度包裝,過度消耗的生活方式。現階段,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環節都會導致大量垃圾的產生,商品的過度包裝,以及食品的浪費現象等,一方面消耗了資源,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很大的垃圾處理壓力。因此,我們需要倡導簡單,節約的生活方式,將垃圾量從源頭上減少。
其次,解決垃圾問題,我們需要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以便于更加有效而迅速地進行垃圾綜合處理利用。通過垃圾分類,我們可以將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以及廚余垃圾等分別進行處理,對于一些可回收垃圾進行再生循環利用,對于有可能污染環境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政府需要做好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并加大投入,完善各地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廣大群眾也應積極配合,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最后,解決垃圾問題,可以先焚燒再填埋。垃圾經過焚燒之后體積只是原來的五分之一,可以有效減容。我國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實現燃燒后每立方米二惡英的含量不超過0.1納克,符合歐盟環保標準。在保證監管到位、監測數據真實可靠、增加監管透明度、避免大氣污染的前提下,可以推廣垃圾焚燒的方式,從而減少填埋量,減少對土地的占用。
垃圾處理問題現在已經不是我們發展中單純的“垃圾問題”,應當放到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去認真面對,我們需要從垃圾產生和處理的各個環節入手,保護環境,節約土地,并做到垃圾循環再利用,實現“變廢為寶”,解除“垃圾圍城”困局。
2017云南公考申論范文(三)
以水為師
水是大自然萬物之靈魂。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也是說水有德行,能啟發君子修養自己的品行。筆者認為,國家公職人員應當“以水為師”,堅持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
一要如水之勇,激情干事。水至柔,卻柔而有骨,信念執著,追求不懈,有詩為證:“穿山透地不辭勞,至此方知出處高。千山萬谷難阻滯,終向大海做波濤”。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有成功的喜悅,也有無盡的煩惱,有波瀾不驚的坦途,也有布滿荊棘的坎坷。水的這種“勇”的品質啟迪我們,對事業的追求一定要鍥而不舍,一旦認準目標,就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堅定執著的意志和勇爭一流的激情,時刻想到肩負的時代責任和光榮使命,一心一意為民謀利益。認準了這個理,才能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排除私心雜念,積極投身到“中國夢”的圓夢之中,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只有心思用在這上面,才能擁有旺盛的工作激情,保持奮發的進取狀態。
二要如水之智,科學謀事。《孫子兵法》云:“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水因勢而變,隨境就形,或為雪,或為冰,或為霧,或為雨,或為雹。這是一種變通,也是一種智慧。現在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這是黨的集體智慧。這要求我們融入廣大人民群眾之中,時刻眼睛向下,時刻向群眾學習,時刻關注群眾的切身利益。“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要對群眾懷抱一腔真情,對群眾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不能只滿足于在辦公室聽匯報、看信息、定舉措,要深入基層去,深入群眾中去,了解實際,掌握實情,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廣集群眾智慧,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的途徑。
三要如水之平,公正行事。古人說過:水,準也,準,平也。天下莫平如水,水是公正的,它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不管放在瓷碗還是金碗,不管是平民百姓或是達官顯貴,它都一視同仁。水是公平的,一旦停留下來,深淺不一的坑坑洼洼都成了一個水平,沒有偏袒、沒有高低,所謂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這就是“水平”。水的這種公平性讓我們看到,一點兒傾斜都會破壞水面,學習水的精神,就是要做到公道正派。治事理政,貴在一個公字,難在一個正字。子曰“政者正也”。這包含兩層意思:其一,心正則公,公則不為私利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有公心在,則權色難侵。其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公平正義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標準,也是我們各項工作應該牢牢堅持的基本原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句話是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可是要攻破堅強的事物,沒有一樣勝過水。所以,我們真應該“以水為師”。
看過“2017云南公考申論范文”